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时空:从清明上河图开始
宝鉴时空:从清明上河图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宝鉴时空:从清明上河图开始 > 第5 章 火劫吴门·当石棉布裹住富春山居图

第5 章 火劫吴门·当石棉布裹住富春山居图

加入书架
书名:
宝鉴时空:从清明上河图开始
作者:
镜儒坊A
本章字数:
4060
更新时间:
2025-04-27

明成化二十三年,苏州拙政园的秋晴轩火光冲天。陈昭裹着防火石棉布撞开门扉,热浪裹挟着焦墨味扑面而来,正见一位青衫老者抱着画卷往火盆里送——那是吴洪裕,《富春山居图》的最后一任私人收藏家,此刻正老泪纵横:“吾死,此画殉葬!”

“且慢!”陈昭甩出微型灭火器,白色粉末在火盆上方织成屏障,“此画若焚,先生可对得起黄公望十年心血?”他扯下石棉布,露出里面绣着“子久”暗纹的内衬——这是用元代燧火石粉末混着现代化纤织成的,防火之余还能与扳指共鸣。

吴洪裕愣在当场,手中的《富春山居图》己触到火苗,卷角微焦。陈昭趁机抢过画卷,展开后发现正是“无用师卷”后半段,墨色在火光中竟泛着淡淡蓝光——那是他三年前在元代留给黄公望的防水纸特有的荧光反应。

“你是……”吴洪裕盯着他后颈的富春山胎记,“黄家后人?吾曾在子久公手札里见过此相——”

话音未落,厢房突然传来踹门声,吴真度(吴洪裕侄子)带着家丁冲进来:“叔父!此画乃天下至宝,不可毁于一炬!”陈昭趁乱将画卷塞进石棉布,往吴真度手中一塞:“从右侧火巷走,城外枫桥有商船等你——”他顿了顿,“记住,二十年后,将画卖给浙江吴问卿,他会替你们守到盛世。”

火盆中的余烬噼啪作响,陈昭摸出从元代带回的燧火石,在吴洪裕掌心画了个“救”字:“先生若念黄公望,便将此火石传给后人,三百年后,会有人凭它找到完整的《富春山居图》。”

当他穿越回现代,怀中的“无用师卷”带着焦痕却完好无损,防火石棉布上绣的“子久”二字己褪成浅灰——这是扳指能量消耗的标志。更令他震惊的是,画卷背面多了行小楷:“火劫己破,剩山图在杭城吴宅,速取——子久门下走狗”。

三日后,杭州西泠印社。陈昭将“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并置在紫外线检测仪下,两道蓝光在断裂处完美重合,正是当年黄公望用防水纸留下的“时间印记”。鉴定专家颤抖着宣布:“这是时隔三百年,《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大陆完成‘合璧’!”

掌声中,一个戴竹笠的老者走上前,递过半块燧火石:“陈先生可还记得,至正七年富春江的雨?”他摘下竹笠,后颈竟有与陈昭相似的青斑,只是形状是完整的富春山居,“吾乃黄公望第二十七代孙,代号‘子久门下走狗’,等你二十年了。”

陈昭手中的扳指突然发烫,玉面浮现出完整的《河图》——原来他手中的半枚,与老者的燧火石合起来,正是明代皇室秘藏的“时间双锚”。老者叹了口气:“当年子久公发现《富春山居图》藏着时间裂痕,才将扳指一分为二,你负责收集历史真品,吾负责守护现世传承……”

话未说完,陈昭的手机疯狂震动,七猫后台推送紧急通知:“《宝鉴时空》读者破百万!最新评论:‘主角后颈的胎记是不是和清明上河图虹桥重合了?’‘李白后人的玉佩和打火机刻字能拼出河图!’”

他摸了摸后颈,富春山胎记不知何时与虹桥印记相连,形成一道跨越千年的裂痕。老者盯着扳指,突然变色:“不好!你频繁穿越己惊动‘时间守墓人’——那些在历史中被抹除的伪造者,他们的残影正在吞噬真实文物!”

话音未落,展柜中的“无用师卷”突然泛起涟漪,焦痕处的墨迹竟在慢慢消失。陈昭慌忙掏出ZIPPO打火机,与老者的燧火石相撞,两道金光中,他看见无数透明人影在展厅游荡,正是历史上那些伪造《富春山居图》的匠人残影。

“用真品共鸣!”老者大喊。陈昭抓起李白的《将进酒》初稿,扳指瞬间爆发出强光,墨迹中的羊毛纤维与元代防水纸的荧光交相辉映,那些残影发出尖啸,渐渐消散在历史的褶皱里。

危机暂解,老者递过一本泛黄的手札:“这是子久公临终前写的《观古笔记》,里面记载了扳指的终极秘密——当十二件顶级文物的时间印记在主角后颈连成周天星图,便能开启‘文明修复’之门。”

陈昭翻开手札,第一页画着完整的《河图》,中心正是他后颈的胎记位置,旁边小楷写着:“观古者陈昭,字明远,万历三十七年生于杭州,其祖乃护宝司首座……”他猛地抬头,发现老者己消失,展柜玻璃上倒映着他后颈的青斑,此刻正发出微光,下一个星图坐标,首指战国时期的楚国——那里,正有一位叫屈原的诗人,在汨罗江边写下《离骚》的初稿。

夜色中,陈昭将手札收进檀木盒,扳指内侧的刻痕己连成一片,从虹桥到富春山,从李白的酒壶到黄公望的燧火石,每一道印记都在诉说他改写的历史。手机弹出新私信,ID“汴京后人”发来一张《清明上河图》局部扫描图,在虹桥角落,那个现代运动鞋印记竟在慢慢清晰,仿佛有双无形的手,正在历史画卷上勾勒属于他的痕迹。

他摸了摸后颈,轻声对空气说:“爷爷,我好像明白你说的‘老朱家的东西’是什么了。这不是捡漏的金手指,是千年来无数匠人、文人、守护者交给我的……文明接力棒。”

窗外,一轮圆月爬上故宫角楼,陈昭握紧扳指,玉面星图再次亮起,这次的坐标,是战国郢都的兰台宫。他翻开笔记本,写下需要准备的物品:丝绸宣纸、楚国音律竹简、一瓶现代汨罗江水——或许,这次他能在屈原投江前,救下那篇未删改的《离骚》初稿,让“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真意,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