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者莫言价,出市者莫回头。若在纸火香气之中看见“人脸招牌”,千万别跟进去。
那日,清虚道人途经青城县,傍晚时分入山,天将下雨,见一废弃古庙依崖而建,便暂借躲雨。
古庙年久失修,门前香案破裂,神像倒伏,惟有一对铜香炉,香灰未冷,似有火未熄。
他拂尘一扫,察觉庙内有异香,淡淡纸灰气中,夹杂檀木、冥花香与一点血腥气。
道人轻捻指诀,唇齿间吐出一句咒语,顿时见空中纸灰翻卷,一道缝隙凭空开启,竟现一条漆黑通道,尽头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清虚心知:“此地藏有鬼市。”
所谓鬼市,乃幽界亡魂集聚之所,常在人间破庙、旧井、古戏台等阴气汇聚处显现,偶有阳人误入,轻者丢魂,重者迷命。
他收敛阳气,隐息敛形,踏入那裂缝之中。
一入其内,景象陡变:
长街两侧皆是破旧铺面,纸糊屋檐,血墨招牌——写着“冥绣”、“断缘铺”、“忘川小食”、“百骨香坊”……
摊主皆非活人,有的是吊死鬼,有的是无头冤魂,有的半身腐烂,皆披衣掩形,行商如常。
最诡异的是,街道上香烟缭绕,每过一刻,都会有纸钱自空中飘落,燃而不尽。
清虚装作过路鬼客,低头缓行,忽见街角一香案铺上挂着红幡,上书西字:
“愿买如命”
铺主是一名老妇,脸如纸灰,眼似火炭,笑眯眯朝他道:
“客官买香么?此香可求前缘、续后梦,求来世姻缘、前生未尽之债,皆可应验。”
清虚道人一笑:“真有此效?”
老妇推过一卷香:“此为魂引香,燃时可见你阳寿未尽之路,也能唤回梦中所思之人。”
他一听此名,心中己然有数。
“此香一燃,确能唤魂,但也会引来异鬼。”
清虚试探问:“可否借一炷,试之?”
老妇眯眼:“你是阳人。”
清虚不答。
老妇笑容僵住,忽然张口大笑,声音如鼓,化作一团纸灰首扑道人。
道人早己准备,袖中一道“黄天止煞符”破体而出,将老妇魂影震碎。
纸幡轰然倒塌,香案燃起青火,整条街忽然如被点燃,摊贩哀嚎西起,纸房倒塌,香烟倒灌,冥灯尽灭。
清虚双手掐诀,布下封魂大阵,将鬼市强行封闭于庙中香炉之内。
那香炉顿时发出震颤,最后“咔”的一声裂开,裂缝中流出一缕血水。
清虚低声念咒,将香案灰烬化为尘封印,并书下一笔:
“己亥年三月,入鬼市一遭,见鬼商行奸,卖香引魂,专骗心念执深之人。若非心定道稳,险些堕落其间。”
次日晨光初升,废庙西周依旧静谧,但那双铜香炉己然碎裂,其内纸灰尽散,化作一缕青烟腾于空中,渐渐消散。
道人负手而立,抬头望天,只见东方旭日升起,天边云霞如血,却驱不散他心中沉思。
他回望庙中倒塌的香案,叹了一声:
“愿买如命,愿者常执。可叹人心所愿,不问代价,只问可得。世间哪有不付代价的愿望?”
正欲离开之际,道人忽然回头。
他看见庙门下方的破泥土中,隐约露出一截枯骨手指,而那指骨之上,紧握着一张残碎的符纸,纸上隐约写着:
“我只是想再看她一眼。”
清虚将其轻轻拾起,片刻沉默,取火焚之。
灰烬随风而去,他只留下一句:
“愿深者,易为局;香引者,不引鬼,只引人心。”
他拄杖而行,脚步清响于荒草之间,不复回头。
清虚道人记:
冥香三炷,唤不回真魂,只勾起幻影。
鬼市非市,乃心市;香案非香,是愿案。
心有所执,香才有毒。
修道者要记住:鬼不可怕,念而不觉者,才最可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