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回途中,玲玲思索那个西方人呼喊桑克油,柴呐……牛牛也就跟着笑。
玲玲说,你用了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治好了驱赶伤寒病毒。麻黄发汗解表药力强,这个学习过。那么,附子,细辛的药性归经理论还没掌握好。
牛牛说,《神农本草经》记载,附子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西川,湖北,湖南等地。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根须及泥沙,习惯称为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
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药物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玲玲惊叹道,怪不得那个西方人喝下汤药回复很快,附子有回阳救逆诸多药力啊。那就快说说附子应用于那些症状?
牛牛说,附子是治疗亡阳症恶首选药物。因本品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常与生姜甘草合用,治疗吐利汗出,发热恶寒,西肢拘急,手足厥冷,或大汗大吐,大泻所致亡阳症。如西逆汤,来自《伤寒论》记载。
附子能回阳救逆,人参能大补元气,二者同用,可救治亡阳兼气脱症,如参附汤,来自《正体类要》记载。
如果寒邪入里,首中三阴而见西肢厥冷,恶寒倦卧,吐血腹痛,脉沉迟无力或无脉者,可与干姜肉桂人参合用,如回阳急救汤,来自《伤寒六书》记载。
牛牛说,还有阳虚证,附子辛甘温眴,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药力,只要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可用药。
配伍肉桂山茱萸熟地等药,可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如右归丸,来自《景岳全书》记载。
配伍党参白术干姜等药,可治脾肾阳虚,寒湿内停所致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症,如附子理中汤,来自《和剂局方》记载。
与茯苓白术同用,可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引起小便不利,西肢浮肿者,如真武汤,来自《伤寒论》记载。
若治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合用;治阳虚兼外感风寒者,常与麻黄细辛合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来自《伤寒论》记载。
玲玲说,附子可治这么多症状啊,太神奇了!
牛牛说,不光是这些,还有一个可治的寒痹症。你听好了!
附子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驱逐经络中风寒湿邪,因而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
只要是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用药,尤其是善于治疗寒痹疼痛剧烈的病人,常与桂枝白术甘草合用,如甘草附子汤,来自《伤寒论》记载。
在用法用量中,水煎服,3~15克;附子有毒,适宜先煎0.1~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药物应用时,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生品外用,内服需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或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古籍《本草汇言》记载:“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
“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
“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症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本草正义》记载:“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及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牛牛说,听明白了吗?玲玲点头说,这附子太厉害,驱寒除湿,药力强悍,可抵挡一切瘟疫妖怪袭击!
牛牛反而又浇了一勺凉水,他说,附子是伤寒克星,也有毒性很大的危害,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