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众人顿时一惊。
纷纷看向了箱子里的火枪,眼中散发出一股炙热的光芒。
他们可是知道火枪的威力,若真如贾璘所说的改进了那些缺点的话,那它们的威力和射程可以说绝对上升了一个档次。
“胡忠,你将这些将给他们分一下,以最快的速度熟悉……”
贾璘淡淡的出声说道,多泽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时间,第二次攻城定然就会在这几天之内,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绝对会比第一次攻势更为强烈。
之前那一场能赢,完全是出其不意。
而接下来绝对是一场硬战!
“是,大人放心!”
胡冲随即命令五个小队将火铳分发下去,随即又开始组织众人熟悉新式的火铳。
贾璘见状也没有打扰,而是转身朝着外头走去。
前脚刚刚踏出兵部,身后传来的一阵细微的议论声却是让他眉头一皱。
“听说吗?外头都在传咱们圣上根本就不想守城!”
“听说有人主张南迁,到时候整个国都都会搬迁到金陵去……”
“我就说这些达官贵人们不对劲,鞑子都攻城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守城,这不是让我们这些人为他们断后么!”
“狗娘养的,咱们这些人就不是人?若真是南迁那神京城的老百姓怎么办?达官贵人们走了,留下老百姓和咱们这些没权没势的,到时候鞑子能饶过我们?”
“谁说不是呢?唉,这年头普通人太难了……”
“大人……”
听到身后传来的对话,鲁艺脸色有些尴尬。
贾璘微微皱了皱眉头,若是寻常百姓口中听到这些言论,倒也没什么,只是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前线守城的士兵。
什么时候有这些谣言流传来出来的?
圣上何时打算南迁了?
皇帝若是不打算守神京,他怎么不知道?
“到底怎么回事,去查一一下谁在传这些谣言?”
贾璘看着鲁艺,冷声说道,这等守城的关键时候,传出这些诛心的谣言来,只是要乱了大乾守城将士以及百姓的军心,他不信这些会是巧合。
“是,属下这就去查!”
鲁艺拱了拱手,随即带着几名兵卒转身朝着巷子里去了。
不多时,便见鲁艺阴沉着脸走了回来,凑到贾璘跟前,小声说道:“回禀大人,昨日夜里有人在城里大肆散布这些言论,不少守臣兵卒都受到了影响,如今迁都的谣言,已经蔓延开了……”
“看来是有心人刻意散布这等谣言!”
“走,先随我入宫!”
贾璘闻言,眉头紧皱起来,他正好要入宫一趟。
如今又出了这等事,不知道宫里有没有收到消息,不过他相信有绣衣卫在,宫里只怕比他更早知道……
这种心理战术,很明显是有心人故意散布出来搞内部分化的。
……
而此时。
皇城,御书房内。
隆庆帝面露怒色,戴权与刘舟跪在一侧,满良惶恐,不敢发出一言。
隆庆帝将手里的奏疏狠狠地砸在了刘秀的脑袋上,怒斥道:“绣衣卫连这等事都查不清要你们有何用?”
此言一出,戴权与刘舟二人顿时冷汗直冒。
这几年来刘舟接手绣衣卫后,许多事情皇帝并不满意。
只是碍于种重原因,这次没有拿掉刘舟。只是这一次的事情有点严重。
“戴权,外头的谣言的到底是谁散布了?什么时候散布的,你们不去查,难道要朕亲自去查吗?”
“是……奴才这就派人去查……”
被点到名的戴荃,顿时躬着身子擦了擦冷汗,连声应道。
今日一大早全城,皇帝与朝廷权贵们打算南迁的消息在整个神京城里疯传,如今这会儿消息都已经传到了宫里,甚至于连皇帝都知道了此事。
皇帝龙颜大怒,当即将绣衣卫指挥史召来问责。
“朕给你一天时间,若是再查不出来,自己抹了脖子吧!”
隆庆帝瞪了一眼刘舟,这些年身为天子亲卫的绣衣卫屡次掉链子,也就是看在刘舟多年苦劳的份上,他才没有过多计较,没想到他如今越发办事不利了。
“是,臣知罪,臣这就去……”
刘舟闻言,顿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头后,压着心里的怒火退出了御书房。
“圣上……”
“圣上,贾伯爵求见!”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走了过来,出声禀报道。
听说是贾璘,隆庆帝深吸了口气,收敛了怒意,沉声道:“宣他进来!”
小太监闻言应了一声,缓缓转身走出了御书房,不多时间便见一名腰间悬剑的英武少年缓步走了进来。
“臣贾璘见过圣上……”
贾璘抬头看了一眼隆庆帝,躬身道。
“贾爱卿快请起!”
隆庆帝脸色缓和了几分,示意贾璘不必多礼,道;“此番城外的一战取胜,朕心甚慰,爱卿果然不负朕的期望……”
“多谢圣上,臣不敢当……”
贾璘闻言拱了拱手,随即这才说起了正事,他这这次入宫说白了是来向皇帝求助的。
守城的第一战看的打的漂亮,但说白了还是用了大量火药,以及出其不意的造成的效果,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硬仗。他必须趁着鞑子退兵的这个空档,将一切准备妥帖。
“爱卿有何事……直说便是!”
隆庆帝深吸了口气,将脑海中烦躁的心情抛出,眼下守城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尽管因为药的事情闹得心中郁闷,但是一码归一码。
“回圣上,臣需要圣上下旨,命令全城工匠配合守城……”
贾璘随即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隆庆帝,眼下和荥州时一样,他需要大量的火器以及火药储备,打钱的兵马久未操练,想要凭着这些人抵挡鞑子大军的进攻,基本上不可能。
唯一能够依仗的便是火器,靠着的火器的威力,对抗鞑子的骑兵,这才是取胜的关键。
而这他恰恰需要皇帝配合,毕竟这里不是荥州,这里是神京城!
“就依爱卿的意思,朕即刻下一道旨意,命令工部尽全力配合……”
隆庆帝闻言,当即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这点事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事,尤其是工部养着那么多工匠,正是用得上的时候。
“多谢圣上!”
贾璘闻言松了口气,若是有工部的配合。
那就不用担心的后勤问题了,加上他对于火器的一个改良,守住神京城他眼下至少有了七成的把握。这个把握是建立在他亲自训练出来的火枪兵,以及对于鞑子骑兵作战足够了解的情况下。
“圣上,臣还有一事……”
贾璘随即又想到了进宫之前的命鲁艺打探到了有人散布谣言之事。
闻言,隆庆帝眼神微微阴沉了几分,一旁的戴荃更是伸手擦了擦冷汗,给贾璘使了个眼神,方才天子还为这事大发雷霆,眼下又旧事重提。
这小子怕不是进来添麻烦的吧!
“此事朕已知道,贾爱卿有何建言?”
隆庆帝叹了口气,这件事其实不用说,都知道是有人刻意在散播谣言,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制造出内乱,扰乱整个神京城的秩序。
这也是攻城的一种战术,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若是辛辛苦苦守城的百姓士兵,一听说达官贵人们跑了,岂不军心涣散?
这也是他得到消息之后,大发雷霆的缘故,此事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圣上,臣以为此时关键是稳住军心!”
贾璘深吸了口气,面色凝重的说道,这件事开不得玩笑,虽说上层的官员知道是谣言,可是耐不住下面的守城士兵,以及百姓胡乱猜忌,毕竟自古达官贵人们弃城逃跑,留下底层百姓士兵当炮灰的例子比比皆是。
自然没有人愿意当这种傻子,这也是这等谣言最为厉害之处。
“如何稳定军心?”
隆庆帝眯了眯眼睛,转头看向了面前的英武少年,他一时间也只想着问策与内阁诸臣子,倒是忘了眼前这个少年,也是他钦点的探花郎,当初作为内阁储相培养的人才。
“其一,可在报纸上澄清事实,严查散布谣言者。”
“其二,可下旨令朝廷官员勋贵以及其家属,于战时在城墙之上观战。”
“其三,圣上可亲自检阅兵马督战,以鼓舞士兵,我军必战无不胜!”
贾璘思索了一番,缓缓出声说道。
说白这等事情首先要干的就是澄清事实,有了报纸的存在,朝廷完全可以先在报纸上辟谣,这样至少会暂时的稳住军心,至于接下来,就是让朝廷的官员勋贵们在城墙上观战。皇帝在出面亲自检阅兵马,算是身先士卒,这么干完全可以鼓励守军士气,到时候军心民心可用。
对方的谣言的什么,自然就会不攻而破,而且皇帝亲自下场鼓舞士气,士兵岂能不奋勇杀敌?
历史上是有过这种先例,比如北宋时期……
这……
隆庆帝微微一愣,露出了思索之色,一旁的戴荃却是脸色一变,有些欲言又止道:“圣上乃万金之躯,眼下城内混乱,会不会太过冒险?”
相比于什么振奋军心,戴荃首先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皇帝安全问题。
毕竟即便是神京城丢了,在皇帝的安全面前也没什么。
“朕的军队在,朕会惧怕那些宵小之辈?”
隆庆帝未等戴权说完,便冷哼了一声打断道,作为经过一番厮杀上位的天子,什么阵仗没有经过。
贾璘的三条建议说完,他心中便已经权衡利弊过了,正好他也想要亲眼看看火器的威力,在三军阵前,城墙之上,还有百官以及绣衣卫护着,若这还害怕,他便不配坐这个位置。
“圣上……”
戴权闻言顿时一阵苦笑,转头看了一眼贾璘,见其眼观鼻鼻观心。
顿时无奈瞪了他一眼,这小子当真是……罢了这等时候,也确实只能如此行事了。
“下旨……明日晨时,朕要亲自检阅兵马,此外昭告全城士兵,朝廷百官以及朕,敢言南迁者斩,无论如何都要守住神京城……”
隆庆帝深吸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神京城乃是国都,神州正统。南迁……南迁到哪儿去?他作为天子,必须要身先士卒,彰显守城决心,否则岂不是让鞑子蛮夷之辈看了笑话,他始终忘不了数日前鞑子提出和亲的羞辱。
堂堂大乾天子,被困之下不加抵抗灰溜溜的逃跑?
这等事无论何时,他都不会做,也不能做!
“是!”
戴权闻言,打了个激灵,连忙点头应下。
贾璘见状眯了眯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让天子亲自检阅兵马,朝廷官员观战,不但能够击碎谣言,更能鼓舞全军士气。他要让朝廷百官看到,鞑子并非不可战胜,大乾的兵马在面对鞑子时,亦是有一战之力……
……
“贾伯爵?”
从御书房走出,贾璘正要快步离去,却是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道声音。
声音清脆宛如黄鹂,只见一名穿着宫裙的清丽少女,缓缓往这边走来,少女雪肤玉颜,身段窈窕,纤细的腰肢只堪盈盈一握,初具规模的双峰将宫裙微微撑起一个不小的圆弧。
见贾璘转身之后,少女明媚的脸上露出一丝欣喜,更是匆匆加快了步伐。
“见过宣薇殿下……”
贾璘微微一怔,随即拱手行了一礼。他没想到会在宫里遇到宣薇公主,也没想到这位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公主殿下,会主动与他打招呼,不过他倒也没有忘记这里是宫廷。
身边全是宫廷御卫,该有的礼数自然是不能少的。
“贾伯爵不必多礼,”
宣薇脸色微红,打量着面前已经换了一身常服的贾璘英武少年。
脑海中浮现出少年站在城墙上指挥兵马,万军之中临危不惧的形象,联想到宫里已经宫外对他的各种传言,宣薇只觉心中闪烁一丝悸动与失落,眼前的少年,四年前对她便有救命之恩。
只是当时,自己并未多想,如今看来自己似乎错过了一个不错的……
“不知殿下找我何事?”
贾璘抬头打量了一眼面前的少女,少女身段纤细,却玲珑有致,尤其是纤腰之下的一双玉腿,显得整个人极为高挑,这在这个时代的女子之中是极为少见的,却不知其母淑妃,该有何等的绝世容颜。
“本宫正要出去一躺,贾伯爵不如一起同行?”
宣薇思索了一番,笑着说道。
闻言,贾璘楞了一下,不过却也没有在多问,公主要与他一起同行,作为臣子也不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