玲玲跟着牛牛去了一趟长江流域采收连翘,对中医药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一路上提问题,为什么用这么多发散风热的药?
牛牛说,此类药物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辛能发散,凉可祛热,因而发散风热为主,发汗解表药力比发散风寒药缓和。
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边尖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部分发散风热药分别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药力,又可治风热引起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及风热咳嗽等症。
玲玲连连点头,奥奥……答应着,又提出薄荷有啥药力?银翘散有薄荷比重不少。
牛牛说,薄荷是唇形科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的太仓及浙江,湖南等地。
夏秋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
薄荷药性辛凉,归肺肝经。药物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玲玲说详细讲薄荷的治病症状,太重要了
牛牛说,薄荷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因薄荷味辛发散,凉可清热,轻清凉散,辛散药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有一定发汗力的药,为疏散风热常用药物,因而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症很常用。
用薄荷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症,配伍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如银翘散,来自《温病条辨》记载。
玲玲说,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可以治吗?
牛牛回答,薄荷轻扬升浮,芳香通窍,擅长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治疗风热上攻,头痛眩晕,与川芎石膏白芷配伍,有清热止痛祛风药力,如上清散,来自《丹溪心法》里外。
治疗风热上攻引起目赤多泪,配伍桑叶菊花蔓荆子;治疗风热壅盛,咽喉肿痛,配伍桔梗生甘草僵蚕,如六味汤,来自《喉科秘旨》记载。
玲玲说,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可以治吗?
牛牛回答,薄荷质轻宜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的药力,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可配蝉兑,牛蒡子,柽柳等药。如竹叶柳蒡汤,来自《先醒斋医学》记载。
治疗风疹瘙痒,可配伍荆芥,防风,僵蚕等祛风止痒药合用。
玲玲说,有些病人肝郁气滞胸闷胁痛,可以治吗?
牛牛回答,薄荷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的药,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来自《和剂局方》记载。
另外,薄荷芳香辟秽,也能化湿和中,可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常配伍香薷厚朴金银花,如薄荷汤,来自《痧胀玉衡》记载。
玲玲说,用药时注意什么?
牛牛回答,薄荷用法用量,水煎服,3~6克,宜后下。薄荷叶擅长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使用时注意薄荷芳香辛散,发汗耗气,因而体虚多汗的病人不宜选用。
古籍《新修本草》记载:“主贼风伤寒,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本草纲目》记载:“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玲玲说想听薄荷故事,有吗?
牛牛随口讲一个……有一个叫薄荷的姑娘,夏天在砍柴途中遇到受伤的小鹿,她用路边的青草则敷在伤口,多日后小鹿的伤口痊愈了。见到薄荷就撒欢儿嘶鸣。
从此,小青草可以治疗病就传开了,每当夏季炎热酷暑,人们都用青草泡水喝,风热感冒发烧不见了。这才意识到,小小青草预防风热感冒。
人们为了纪念薄荷姑娘的发明,就用薄荷命名小青草。至今不改名了。
玲玲几乎跳起来,原来薄荷是这么来的,这故事真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