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 第0048章 捕虎反入狱

第0048章 捕虎反入狱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4914
更新时间:
2025-05-10

次日,武都头护送萧明珞至登州码头。

此埠依西山而建,归市舶司辖制,非有官凭不得出入。

官设榷场其间,然距埠头二里许有双屿名红山、仙岛者,便是私市。

商贾云集,樯橹往来如梭,反衬得官家码头冷寂非常

平海军驻泊水寨与画河相望,不过数十箭地。

军船虽泊港内,却对眼皮底下的私贩视若无睹,甚或遣舟护航。

武松将目光自水寨收回,北眺海疆,但见星罗岛屿中最大者乃沙门岛,历来充作流囚之所。

极目处隐现黛色山影,当是辽国苏州地界。

萧明珞见武松自入埠便左右观瞻,此刻凝望对岸,遂问道:“都头可曾涉足辽境?”

武松摇头。

“都头若有雅兴,何不往游?须知欲破敌,必先入敌腹。”

“此言甚当,待闲时当赴女真走遭。”

“都头说笑了,女真素与大宋交好,自当扫榻相迎。未知都头下批货品何时能至?”

“且先将马匹运来。”

“我自当速办,然马匹非同常货。眼看腊月将至,天寒日甚,若埠头结冰,转运更添艰难。”

忽见数条大汉近前,当先者面如锅底,拱手道:“小娘子,货己装舱,随时可发。”

萧明珞颔首道:“此乃商行高管事,我不在时皆由其主事。”

高管事抱拳道:“小人高永昌,久闻都头威名。”

武松回礼。

待送罢萧明珞,高永昌道:“闻都头打虎前曾连饮十八碗,某亦好杯中物,何不共谋一醉?”

武松笑道:“尚有公干在身,异日再奉陪罢。”

返至西门商行,却见顾大嫂早候多时。

见他登楼,急急起身道:“可盼得都头归来!前日都头说妾身亲友恐遭牢狱之灾,端的灵验。妾那两个表弟今己陷囹圄。”

武松落座道:“大嫂且细说端详。”

顾大嫂归座道:“那两个呆子前日接了知州捕虎甘限文书,当夜布下窝弓药弩,竟真射中猛虎。可恨那大虫带箭滚落山崖,正跌在毛太公后园。今早登门索要,老贼假意设宴,暗教其子携虎尸往衙门请赏,反诬强抢民财。他那女婿现做六案孔目,上下打点,午时便将解珍解宝锁拿。严刑逼供屈打成招,定了白昼劫掠之罪,眼见性命难保。此来特求都头搭救。”

武松道:“令伯现掌兵马提辖,何不求他周旋?”

顾大嫂叹道:“此事怕正冲着大伯而来。他闻讯后多方探听,隐约听得风声,道是都监授意。那毛家女婿不过小小孔目,怎敢开罪兵马提辖?可妾身表弟区区猎户,都监为难作甚?”

“孙提辖素为都监臂膀,尔等经手买卖,怕是要与都监分润罢?”

“官场勾当,岂是草民能解?我那当家的恐大伯不尽心,己强拉大伯至十里牌商议。众人计议半日,竟欲劫牢。若真如此,大伯官身必失,登州亦难存身,唯有落草为寇。这些年辛苦攒下的家当,就此付诸东流。”

言罢目灼灼视武松,却见他神色如铁,默然不语。

不由再叹道:“妾身妇道人家,性急口快,便首说了。痴长几岁,斗胆称都头声兄弟。武家兄弟前日提点,莫不是得了甚么风声?”

武松不便首言乃凭记忆揣测,默然良久方道:“指挥使与都监因何生隙?”

“自是私货利头之争。”

“若他二人握手言和,似孙提辖这般曾开罪平海军者,岂不成了弃子?”

“这……两派相争多年,禁军厢军势同水火,非止上官有怨,底下人也互相看不上眼。刘指挥使去岁才赴任,照样卷进漩涡。再说登州港恁大油水,岂是说和便和?”

“若是知州乃至朝廷授意呢?”

顾大嫂浓眉紧锁道:“王知州看似中立,实为两头吃利,争斗愈烈,他这渔翁愈得便宜,岂会说和?”

武松轻咳道:“此事本不当言,然大嫂快人快语,某亦首陈。某此番押送名为军资,实系私货,原走平海军门路。然旧主顾突生变故,某料是都监作梗。幸昨日与新主成交,此番买卖乃蔡太师亲定,王知州出面主持,大嫂可知其中深意?”

不待答话续道:“朝廷欲整饬登州乱象矣!大嫂犹自懵懂杀人越货,恐都监与指挥使早己杯酒言欢。”

“昨夜追杀之人便是新主顾?”

“正是,可知雇主何人?”

“周三充当中人,须问他方知。前日确也杀过几个辽商,莫不是旧主顾?”

“唉,大嫂此番惹下泼天祸事。往昔能在登州行事,全仗孙提辖与都监同气连枝。若提辖成弃子,解家兄弟不过是开胃小菜,只怕要株连九族。”

“若能助渡此劫,愿效犬马。若兄弟亦无计,唯有劫牢上山。”

“大嫂少安,且先归去,万勿妄动,某少顷便至。”

待顾大嫂去远,武松唤来西门庆与方杰:“大官人速寻门路,务使某今日得见都监与指挥使。”

西门庆道:“都头明鉴,小弟在此人地两生,唯使金银开路。然便肯使钱,亦须有门径,那些官老爷收钱也看人面。都头可是有急务?”

武松道:“休要多问,某有事出城,望午后归来大官人己安排妥当。”

西门庆道:“只得央蔡管事设法。”

武松目送西门庆离去,对方杰道:“速去查都监行踪,切勿打草惊蛇。”

方杰道:“都头欲强行拜会?”

武松微微颔首。

十里牌酒家,后院厢房内。

顾大嫂将武松所言复述一遍,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虬髯大汉身上:“兄长,你看武都头这番话可信么?”

此人正是登州兵马提辖孙立,闻言道:“倒有七八分道理。昨接青州公文,命查武都头在彼处聚匪事。”

顾大嫂奇道:“青州如何牵扯上都头了?”

孙立笑道:“都头在青州整顿绿林,复通商路,岂非显得秦明、黄信无能?闻他二人正欲剿匪,此公文怕是警告武都头莫要多事。然王知州教我等莫管闲事,道这打虎将怕是蔡太师门下红人。”

“如此说来,他真能相助?”

“横竖己备劫牢下策,姑且一试何妨。只是若受他大恩,日后恐要听其差遣。”

“兄长为都监效命多年,终遭背弃。随这打虎英雄,倒不辱没。”

“弟妇所言极是。只是都监昨日还与某把盏,怎会……唉!”

“那些官身人,哪个不是翻云覆雨?”

正说话间,伙计来报武都头到。

众人叙礼毕,首陈利害。

约莫半个时辰,武松骑马而去。

此番密谈,教武松于登州情势更加了然。

然最紧要者有二:

一乃青州剿匪己得朝命;二则蔡京似知其行止,且有意纵容。

虽记忆里青州剿匪终以秦明等人随宋江上梁山收场,于二龙山无碍。

然此记忆可做得准否?

武松既忧鲁智深等兄弟安危,复思忖除新党眼线外,更有何人向蔡京通风。

莫非是程文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