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舒憔悴面容上,若隐若现七年前,略带狡黠的光芒:“我们不是乱花钱,是给祖国的园丁,补给食物。”
小男孩慌忙擦掉泪水:“姐姐,您说得对。”
类似这样“狡黠”话,柳长舒还有很多。
我这不是乱买零食吃,是为了营养均衡;
我们出去旅游,不是为了玩,是为了开阔视野、增加阅历;
我不爱吃肉,但人不吃肉,脸皮会松,你也不希望我变丑吧,所以我才买鸭肠吃。
还有,自从……
知道地摊上的衣服便宜,柳长舒就经常和室友们去买。
穿个一两次后,就会搁浅。
所以流岚问。你怎么又乱花钱买衣服?
柳长舒义正言辞,说。这件衣服的价值是二十元,我穿上这件衣服,就会很开心。这样算的话,我相当于一分钱没有花,就买到了快乐。
多么有“道理”的,狡辩。
“姐姐,你和我一起去给苏老师送饭,好吗?”
小男孩抱着泡面、火腿肠的楚楚、怯懦样子,真像……
犯了错的小长舒,不敢一个人去承认错误。
多么希望……
可父亲,从没有满足过小长舒,一次依赖。
于是乎,许多的错,小长舒就一首埋藏在心里。
伴随的成长,变成后来的柳长舒。
苏老师:“小明,谁让你乱花钱买东西呢?”
“不是我。”小男孩紧张。
柳长舒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苏老师蹲下来,擦去小男孩脸颊上的泪水:“小明,不哭了,老师都知道了,老师不会生你气。”
小男孩开开心心离开时,大喊:“老师,我以后再也不会把饭洒在地上了。”
仿佛,这句话就是一个承诺。
即便将来老了,手抖了,都不会把饭给洒到地上。
小孩子的话,就像初恋的男女,都是很天真。
总是把一时迸出来的承诺,误以为一生,都能办得到的事。
就像曾经的柳长舒。
除了天天对流岚说,“我爱你”,还说过,“我会爱你一辈子”。
现在……
“分离”,是不是在嘲讽,“我会爱你一辈子”;连天天“我爱你”的话,都变成了,没有回应的思念液体。
“你们留在这里,是为了采访慈善家?”苏老师。
柳长舒“嗯”了一声。
苏老师:“我劝你们放弃吧。”
“为什么?”柳长舒疑惑。
苏老师:“曾经报社也有人来。于是村长就把慈善家骗了过来,结果慈善家很生气,拒绝采访。”
柳长舒低垂眼眸:“也就是说。村长以及村民们,都知道慈善家,只是不愿意告诉我们。”
苏老师皱了皱素眉。
沉默的片刻。
像是于心不忍中,下定了决心:“对。”
柳长舒眸光,百无聊赖的落在,一摞摞教材上:“这是你为孩子们买的?”
苏老师淡然:“不是我买的。”
“哦,我知道了。”柳长舒声音低沉,且无力。
苏老师:“你知道什么?”
柳长舒突然笑了笑。
憔悴苍白容颜上的笑,一点都没有阴谋得逞的光芒。
本来就是,回忆起过去——
你身上这件衣服……敏感的流岚,盯着柳长舒身上的情侣装,欲言又止。
欲言又止中,代表着怀疑呀。
柳长舒雪白脖颈蠕动,说。我回家后,看衣服脏了,所以就洗了洗。
哦,我知道了。流岚笑了笑。
当时柳长舒,如现在的苏老师,更加紧张:“你笑什么?”
不同的是。当年流岚己发觉真相。
现在的柳长舒。
只是回忆起过去,有趣的事情,所以笑了笑。
“没什么。”柳长舒。
“你先在这里坐会儿,我要去给孩子们上课了。”苏老师。
“我也该离开了,我们也该离开这里了。”柳长舒说。
不争,一首都是柳长舒“懦弱”的代表词。
就像七年前,的不争。
远走他乡,独自受伤。
无法自愈中,变成病入膏肓,再到现在无药可救。
村长回来后,也是一首不肯透,露慈善家的任何消息。
陈红尝试从另外方面突破:“把他联系方式给我们,我们自己去找他,不说是您说的。”
村长愁眉苦脸,却回答的很快:“我是真不知道。”
仿佛,慈善家就是一个“逃犯”。
做慈善的事情,只是为了赎罪;不敢接受采访,是害怕曝光后,被警察看到。
陈红发觉也问不出什么,便决定离开。
村长突然艰涩开口:“记者们,求你们帮个忙?”
“什么忙?”陈红。
村长:“能不能采访下苏老师。”
陈红:“我们这次的任务,是采访捐建小学的慈善家。”
村长憨笑着:“给我们村捐建小学的慈善家是位好人,可他不想接受任何的采访,我们也不能勉强,是不是?”
陈红揶揄:“我们也没有勉强。”
村长黝黑粗糙的脸颊,笑容消失化作愁:“平常城里面的老师,一看到我们这里的条件,顶多教半个月就走了。可人家苏老师在我们教了两年,连钱都没有要过,真的是位好老师。求求你们,采访下苏老师吧。”
姜维:“村长,不是我们不答应,是我们做不了主。就算采访了,也没有用。”
村长瞪着眼睛:“怎么没有用?人家苏老师为了给我们这里的孩子上课,从大老远的北方赶来,连对象都分了,家里头也都闹僵了。”
屋里屋外,站满了,淳朴的村民。
可现在,他们又像凶神恶煞的“魔鬼”,堵住了出路。
祝之华给主编打了个电话,把情况大概说了一遍,后。
做了一个“OK”的手势。
陈红脸上浮现,犹如玫瑰般灿烂热情:“我们现在去采访苏老师。”
“谢谢记者们。”村长深鞠了一个躬。
然后村民们,感激的让出一条路。
“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被逼着采访。”姜维开玩笑。
祝之华:“或许对村民们而言,这是最宝贵,也是唯一能抓住的机会,向苏老师表达内心的感激。”
苏老师得知后,很惊讶:“采访我做什么,我做的都是我喜欢的事情。”
“你是位好老师,应该受到社会上的人尊敬。”陈红。
“哪里,哪里,其实捐建学校的……”
苏老师欲言又止。
欲言又止,是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