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兴冲冲的解开油布,里面是几捆颜色深褐、散发着淡淡桐油的粗韧麻绳,绳体,纹理紧密。
这个绳子里还有几根打磨得光滑油亮、两头尖细的硬木梭子。直接将这个结狠狠的串联在了一起。
最底下,压着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边缘已经磨损泛黄的厚牛皮纸。
老周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东西捧到柜台上,像展示一件稀世珍宝。
他拿起那张牛皮纸,轻轻展开。
纸上用炭笔条理清晰地勾勒着繁复而优美的绳结结构,一笔一划都透着前人的匠心和严谨,在图画的旁边每一处都密密麻麻标注着小字,这里面还注解着打结的步骤、用力的窍门和解结需要的技巧。
“大海,这个就交给你了。”老周将油绳、木梭和那张珍贵的图样,一股脑推到了王大海面前,声音带着激动,轻声说道:“绳子,是早年浸透了上等桐油、又用海泥‘养’过的老麻绳,专为打‘琼崖结’备的,韧!梭子,是老把头传给我的。这图样…是我当年一笔一画照着老把式的手记描下来的!拿去!好好练!用心琢磨!”
老周用枯瘦的手指点了点图纸,眼神灼热,激动的说道:“打好了这结,缆绳连得死牢,风浪撕不脱!更紧要的是,船上人的心,也得像这绳扣一样,拧成一股,不分彼此!当年我们闯鬼爪滩、斗白毛风,全船人就靠这结和一套‘起网号子’撑着!号子一响,力气往一处使,再大的浪头也给它压下去!”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以前满满的回忆。
王大海双手郑重地接过这承载着先辈心血的馈赠。
那油绳的厚重、梭子的温润、图纸上炭笔线条的力道,都沉甸甸地压在他手上,更烙进他心里。“周叔这也太贵重了!”
“矫情!这有什么贵重的,好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用!不用再好的东西都没有价值,记住别让它断了!”老周摆摆手,不容王大海推辞。
随即,他像是卸下了一桩多年的心事,精神头更足了,立刻恢复了渔具行家的利落:“来!说正事!你们要的‘合网’!”
他不再提价还价,熟门熟路地带着两人在堆满渔具的店里穿梭,精准地抽出几捆深绿色的尼龙线网。
“喏,这种!网衣比单船用的加宽三成,网眼尺寸按你们说的黄花鱼、鲳鱼为主,加固了边缘和受力点!浮子用这种中空的硬塑,浮力足还不易碎!沉子铅锡合金,分量够!配这种加粗的协作浮标,红黄两色,隔老远也看得清,方便两条船定位…”
他一边介绍,一边麻利地清点、捆绑,给出的价格实实在在,甚至还搭送了几包修补网具的备用线和几块磨网梭的油石。
当王大海和陈栓柱扛着沉甸甸的崭新流刺网卷、两大捆加粗缆绳、一箱协作浮标,以及那个用油布仔细包裹的“传承包裹”走出周记渔具行时,冬日的阳光正穿透云层,暖暖地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怀中那象征着“合力”与“同心”的渔网上。
刚回到琼崖村。准备了一下,让这里的小码头开始热闹了起来。
“顺风号”、“海燕号”、“浪里钻”三条小船并排泊着,王大海用桐油把这三艘船重新的刷了一遍,这三艘船在阳光照耀下泛着温润的光。
王建国腿也彻底好了,精神矍铄地在码头上指挥着大伙忙活。德顺爷揣着手,笑眯眯地看着。福水叔和他两个壮实的儿子阿水、强子,还有另外两个自愿加入小船队试练的年轻后生,都围在一起。
王大海将那张泛黄的“琼崖结”图纸用石块压在平整的礁石上,老周赠送的专用油绳和木梭分发给核心的几个人。
“大家伙,都看仔细了。”王大海的声温和有力,穿透了海风的呼啸,柔声说道:“这叫‘琼崖结’!是咱老辈渔民用血汗换来的‘合力结’、‘救命结’。船连船,就靠它!心连心,也得像它!”
他拿起油绳和木梭,对照着图纸上的线条,开始认真地演示第一个基础步骤。
陈栓柱、阿水、强子等人聚精会神,围拢过来,手指开始模仿着王大海的动作,在粗糙的绳子上缠绕、穿梭。
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所以都笨手笨脚,绳结歪歪扭扭,几个人聚在一起,低声的请教和相互的提醒。
“这里,对,从下面穿过去…勒紧!对,就这样!”
“栓柱,你手劲大,这里再紧一点!”
“看图纸上这一步,梭子是这样别进去的…”
王建国在一旁看着儿子专注教导、众人认真学习的模样,再看看那三条并排的小船和堆放在岸边的新网新绳,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容像海面的波纹一样层层漾开。
刘桂兰扶着肚子已经很大的秀兰也来到码头边。
秀兰看着丈夫在人群中沉稳的身影,看着他手中的绳结,感受着码头上这股不同于往日的新鲜热乎劲儿,轻轻抚摸着腹中的孩子,脸上是恬静而满足的笑容。
她清楚知道,她的男人,正带着一群人,稳稳地走向更辽阔的海。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流逝,夕阳的余晖将海面染成一片跃动的碎金,也将三条小船和新购置的渔具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
王大海最后用力拉紧手中一个已初具形态、结构精巧牢固的“琼崖结”,绳结在他掌心纹丝不动。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兴奋、或紧张、但都充满期待的脸,最后望向波光粼粼的海平线。
“网有了!绳结了!本事,也在咱手上了!”他声音洪亮,穿透了海风,“明儿一早,潮水合适!咱小船队,‘顺风’、‘海燕’、‘浪里钻’!下海!练‘对船’!捞合力的第一网鱼!”
“好!!”码头上,男人们粗犷的应和声混着海浪的喧哗,冲霄而起。
三条小船静静地泊在金色的水光里,缆绳已准备就绪,崭新的流刺网卷散发着尼龙的气息,仿佛也在期待着黎明破晓时,那首次协同出海的号角。
海风带着咸腥和希望的味道,预示着明天,将是一场对默契与传承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