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 第21章 总得有人站出来,维护大汉江山

第21章 总得有人站出来,维护大汉江山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作者:
小妹仔哈
本章字数:
8524
更新时间:
2024-12-23

这一幕激发了彭脱的暴怒。

他指着手下的一名小渠帅说,“你领着一万兵力去,只负责防御,防止敌将突击即可!”

“属下听令!”这位小渠帅早已心生畏惧,不敢面对愤怒的彭脱,急忙离开。

“给我继续渡河,汉军撑不住了!”

惨重的渡河之战还在继续,大量黄巾士兵在这场冲突中牺牲。

受到家眷安危的威胁,这些黄巾士兵勇往直前,不惜牺牲,用身躯为后续军队铺平道路。

河流几近干涸改道,流出的水几乎变成了红色。

河岸上,甚至可以看到黄巾士兵踏过牺牲者的身体过河。

见到这一景象,一名侍卫兴奋地向彭脱报告:“将军,现在可以顺利过河了!”

“很好,前进!士兵们随本将冲锋,谁能斩杀皇甫老贼,谁就能接任大渠帅的位置!”彭脱兴奋地宣告。

若能消灭眼前的汉军,那么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他的军队开往洛阳了。

那时,他是开创王朝的大功臣,身为天公将军怎么可能责怪于他呢?

“进攻!为家乡父老 ** !”

对于黄巾士兵而言,最艰巨的任务已然完成,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手握刀剑,向前冲杀,为家乡的人复仇。

超过三万的黄巾军竞相涌入战场,与数千汉军展开激烈的对抗。

这批黄巾士兵斗志昂扬,用尽全力攻击汉军士兵,“刚刚你们还得意地放箭,现在都来陪我等送命吧!”

尽管汉军战士装备精良、手持武器,但面对如此众多的黄巾军,还是不断后退。

尽管汉军的战士都武装得很好,每个人都持有兵器,然而这次黄巾军不同于往日,年老体弱的妇女儿童留在了城里,来的全都是年轻力壮的男子。

此外,大部分士兵连像样的刀枪都没有配齐,但他们的勇敢和决心弥补了一切。

在这种势均力敌的情形下,双方面对面在河岸边进行了一场残酷的近战。

短兵交战中,一位装备良好并手持大刀的汉军士兵,接连砍倒了几位黄巾军士兵。

他刚想喘口气时,两名不要命的黄巾军冲上前,把他砍倒,其中一位黄巾士兵拿起那名汉军士兵手中的刀,继续战斗。

此时的战场上如同人间地狱,已经陷入疯狂状态下的两军士兵纷纷倒下。

黄巾军这样的拼命冲锋和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一度让皇甫嵩都难以坚守防线。

看到已方士兵不断阵亡,一名汉军副将再也忍不下去了,催促着,“将军,让我们骑兵上!”

“不可!黄巾军主力军尚未露面,现在派骑兵冲锋还不是最佳时刻。”

皇甫嵩一直将目标锁定在河对岸的主要黄巾部队上。

若是骑兵团提前发动攻击,使这些黄巾军有机会逃逸,那么就糟糕透顶了。

大事不可因小事动摇!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即便是冷静如皇甫嵩也有几分动容,他屡次举起手臂,又多次将手放下。

“将军,我等也可加入战斗。”

有谁能够袖手旁观自已的同袍在前线流血牺牲呢?刘备抽出 ** 剑,表达了愿意上前线作战的决心。

若骑兵团不能参战,那就让我们这些副将来补位吧。

总得有人站出来,维护大汉江山。

“好!”皇甫嵩热血上涌,拔出身佩长剑,高声喝道——

“来人,击鼓!士兵们,我和你们同生共死!”

身后所有的副将均拔剑出鞘,满面愤恨地瞪着那群黄巾贼人。

咚咚咚

“诸位勇士,跟随本将一同抗敌!”皇甫嵩亲身领军,率先冲锋陷阵。

见主将亲征,汉军士气大振,一时竟反压制了黄巾军队的进攻!

但这局面不能维持太久。

见河中通道畅通无阻,彭脱立刻指挥剩余四万黄巾军横渡河流,企图发起总攻。

“弟兄们,全给我冲过去,过了河就将那些汉军尽数消灭,前方的城镇任你们掳掠。”

“将军勇猛!”

受其鼓舞,黄巾军士气高涨,踩着水中同伴的 ** 冲向汉军防线。

黄巾军的数量实在太多,而汉军步兵已是损兵折将严重。

此时,正是皇甫嵩期盼的最佳战机,他抬手挥下,沉声下令——

“骑兵团出击!”

这批骑兵乃皇甫嵩的底牌,是为了最终收割胜利所留。

时机已成熟,成败就在这一刻。

“骑兵突击!”

数千名早已待命的骑兵眼中含泪,冲入了战场!

目送着步兵英勇作战却只能无计可施的日子已成过去,如今终于轮到他们为袍泽 ** 。

果然,步兵最惧怕的就是骑兵。

黄巾军面对突如其来的骑兵冲击,无不四处逃避。

皇甫嵩也没有料到这次的骑兵突击成效如此显著,不仅为疲惫不堪的步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让刚刚渡河的黄巾军无法施展威势。

尤其是关羽和张飞率领的一千骑兵,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杀得黄巾军落花流水,连冲回河边再往回杀,将这四万刚刚渡河的黄巾兵斩杀无数。

剩下的三万人则四处奔逃,但仍有不少在汉军盾牌阵后被消灭。

尽管如此,彭脱率领的黄巾兵并未撤退,坚持耗尽汉军兵力的战略意图仍未变。

然而,这样的消耗战术看来即将走到尽头。

或许是上天不愿见到如此悲惨的景象,正当此时,一阵哭泣喊叫声响彻战场后方,引得黄巾将士回头观望。

一看之下,他们个个面无人色。

原来,是由于彭脱率众出征,使得整个成国内只留下了一些老人、妇女和孩子。

曹操乘虚而入,仅一柱香时间就攻克了城池。

随即,曹操迅速组织这些老弱妇孺,朝着战场直逼过来。

不好,又败了!看到这一幕,彭脱只觉一阵昏眩,眼前一阵漆黑。

这一批队伍中有他们的妻子、女儿、儿子、弟弟乃至父母等人,黄巾将士怎能不顾这些亲人?

果然不出所料,这批老人妇女的出现立即消磨了黄巾军的意志。

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奋战不休的原因之一,正是为了确保自已的家眷能够衣食无忧。

而现在,看到他们的家人们被汉军驱赶,他们还有什么心思想继续向前作战呢?

越来越多的黄巾战士放弃抵抗,向后奔逃,整个阵型乱成了一锅粥。

眼看大局不可挽回,身边的亲兵纷纷劝说:“将军,现在赶快撤吧!我们会护送您离开的。”

“撤离?我们现在还逃到哪儿去?我们已经被包围了,想要逃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彭脱明白,现在的他处于汉军的重围之中,要从这里逃离绝无可能。

即便能够脱身而逃,想到被砍头的波才,还有损失的数十万黄巾军众,他也知道,即使天公将军在等待他的也绝不会是什么好结果。

“我们要与将军共存亡!”身旁的亲信战士眼中燃烧着决一死战的火焰。

“哈哈哈!旧世界将亡,新纪元即兴,甲子年到来之际,万事顺其自然吧!”

“兄弟们,今日便让我们回报天公将军的大恩,随我共同冲锋!” 彭脱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虽然作为一支渠帅,这样的角色还有无数,但这并不动摇他内心的信念。

“放箭!”目睹彭脱即使面对包围仍执着前行的决心,皇甫嵩冷漠地下令。

彭脱及其数十亲兵被乱箭射死,而剩下的黄巾士兵有的投降,有的四散而逃。

如此一来,波才与彭脱统领下的颍川黄巾主力全部被摧毁!

在这次战役中,皇甫嵩与朱儁、刘备和曹操等人的声望也因此远播。

特别是在这场大捷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刘备提出的火攻策略,几乎一举毁灭了二十万黄巾军力。

几天之后,皇甫嵩将战场捷报以及波才、彭脱二人的首级送到了京城洛阳。

得知威胁京师的重大隐患已解除,汉灵帝刘宏欣喜万分,并给予皇甫嵩、朱儁及曹操等人大量赏赐。

特别是对于在报告中屡次提到的刘备,皇帝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阿父(即皇帝对近臣或老师的尊称)! 根据皇甫大人所述,若非刘备的谋策,此役不可能获得这样的胜利,他还亲自斩杀了波才,建立了重大功勋,应当得到应有的奖赏。”张让对皇帝说道,心里却想着这个刘备的名字似乎并不耳熟,估计出身微贱。

“那朕想…” 张让思考了刘备的情况,认为其可能是宗族中的一分子,若是提升地位,可能会再次对宦官势力构成威胁。

因为像刘焉、刘虞这样同属宗族之人已经让他头痛不已。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异议:

“然而陛下,这刘备原本是没有身份的人,忽然间被授予校尉之衔是否显得太过草率?万一他未来还有更大的贡献,我们就很难再度给予嘉奖了。”

“有道理。”刘宏点头,心想也是,四至五品的文武官员都需要通过贿赂得到,不应轻率赐予。

他逐渐淡忘了面对黄巾威胁时的恐惧,开始斤斤计较起来。

“那好吧,封他为偏将军吧!”

这一职位比副将只高一级,远逊色于一般的将军。

“圣上真明智!”成功说服了皇帝的张让心中甚慰,正准备再讲些什么,却见一名宫人进来禀告。

“报告陛下,司徒袁槐前来求见!”

“嗯,让他进来吧。”

“老奴先告退。”张让见机行事地退到一边。

进殿的袁槐看了一眼正准备离开的张让,心中暗想:这老东西肯定又在陛下面前告状我们这些正直的大臣。

接着抬头看见了凝视着他的刘宏,连忙施礼,“微臣拜见陛下!”

“袁爱卿此来所为何事?”刘宏显得心情颇佳。

袁槐起身后说道:“陛下,自从南阳太守褚贡被逆贼张曼成杀害后,整个南阳郡陷入无序状态,恳请陛下派遣合适人选前去南阳 ** 黄巾军。”

对袁槐而言,南阳不仅是他家乡所在,更因其袁家的深厚底蕴,四世公卿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无法忽视的影响。

老家遭到侵扰,怎能袖手旁观?

“但现在谁能承担这一重任?”刘宏一时之间也难以决定人选。

“臣推荐江夏都尉秦颉担任此任!”袁槐恭敬地提出了人选建议。

秦颉不仅是袁家子弟中的优秀分子,同时也是袁槐的心腹,由这样一位熟悉且可靠的家族成员接管故土,再合理不过。

“袁爱卿确信秦颉能胜任此次任务?”刘宏问。

“微臣愿为他的能力担保!”袁槐语气坚决。

只需袁家稍微出力,平定黄巾不过是举手之劳。

“那就这么定了,命秦颉即刻赴任南阳太守,全权负责对抗黄巾军。”说完,刘宏便打发袁槐退下,因为他的目光早已被一个步履轻盈、体态婀娜的宫女吸引过去。

刘宏立即跟了上去,打算与她讨论一些更高深的人生哲学。

而在遥远的颍川,面对大量俘虏的黄巾士兵及其家眷,皇甫嵩感到十分头疼。

这些人不能轻易释放——他们曾参与谋反,按法当诛;但又找不到足够的监狱收容如此众多的囚犯,况且留下这些人口只会消耗本已稀缺的军粮资源,但若断其口粮,则可能引起更大的 ** ,进而不得不加以处决,形成恶性循环。

“不可如此处置,部分黄巾是被迫跟随或无奈而为,末将以为应该给予宽赦。”

刘备态度温和地为俘虏求情,希望能够阻止这场即将到来的 ** 。

“我也赞同刘备的意见!”曹操随后发言,立场相近于刘备。

彼时的曹操,并非后来那位冷酷无情的枭雄,他的心尚存柔软之处。

“这些人谋反而不杀,何以正天下纲纪?”朱儁的态度截然不同。

他认为这些俘虏杀了太多的汉兵,放归民间只会削弱 ** 威信。

【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你们两人先行回营吧!全体军队休整三天,三天后启程向广宗进军。”皇甫嵩最终作出决定。

当夜,城外墙边尸积如山,鲜血染满了原本的溪流,俘虏被逐一投入壕沟之中掩埋,尖叫声回荡在夜空之下。

而在城内的营地外,刘备独自望着天空中的月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仁德?这些黄巾军的俘虏都已被消灭,自已是否真的像刘备这般坚守仁德?若是我挺身而出阻止,估计按照刘备的性子,一定会以死谏争的吧!

关羽和张飞站在他身后,两人对视了一眼,因为他们白天都在大帐内,目睹了一切的发生。

“大哥那种以德报怨的心,肯定现在心里很不是滋味吧?”张飞用眼神询问着关羽:“二哥,你学过些兵书策论,算个有学问的人了,该你上场说话了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