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箱药香
药箱药香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药箱药香 > 第71章分经论治

第71章分经论治

加入书架
书名:
药箱药香
作者:
痒痒毛
本章字数:
3242
更新时间:
2025-06-18

牛牛返回长沙太守府,张仲景亲自看望徒儿,称赞他们搞到了九味羌活汤的全部道地药材。他说,越来越多的病人求着购买,急需黄芩啊。

师娘亲自掌勺,炒几个肉菜,对牛牛说,快叫上尔玛兰,请你们吃饭,去外地采挖药材太辛苦了。

牛牛和尔玛兰很受感动,师娘特意炒了青椒肉丝,摊鸡蛋,小鸡炖蘑菇,河边小鱼。都是徒儿最爱吃的,他们狼吞虎咽吃饱喝足,和师父交流九味羌活汤的神奇药力。

张仲景说,徒儿,详细讲讲啊……

牛牛说,神仙老人夜里重点讲了九味羌活汤的配伍关系,用法用量,治疗范围。

九味羌活汤的组成:羌活一两半(9克),防风一两半(9克),苍术一两半(9克),细辛五分(0.3克),川芎一两(6克),香白芷一两(6克),生地黄一两(6克),黄芩一两(6克),甘草一两(6克)。

用法:打成碎末,水煎服。若是急汗,热服,稀粥喝下;若是缓汗,温服,不用喝热稀粥。

方剂的功用是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颈椎痛,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是微黄,脉象浮数。

尔玛兰说很想详细了解九味羌活汤的配伍原理。为啥要这么用药?

牛牛说我就喜欢你刨根问底的精神。咱们一起好好学习吧……

九味羌活汤的针对症状,不仅外感风寒湿邪,还有内热引起。

风寒湿邪侵犯肌表,阻遏卫阳,闭塞腠理,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颈椎痛,肢体酸楚疼痛。

里有蕴热,所以口苦微渴;苔白或是微黄,脉浮,是表证兼里热的佐证。

想要治疗应该发散风寒湿邪为主,兼清里热为辅。

九味羌活汤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止痹痛,是治疗太阳经脉风寒湿邪在表的主药,称为君药。

防风辛甘性温,是风药中的润剂,袪风除湿散寒止痛;

苍术辛苦温燥,发汗除湿,是祛太阴寒湿的主药。

防风和苍术组合,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作为臣药。

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善于止少阴头痛,白芷善于解阳明头痛,川芎善于止少阳厥阴头痛。

这三味药与羌活苍术合用,成为九味羌活汤“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生地黄和黄芩清泻里热,还可以防止诸药辛温燥烈伤津,上面五味药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九味药配伍,既能治疗风湿,又能兼顾表里,因此成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的方剂。

在实际用九味羌活汤治疗中,需要根据病情轻重,辅以热稀粥。

有些病寒邪较重,表证严重,适合选用九味羌活汤,药后喝热粥助药力,达到出汗祛邪。

有的病症寒邪不厉害,表证轻微,这样的症状不必喝热粥,温服本方就可以微微发汗。

尔玛兰问师父,九味羌活汤的配伍有什么特点呢?

师父张仲景做了详细分析,他说九味羌活汤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升散药和清热药结合作用。正如《顾松园医镜》记载:“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

“以寒凉制造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

第二个是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原书服法中强调:“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阐明了九味羌活汤药备六经,通治西时,应用时要灵活权变,不可始终如一方药。

牛牛频频点头,佩服师父对方药的解析透彻到位,不愧是神医称号。他说,神仙老人讲了辨证要点。

九味羌活汤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又兼有里热证的常用方,亦是体现了“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

治疗时应用于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

用方药需要加减变化,如果湿邪较轻,肢体酸楚不厉害,可以去苍术细辛,减低温燥药性。

如果肢体关节疼痛厉害,加独活威灵仙姜黄,加强宣痹止痛药力。

如果湿重胸满的病人,可以减去滋腻的生地黄,加枳壳厚朴,行气化湿宽胸。

如果无口苦微渴的症状,可以适当减少生地黄黄芩。

如果里热厉害而心烦口渴的症状,可以加石膏知母,清热除烦止咳。

师父张仲景鼓掌叫好,夸赞牛牛对九味羌活汤理解深刻,随意加减出神入化境界了。

尔玛兰不解地问,什么是出神入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