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霸主
汉末霸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汉末霸主 > 第61章 董昭巩固储位 董彰抑郁而终

第61章 董昭巩固储位 董彰抑郁而终

加入书架
书名:
汉末霸主
作者:
江湖故人阿豪
本章字数:
3408
更新时间:
2025-06-17

永始二年夏,洛阳城的蝉鸣聒噪得令人心烦,太极殿内却一片死寂。董锐批阅完最后一份奏章,揉了揉眉心,唤来内侍:“宣丞相董昭觐见。”

不多时,董昭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殿内。自从被任命为丞相,这位权臣越发显露出不怒自威的气势。他行礼后,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陛下,臣近日查得一些官员暗中勾结,意图谋反。”

董锐挑眉:“哦?说来听听。”

董昭展开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数十个名字:“这些人表面上对陛下唯命是从,私下里却与南中姜维、东吴孙权互通书信,企图颠覆我朝。为首之人,竟是太子洗马张温。”

董锐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太子洗马乃东宫属官,负责辅佐太子,如今却卷入谋反案,这背后的意味不言而喻。“此事当真?”他冷声问道。

“千真万确。”董昭从怀中掏出几封密信,“这是从张温府上搜出的书信,陛下请看。”

董锐接过信件,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信中内容虽然隐晦,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董氏政权的不满,以及妄图颠覆朝廷的野心。“大胆狂徒!”董锐怒拍龙案,“立即将这些人全部下狱,严加审讯!”

“遵旨。”董昭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不过,此事涉及东宫,臣担心会影响太子殿下的声誉。”

董锐沉思片刻:“太子不知情,自然不会受到牵连。但此事必须彻查,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这场突如其来的谋反案,很快在洛阳城掀起腥风血雨。数十名官员被下狱,他们的家族也受到牵连,一时之间,人人自危。而在这场风波中,受益最大的无疑是董昭。随着政敌被逐一清除,他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离储君之位也更近了一步。

与此同时,远在北疆的董彰却陷入了无尽的苦闷之中。自从被派往东线抵御孙权,后又转调北疆,这位昔日的猛将就如同被关进笼子的猛虎,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每日面对的不是寒风凛冽的荒原,就是蠢蠢欲动的异族,而朝廷的诏书却总是寥寥数语,毫无调他回朝之意。

“将军,又有异族在边境骚扰。”副将匆匆来报。

董彰握紧手中的长枪,眼神中满是无奈:“点兵,出城迎敌。”

战场上,董彰依旧勇猛无敌,长枪所指之处,敌军纷纷败退。然而,当他看着手下将士死伤无数,看着这片荒芜的北疆大地,心中的郁结越发深重。“难道我董彰此生,就要老死在这苦寒之地?”他仰天长叹。

这日,董彰收到一封密信,是朝中旧部所写,信中详细描述了董昭在朝中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对储位的野心。董彰看完信后,怒不可遏:“好个董昭,竟然趁我不在朝中,排除异己,妄图独揽大权!”

然而,愤怒过后,董彰却感到深深的无力。他远在北疆,手中虽有兵权,但朝廷一旦断了粮草补给,他的军队将不战自溃。更何况,父亲董锐对董昭信任有加,他就算上书揭发,又有几分胜算?

思来想去,董彰决定向朝廷请旨,希望能调回洛阳。他在奏折中言辞恳切,诉说着北疆的艰难,以及自己渴望为朝廷效力于中枢的心愿。然而,奏折送出去后,却如石沉大海,迟迟没有回音。

董彰的心情越发低落,终日借酒消愁。他的身体也在日复一日的忧思与酗酒中渐渐垮掉。永始三年春,北疆传来噩耗——大将军董彰因病去世。

消息传到洛阳,董锐心中一阵绞痛。尽管他将董彰调离权力中心,但董彰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是曾经跟随他南征北战的猛将。“彰儿,是朕对不住你...”董锐望着北方,喃喃自语。

而董昭得知消息后,心中暗自窃喜。最大的竞争对手终于消失,储君之位几乎己经是囊中之物。他表面上却做出一副悲痛的样子,上书请求为董彰厚葬,并亲自前往吊唁。

在董彰的葬礼上,董昭看着棺椁中面色苍白的董彰,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弟弟,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弟弟,莫怪兄长狠心。在这权力的漩涡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董昭在心中默念。

董彰的死,不仅震动了朝廷,也让北疆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异族得知猛将去世,纷纷蠢蠢欲动,边疆战事再起。董锐不得不重新调兵遣将,应对危机。而在朝中,董昭则趁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为登上储君之位做最后的准备。

一场关于皇位继承的暗战,在董彰的离世后,变得更加激烈。而董锐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虑。他知道,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正在权力的争斗中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何平衡各方势力,确保江山稳固,成了这位帝王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