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旁支贵族
红楼之旁支贵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红楼之旁支贵族 > 第100章 难道要晴雯教你?

第100章 难道要晴雯教你?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旁支贵族
作者:
延庆太子
本章字数:
6692
更新时间:
2024-08-25

闻言,金钏一愣,还是低着头跟着贾璘入了屋内。

外头的晴雯见状,不由的瘪了瘪嘴,将手中的丝巾攥在手心里撒气……

屋里。

贾璘示意金钏坐下,随后面色一沉道。

“今日我不是吩咐了,许你在家休息,你怎么外出做活去了?”

“爷……”

金钏先是一愣,见贾璘面露怒色,顿时心中一慌,连忙站起来,解释道:“爷,奴婢当真是坐的闲了,这才出去活动一番!”

“可是晴雯叫你做的?”

贾璘眯了眯眼睛,瞥了一眼屋外,见门口处一道倩影微微晃动,心中微微一动。

金钏顿时一惊,连连摇头道:“不……是奴婢自己要做的……”

见她反应不似撒谎,贾璘心中松了口气。

晴雯那丫头的性格,他是知道的,对待除他以外的人如同爆炭一般。

一点就炸,哪里容得下金钏这种才来几日,便爬上了主人床上的丫鬟。

一时间做出一些为难金钏事来,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毕竟晴雯被自己调教了一段时间。

性子早就不似原著中在宝玉房里的那般骄纵了。

“你过来……”

贾璘看了金钏一眼,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翡翠玉坠儿,放到了她手心里。

“爷……这是……”

金钏顿时一愣,又惊又喜的看向贾璘。

贾璘见状,笑着摸了摸的她的头发,柔声道;“你如今跟了我,也不能委屈了你,便像晴雯一样,每月领二两月钱,这翡翠玉坠儿,算是我送你礼物。”

“谢谢公子……”

金钏面色一喜,素手把玩着翡翠玉坠,脸上洋溢起了幸福。

她与晴雯不同,到底跟过王夫人丫鬟,眼力见还是有的,这翡翠玉坠一瞧便是极为稀罕的物件。

如今公子送给自己,想到这金钏俏脸一红,望着贾璘的目光都快融化了。

贾璘见状,心中一动,在其耳边轻语了一阵。

“爷……”

金钏顿时羞怯的不敢抬头,摆弄着衣角。脸上既是恐惧,又是欢喜。

她昨日作出那般举动,其实也是下了决心的。

她虽然在贾府之中是王夫人的丫鬟,可是如今来到了贾璘这里。除了年龄比晴雯大些。

旁的并没有半分优势,心中又不甘愿只是做个小丫鬟。

而且……贾璘英气比之宝玉,不知强了多少,说话办事也极有男子气概。

金钏那日见了晴雯给贾璘作的那事,心中便起了意,反正日后自己也是公子的。

倒不如早些给了他,说不定还能更疼爱她些……如今贾璘提出这等羞人的要求来。

晴雯可还在外头偷看着呢!

“怎么了?如今倒是害羞了,怎么昨儿那么大胆?”

贾璘见状,调笑着一把抓过金钏要她坐在自己身上。

金钏耳根一红,羞得低下头来,不敢说话了。她也不知怎么回事,一靠近公子便觉得身子都软了。

“爷……奴婢不敢!”

“有什么不敢?难道要晴雯教你?”

……

呸!骚蹄子!也不害臊。

屋外,站在门口充当守门人的晴雯,顿时玉容羞红,忍不住啐了起来。

这还是白日呢!这两人便这般了。当真不知羞。

不过她随即又想到了什么,小脸一红,也想看看别个是怎么做的,又忍不住凑过去偷瞧了起来。

……

乾清宫内,一片金碧辉煌,隆庆帝坐在金椅上,闭目养神。

大内太监戴荃,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绣衣卫统领刘舟似乎是在禀报着什么。

良久,隆庆帝微微眯了眯眼睛,沉声问道:“贾家答应了?”

“禀圣上,贾家并未答应,都被那贾家旁支子弟贾璘所拒!”

刘舟小心翼翼的抬头瞥了一眼眉头微皱的隆庆帝。心中也是好奇。圣上最近对武勋家族关注愈发频繁了,几乎每月,都要将自己召来,询问一番。这贾家这几代都已经没落,怎么如今也被圣上问询了。

贾璘?

听闻此言,隆庆帝微微睁开眼睛,抬头扫视了一眼刘舟,沉声道:“说说吧,他是如何拒绝的。”

这……

听到隆庆帝这般询问,绣衣卫统领刘舟犹豫了下,便将那日贾家荣庆堂里发生的事情,陈述了一番。不止是贾家,如今正朝堂之上,开国一脉武勋,甚至于隆平武勋,都有绣衣卫安进去探子。

要知道其中发生的事情,并不难。

“嗯,还算他聪明!”

听到贾璘拒绝了几家要煤饼份额的要求,隆庆帝脸色稍缓和了些。此子倒是不错,至少还算知道轻重。

虽是旁支子弟,但比起哪些贾家哪些嫡系来,不知要强上多少。

想到这,隆庆帝眼睛微微一眯,闪过一丝深意,就在这时,听到的外面的一名太监传话道:“圣上,杨大人与齐大人来了。……“

“请他们进来!”

听到这话,隆庆帝回过神来,抬头对着刘舟使了个眼神,刘舟立即会意缓缓起身,退了出去。

不到一会儿,便见两名身着红色官袍之人,先后步入宫内,在两座金亭子前停了下来,一同朝着龙椅上的隆庆帝微微躬身行礼!

“臣杨天奇见过圣上……”

“臣齐冲见过圣上……”

“两位爱卿请起,赐座!”

隆庆帝紧绷的面色微微舒缓,露出了一丝笑容。

一旁的两名内侍立马搬来小马扎,令两位内阁阁老坐下。

”圣上,殿试三甲已出,臣过来递交折子!“

杨阁老将手中的一份名单递交了上去,隆庆帝闻言,接过折子看了看,见名单没有差别,都是自己殿试钦点的三甲,微微点了点头道:”爱卿辛苦了!“

“为圣上分忧,乃臣之职责,不敢言苦!”

杨天奇与齐冲的二人微微躬身道。

隆庆帝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瞧了一眼杨天奇花白的头发,心中微微一叹,不由得出声道:”爱卿为国事殚精竭虑,还需珍重身体,若无他事,便回去休息吧!“

“谢圣上,老臣告退!”

杨天奇躬了躬身,瞥了一眼一旁的齐冲,缓缓朝外退去。

“齐爱卿,你还有何事?“

隆庆帝望着面前自己提拔的内阁次辅,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

比起杨天奇来,他更加欣赏正值壮年的齐冲,此人有一股冲劲,乃是实干之才。

”禀圣上,臣有一事,需禀报圣上!“

齐冲见状,连忙站起身来,锐利的眼神中确实透露出一股深意。

“爱卿请言!”

隆庆帝一愣,微微眯了眯眼睛,出声问道。

“圣上,自去年朝廷各处大灾,拨付赈灾款后,如今户部国库空虚,存银不足三百万两,若是这般下去,恐怕不足以应付各部官员的俸禄,以及戍边的军饷。“

齐冲沉默了一下,缓缓说道。

说白了,朝廷没钱了,若是旱灾持续迸发,朝廷没钱,根本办不了事!

隆庆帝闻言面色一变,微微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这皇帝宝座看似风光,手握天下百姓的生杀大权,可同时肩负的责任也是不小。

自他继位七年以来,无一日不为政务操心,无一日不为钱财发愁。否则前些时日,他也不会让内务府放出煤饼份额,其中不乏有充实内帑的目的。

如今这大乾看似朝政稳固,但其实花钱的地方数不胜数,朝廷百官的俸禄,各地的赈灾款,九边的军饷……

无一不让他操碎了心。

“不知爱卿有何建议?”

隆庆帝深吸了口气,看向齐冲问道。

“圣上,臣近日整理历朝盐务卷宗发现,太祖太宗在位时期,每年朝廷的盐税尚且有近六百万两。自太上皇始两淮盐税便逐年减少,去年只收了一半不到,虽说已经勉强维持下跌趋势,但……“

这话没有说完,但其中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两淮的盐税有问题,虽然近年维持不变,但与太祖太宗时期相差太多了。

闻言,隆庆帝眼神一眯,闪过一丝怒色。

这两淮盐务有问题他如何不知,只不过他已经命了林如海为巡盐御史,在扬州彻查盐务一事,如今才过了几年,许是没有那么快出成果。

“此事朕已知晓,爱卿可还有其他建议?”

隆庆帝深吸了口气,缓缓出声道。

两淮盐务积弊太多,牵扯太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眼下还是要给林如海一些时间。

闻言,齐冲微微一愣,随即犹豫了了一阵道:”圣上或许可以考虑收回户部借银!“

此言一出,隆庆帝皱了皱眉头,户部每年借给勋贵宗亲不少的银子,若是从太祖时期算起,到如今,只怕是一笔天文数字……这时要他们拿出来,岂不是要了他们的命?更何况太上皇还在,许多事总不能做的太过。

“齐爱卿受累,将这些钱款统计一番,此事过段时间再议吧!”

隆庆帝沉声道。

齐冲闻言点了点头,他隐隐能够猜测出天子所担忧之事,心中也是微微叹息了一声。

朝廷如今看似平和,但其实危矣,若是今年财政赤字,各地必然动荡不堪,边境也不会平静。

治大国如烹小鲜……

仍需徐徐图之才是。

想到故交所言……齐冲微微抚须,躬身告退,缓缓走出了乾清宫。

龙椅上,隆庆帝面色有些复杂,泱泱大乾,五十年歌舞升平,怎么他一继位,便各处灾乱纷起,呈现乱世之象……

难道当真是他得位不正之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