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坐定,摸着光头叹道:“兄弟,非是洒家不愿上阵杀敌,实是官府腐朽,不得己才上山落草。”
杨志接道:“兄弟所言可是招安之计?”
武松摇头:“非是招安。朝廷规矩繁琐,若真招安反要束手束脚,如何练兵打仗?二位兄长只需在此安心操练,静候时机。”
杨志迟疑道:“兄弟说奉命行事,不知可否告知是何人差遣?”
武松沉默良久,方道:“非是小弟不肯说,实是牵涉贵人。私下练兵,说开了便是谋逆。”
杨志道:“可是蔡太师?某闻朝中有新旧党争,新党欲开疆拓土,苦无兵权。”
武松苦笑道:“兄长莫再猜了。二位放心,小弟身在官府,那人命我招揽豪杰,即便事发,也只问罪小弟。兄长们在山中拥兵自重,谁能奈何?”
鲁智深嚷道:“杨兄弟忒不爽利,武松兄弟岂会害咱们?”
杨志笑道:“师兄说得是。只是小弟见惯官场倾轧,不敢轻信,似林教头那般人物,最终不也落草为寇?”
鲁智深道:“武松兄弟在官场周旋,咱们在山中逍遥,那些勾心斗角之事自有他应付。”
武松忽问:“杨志兄长可还记得同运生辰纲的马虎?”
杨志赧然道:“岂能相忘?某常梦及花石纲、生辰纲之事,无颜见那些兄弟。”
武松道:“马虎兄弟正在阳谷,为某训练乡勇。”
杨志哑然失笑道:“当真巧极。兄弟放心,某必全力相助。”
鲁智深大笑惊鸦,声震山林。
武松辞别二人,来到一间木屋。
屋内火盆正旺,映得满室通红。
西门庆与花荣、吴铠正在密谈。
武松靠火坐下,摆手示意西门庆退出。
待西门庆去后,武松道:“二位寨主,小弟的提议可还妥当?”
花荣掂着钱袋道:“都头先前许诺一千贯,如今只给一百贯,莫非要过河拆桥?”
武松笑道:“花寨主,某何曾说一次付清?这是长久买卖,自当分批给付。”
吴铠帮腔道:“正是。花寨主,每月百贯不少了,朝廷饷银不过十贯。”
花荣暗恼,却听武松又道:“况且花寨主那一箭险些要命,莫非还想剿匪立功,取鲁师兄首级请赏?”
花荣正色道:“某乃朝廷命官,剿匪乃分内之事。”
吴铠叹道:“花寨主何必为那点饷银卖命?依都头之计,既能保境安民,又有银钱可拿。”
花荣冷笑道:“某虽非迂腐之人,却也不愿与匪类为伍。早知都头通匪谋私,某断不会来。这银钱非我所求,只是刘寨主交代,不得不带回去交差。”
武松添柴进火盆,缓缓道:“花寨主既忠于朝廷,为何不清剿盗匪?致使商路断绝?若寨主能保商道平安,某又何必与山寨周旋?”
花荣语塞。
武松又道:“既然寨主忠心耿耿,明日某自去见刘高。不过劝寨主一句:莫管闲事。若坏了商路,某上可请朝中下令、撤你官职,下可令豪杰攻打清风寨,取你性命。”
花荣拍案而起,胸膛剧烈起伏,半晌方道:“贪官污吏,败坏江山!”
抓起钱袋拂袖而去,吴铠连忙追出。
武松望着跳动的火焰,暗道:“花兄弟,待你随宋公明上山招安时,或会想起今日。”
转念又想:“莫非是我这番作为,才使他对朝廷失望,最终上了梁山?”
不由摇头苦笑。
少顷,西门庆进来坐下,赞道:“都头好手段!只是咱们的买卖,也要交买路钱么?”
武松道:“自当一视同仁。”
西门庆变色道:“都头己取三分利,再取一成货,哪还有赚头?辽人、女真出价再高,也经不起这般盘剥。”
武松淡淡道:“若是某分利的车队,可不交钱,但某要五分利。无论大官人还是李家,都是这个价。”
西门庆恼道:“都头坐地起价,毫无信义!”
武松冷笑:“某赚的是卖命钱。这一路掉了多少脑袋,大官人可曾数过?”
西门庆悻悻道:“容小弟与蔡管事商议。”
武松摆手:“大官人自便。这回仍按三分利,且免买路钱,某乃诚信之人。”
西门庆刚走,赵泽进来。
听闻涨价之事,他竟不惊讶,略一思索便道:“都头此议应当。都是刀头舔血的营生,某虽做不了李家的主,但可代三房答应,今后仍与都头合伙。”
武松深深看他一眼,说道:“赵兄倒是爽快。”
赵泽低声道:“不瞒都头,某在东京背了两条人命,虽未事发,终是提心吊胆。都头乃成大事之人,某愿追随。”
武松笑道:“赵兄藏得够深。既有命案在身,此时坦言,莫非想留在青州做山大王?”
赵泽含笑点头。
武松沉吟道:“返程时你便留在桃花山,与郑天寿共掌山寨。”
赵泽单膝跪地,抱拳道:“愿效犬马之劳!”
西门庆最终让步,从自己份额中扣除,使武松得五成,梁中书三成,自取两成。
他虽心痛,却他明白:钱财、官位、武艺,三者缺一不可。
只有三者皆俱,方能通行天下。
武松年纪轻轻,竟能将这三者运用自如。
精通江湖,精通官场,精通人心……
身手还如此了得。
“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样子啊。”西门庆望月长叹,“习武己迟,不如捐个官做。”
-----------------
青州群雄争执至深夜,在鲁智深、杨志弹压下,终接受武松规矩,开始商议分利细则。
往日盟约,众人不争,今番却争得面红耳赤,只因知此次是动真格。
官府、军寨、绿林、商贾西方联手,规矩既定,谁敢阳奉阴违,必遭灭顶之灾。
故而在定规前,各寨都要争得最大利益。
最窘迫者当属李忠、周通,本是桃花山寨主,却不敢向武松讨还山寨,只得随燕顺去清风寨。
孔明、孔亮更惨,不仅三车货物被没收,还要赔武松两千贯,只得咬牙认栽。
最得意的是郑天寿,一跃成为桃花山大寨主,由赵泽辅佐。
只是燕顺、李忠等昔日兄弟临别时的怨毒眼神,令他背脊发凉。
不由暗自嘀咕:“这都是武都头的主意,要怨就怨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