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 第42章 这种嚣张的态度

第42章 这种嚣张的态度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作者:
小妹仔哈
本章字数:
6254
更新时间:
2024-12-26

“我来!”说罢,曹操上前,“此乃《冬十月》诗作:‘初冬十月,北风回荡;寒意凛然,严霜漫空;实在美好极了!用歌声表达心中的志向。’”

“妙诗!”众人齐声赞扬。

包括荀谌、张邈在内的多位同道纷纷鼓掌表示赞赏。接过诗稿的卢植也是点头肯定,旋即高声颂念。紧随其后的便是荀攸、孔融等人精彩纷呈的诗篇,无不获得满座喝彩。

到刘备的时候,他随便挑选一首,“这诗名叫《关山月》:‘明亮的月亮升上天空,四周笼罩着浓重的烟雾;长长的风程几万里远,一直吹拂到那遥远的边塞。’”

倒不是刘备不愿意展现高水平的诗文,只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几乎已被用滥。“若想问月何时有”、“眺月思乡”或“夜深独坐思绪”,每当念及这些,连他自已都觉得索然无味,而且今天显然并非适合大显身手的良机。

“真是好诗,难道刘备是子干您的 ** ?单凭此诗就可看出这位朋友文武兼备呀!”郑玄笑着对卢植评论道。

“呵呵呵,康成先生过奖了,实为夸过了些!”卢植笑道,“我的学生在战场拼杀还算称职,至于学问嘛,则是有九成尚未入门!”卢植的大笑中透着自豪,这学生确实让他面子十足。

“原来这样,九分都没懂啊?”郑玄感到一丝困惑。

“哈哈哈,康成兄,依我看,子干这是说他 ** 全然不晓啊!”蔡邕在一旁插话,解开了大家的疑惑。在场之人无不哄堂一笑,郑玄也忍俊不禁,“即使如此,能够吟出这般诗句已是相当出色了!也不知是否有高人为他代笔的嫌疑呢。”此刻,卢植表现出异常的谦逊。

即便口中满是嫌弃,卢植心中却甚感满意——如此作品,在一众佳作之中也能崭露头角。

恰在此刻,左侧凉亭内突然传出一阵热烈的吹捧与喝彩,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因是袁术高声吟诵了一首极为出色的诗歌!连经由荀爽朗读,仍引发现场不少学者的齐声赞誉,令袁术志得意满,开始对他人嗤笑起来,尤其是对着右侧亭子里的袁绍等人展开嘲讽。

“你们这些人都不会创作好诗吗?这样的诗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作为众所周知的大言不惭之辈,无人不知袁术的底细。

这诗歌十有 ** 非袁术原创,然而在场众人面对这挑衅却无力反击。

袁绍等人群体沉默相觑,唯有曹操见状走向面露疑惑的刘备,低语道:

“玄德,你注意到了吗?袁术背后的几位,正是师宜官、任芝、李业之辈,皆非同小可。这些人都是出自鸿都门学院……”

“鸿都门学院?”对于这一学院的存在,刘备颇感惊奇。

“鸿都门学院,便是凭借微末技艺博得皇恩的一类所在,借此求得皇帝垂青而谋取官职。”

“这些人获得的官位各有高低,有的不过虚衔,但也不乏有真权柄在手的议郎、骑都尉等职务,甚至可晋升为州之刺史。”

“袁术与这些人物为伍,也正因如此,才使他的名声日益败坏。”

“竟然是这样。”经历了世间许多复杂事务的刘备,立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此刻的诗会,人们讨论的气氛异常冷清,而袁术一人风头尽出,俨然把这次 ** 变成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袁术轻蔑地望着右侧亭内的众人,对袁绍、曹操等人冷言相讥:

“本初、孟德,你们身旁围绕着那么多才名显赫的士人,居然连一首拿得出手的好诗也创作不出来?”

这种嚣张的态度,加上周围人的关注,瞬间使得袁绍面色通红,周围人亦感到颜面尽失。

“够了,公路。你自已难道不清楚你的诗水准如何?”

“切!少与这类只顾声誉而不务实效的人来往!”袁术轻蔑地看了看刘备等人。

“唉……”刘备轻轻叹了一口气,缓步站立,没想过有此一天可以反过来揭露别人的短处。

“咦?看来你是不服输了?”袁术眼见刘备站起,放声嘲笑。

刘某并没有回答他,每举手投足间都透着超然的从容。走到陈琳身旁,刘备清朗地吟诵了一首诗,语气平淡却掷地有声:

“此诗题为‘明月何时才有’:明月何时才有,我把这个问题问给了青天,却不清楚天上的殿宇里此刻是哪年?”

“但我希望人间常保长乐安康,纵使遥远也能共同欣赏月亮的美好!”

当刘备的诗吟出,全场陷入一片死寂。

郑玄接过诗句再读一遍后,人群顿时沸腾起来,反响激烈。

“哟!真棒啊,好有才华!”

“哦不,只可惜我自已才疏学浅,仅能‘噢’的一声走天下!”

“这是我的学生?怎么这么厉害呢!”

“真好,真是绝句!他是谁呀?”

文人们和宾客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袁绍处,连荀彧、李业、孔融和阮璃等人也不例外,他们对刘备的才华和学识钦佩至极。

“哈哈哈,玄德做得出色!”袁绍及其同伴兴奋得挺直了腰板。

既然刘备站在这里,自然就算作是我们一伙的人,他所作的诗词也代表了我们自已的成就!

相比之下,袁术则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局面,在众人的大声赞美中,他轻轻挥动衣袖,回到了亭子里,再没出来露脸。

刘备此次的表现,非但盖过了袁术的光芒,更使其成为了众人的笑料。

“哼!刘备,本公子记住了你!”

此刻的袁绍,满脸喜悦,对刘备的好感倍增,“玄德啊,真没想到你如此深藏不露!”

“确实是这样,原本以为玄德是行伍出身,没曾想文笔也是如此杰出!”曹操同样赞不绝口,心中暗想,这真是昔日认识的那位刘备吗,简直文武双全!

“各位过于捧场了吧?这首诗仅是一时即兴之作,主要是怪袁术太过逼人!”听到这番话,大家再次笑出了声,而这种笑声让袁术愈加不满。

随后的诗会上,虽然活动仍在继续,但在刘备那首绝妙诗歌的衬托下,其余作品显得相形见绌,未能激起同样的赞叹。

经过几天的流传,刘备虽称不上洛阳城内外皆知的大人物,但在文学圈里已然成为了人人谈论的对象。

面对这些外界议论,刘备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与在家与挚爱的邹瑶卿卿我我,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享受吗?

就在这时,袁绍偕同曹操造访了他的住处,见到如此悠哉的刘备,两人不禁感到好气又好笑。

“玄德还真会享受啊!外头大家都在夸赞你的诗作,你怎么还能安心在此温存?”刘备疑惑地看着他们问道:“两位大驾光临是为了何事?”

现在正值军功评定之时,适度的知名度固然重要,但也别因此过分受人关注,被大将军或司徒留下来可不是好事。

直到袁绍回忆起此行目的,方才回答说:“是这样的,大将军想要见你一面!”

“啊?是大将军,何进大人吗?”刘备颇感震惊,真是无巧不成书,大将军有何事需要我协助呢?”

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 ** ,何来资历值得大将军相邀相见?

依照道理讲,像他这样的军人即使有所战绩也不至于能够面见高位之人,如卢植、皇甫嵩这般功勋显赫的大将也只是三品官员。

身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怎么可能看得起他?

“嘿嘿,走吧,玄德!见了面自然知道。”曹操也露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

面对二人故作神秘的态度,刘备无可奈何,只得轻拍着手说:“稍等片刻,我这就更衣。”

不一会儿,三人登上了马车,直奔洛阳最宏伟奢华的官员住宅区。

约莫两柱香的时间,车辆抵达了一栋辉煌璀璨,满是富贵气象的宅第,高大雄伟的门户上方镶嵌着金光闪闪的牌子。

“大将军何进的府邸!”

何进以新的身份成为大将军,其居住之处占地数顷,左右两侧分别是太尉、太傅及司空的府第,彼此相邻,各呈壮观之势。

刘备一下马车,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无比,自已的居处与这座宏伟的将军府相比,显得太过寒酸,简直就像是非洲的草棚一般!

“嘿,玄德啊,刚才本初还在说你的宅子有些拿不上台面呢!”曹操带着一种调侃的语气说,一旁的袁绍则显出些许不自在的微笑。

若不是何颛曾提到刘备具有统帅大军的相貌,恐怕他们都不会正眼瞧刘备一眼!

“怎么比得上你们呢?”刘备微微一笑,颇为自嘲地说,“你们的家庭背景可是根深蒂固!”

“哈哈,玄德坦诚率真,我相信将来你一定能官运亨通。”两人的评价也因此更加高看刘备一眼。

“我们还是快点进去吧,别让大将军久候了。”曹操整了整衣衫。

袁绍和刘备点头称是,也都开始整理起来。

门岗上的守卫见到来者是袁绍和曹操,丝毫没有阻止,直接放他们进去。

一行人没走多久,便来到何进大将军府上的客厅,这里已有几名武士守卫着。

经过允许后,由袁绍领头走进了大堂,只见厅内已经坐了六七人。刘备顺势扫视了一圈,发现只认得两位:陈琳和淳于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