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 第17章 此刻曹操也确实没有计划进城

第17章 此刻曹操也确实没有计划进城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我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作者:
小妹仔哈
本章字数:
8544
更新时间:
2024-12-23

敌人人数达到二十万,并且不久前取得了一次大胜,士气应当非常旺盛。”张郃担心刘备一时冲动采取鲁莽行动,便提前提醒道。

“害怕个什么,不过二十万黄巾匪而已,给我冲几个来回,刺出几个缺口来,不就解决了吗!”张飞性情粗犷,视生死如常,遇事就要硬干。

“三弟,我们的军队长途劳顿至此,人困马乏,若是贸然行动可能会遭到黄巾匪的强烈反击,还是先让士兵们休息一会儿再说。”

刘备并未回头,专心观察黄巾阵营的情况。

想要靠一千骑兵解除长社的困境,显然是痴人说梦,这样的冲锋无异于飞蛾扑火。

现在的策略应是以最少的兵力进城,寻找到合适的时机,再提出有效的建议。

同时他还纳闷,朱儁怎么会在城里?按理说他应当在城外围转吧?

看来就连电视剧也有夸大其词的时候啊!未来观看时得多留个心眼。

这时,一名侦察兵飞奔而来:“报告将军,在左侧几里外发现了一支部队,大约数千人,身穿正规盔甲,挂着大汉羽林军与骑兵校尉‘曹’字的大旗。”

“骑兵校尉曹操?再去打探!”

刘备挥手示意侦察兵退下,内心却莫名的激动起来——这回终于有机会见到这位曹家的开山始祖了。

“大哥,你知道曹操这个人吗?”关羽注意到刘备的情绪高涨。

“略知一二,他原为朝廷的议郎,但因为触怒了不应得罪的人,才被安排到此地来,可以说是明升暗降。”

议郎虽没有实质性的行政任务,却能够频繁接触皇恩,并负责向皇帝提出批评建议,职位相当显赫。

“大哥,他是怎样得罪了那些人的呢?”张飞对此感到十分好奇。

既然有人能把曹操调到前线来作战,为何直接参一本将他贬职或除掉不是更容易?

刘备回想起往事,对这位英雄的勇气也感到敬佩:“曹操得罪的对象正是宦官——十大常侍之一的蹇硕!”

“传言称曹操为规范秩序,特制了五色木杖。

因看到蹇硕叔父违反规则,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将其当场杖毙。”

“仅凭一职卑微的洛阳北部尉,就敢处决皇帝亲信的心腹亲属,此事迅速在京城内外流传开来,曹操因此名声大振!”

听了这段佳话后,关羽三人也对曹操的正直勇敢产生了由衷的崇敬。

刘备微笑道:“那蹇硕非比寻常,他是十常侍之一,深受皇上宠爱,统领禁军,权势通天!曹操竟能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挑战这等权威,实乃时代罕见的正义人物,赢得了众多人的赞誉。”

“此外,曹操还得到了《月旦评》的高度评价——‘能安国家的贤能大臣,混乱时期则成为掌控大局的英杰’。

从这一点来看,此人绝非凡人!”

“大哥是否有意拉拢曹操一同对抗黄巾?”张飞立刻变得跃跃欲试。

“不急,我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明天我们就直接领军入城!”刘备沉思了一会儿,推测曹操暂时不会攻进城内的。

首先曹操兵力有限,其次他是一个深谙军事之道的人,清楚知道在未全面掌握敌情之前盲目进攻等于自找麻烦。

事实证明,此刻曹操也确实没有计划进城。

因为城里局势复杂多变,城外有数量庞大的二十万黄巾贼众围攻,自已率领这五千米羽林军的实力和斗志皆不足应对这种大规模的战役。

这些来自宫廷的羽林军毕竟不如边防军那样身经百战,面临强大敌人总是考虑如何撤离。

然而,通过对当前形势的深入分析,曹操已找到了两大优势条件。

一方面,驻守城池的皇甫嵩与朱儁均是威名显赫的军事领袖,在面对黄巾军的围攻时,他们守个几天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另一方面,当黄巾军还未察觉我的行踪,并无侦查部队来探报情况时,这表明对方可能是不善战斗,或者是因为轻视我率领的这五千兵力而掉以轻心。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对我方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正思考之际,有侦察兵来报告:“报告将军,在附近发现有一队约千人的骑兵队伍,领队者送来一封信函。”

“嗯?我没听说除了我们,还有其他官军来支援。”曹操面露困惑地接过了信,迅速过目后,他眉头一皱。

“将军可遇到难题了吗?”见曹操沉默不语,身边的一位偏将来询问。

读完了信件,曹操陷入了沉思,既在揣摩着来信的内容,又考虑是否要尝试使用火烧的策略。

“信中的内容显示,这是北方中郎将卢植部下的一位 ** 发出的。

他计划明天混进城里,想要了解城内的局势,并与本官约定几天后的里应外合以击败敌人。”

“这种自信,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只凭几天时间,就想定下内外夹击破敌的计谋,他究竟是何等的信心?”那位偏将不屑地说。"他就几千兵力,敢说要取胜?更何况,他怎么预知几天就能破敌呢?”

“我们可以试一试,至少先查明城内的具体情形为宜。”曹操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应该采取这个行动。

随后,他对身边的助手说道:“吩咐你带上一千骑兵,明天绕过黄巾的后方,显眼地前往西门以分散敌军的注意力,但是记得不要和他们交火。”

“属下明白!”副官行礼后离去。

“您真的打算与他们会合?”另一位副将感到有些不解,不明白为什么主将会赞同这种似乎不太现实的想法。

“一个仅靠千余骑兵便胆敢挑战数十万黄巾军之人,也不能不说是个英雄了,这样的事情换了是我,都不敢想象。”曹操语气中有赞许的意思,并补充说:“并且此信最后的署名是‘刘备’。”

“刘备?我对这位将军没有任何印象啊!”副将在心里搜索了一遍,却没有回忆起这个人。

“那是因为他的知名度还不高。

前几日幽州太守刘焉上书说,他以数百之兵破万数的敌军。

我见过那份奏疏。”

“这件事我是知道的,堪称是对抗黄巾以来的首度重大胜利,据说现在已经天下皆知了吧?”副将在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真恨不得自已也在场。

“那你猜一猜,率领那五百士兵获胜的人是谁?”曹操笑着问。

“难道……”副将盯着曹操的脸庞,猜测道,“难道就是这位‘刘备’?”

“没错!”曹操点头确认。

当时自已看了奏书之后,向皇帝刘弘进谏希望给予更多的功臣奖赏,但陛下似乎并不采纳意见。

至于刘备这边,并未意识到自已不仅听取了他的提议,甚至还在策划兵力的干扰措施,以便助他入城。

要知道现在曹操与刘备之间并没有个人的交流关系,只是意外的是刘备派人散发的信息如此有效,以至于流传广泛。

经过了一夜的休息调整,第二天战士们的士气高昂,刘备在阵前行伍前列,准备强行冲破城门向东杀入城中!

此刻,城外长社东门,杀戮声连天。

虽然参加进攻的黄巾军很多,但场面显得相当混乱。

“将军,曹操这位骑都尉发来信函,愿协同将军一同入城!”

“好!准备列队!”刘备心中暗忖,大概是曹操看在卢植的情面上才答应下来的吧。

关羽、张飞与张郃手握兵器,跃上马背,护卫在刘备左右。

“各位士兵,我们的目标是进入城中,尽量避免多余的纠缠!”刘备指向东门,“大家跟我冲锋!”

“出发!”张飞冲在最前面,越过刘备,率先向前奔去。

刘备、关羽及张郃紧跟在后,随后是一千名精锐骑兵。

全体将士形成了一支锐不可挡的箭头队伍,这支部队的前进速度,全取决于其先锋的速度。

正当此时,位于中部的波才突然发现,一股骑兵正快速逼近。

他立刻向渠帅吴霸道:

“吴帅,请即刻率领骑兵截击,绝不能让他们冲进步兵行列中!”

“遵命!”

“勇士们,随我一起冲锋!”吴霸手提大斧,集合了几百名骑兵迎向张飞。

由于两军皆为骑兵,速度极快,瞬间已相距不远。

“张飞,侧翼有骑兵袭击!”张郃在刘备的左后方发出警示。

“哈哈,来的正好,燕人张飞在此等候!”

说着,张飞舞动着他的长矛,率先向阻碍者的骑兵发起攻击,很快进入了短兵相接的状态。

“我是黄巾渠帅吴霸… ...”

“噗!”

吴霸尚未自我介绍完,便被张飞迅疾的一枪挑 ** 下。

刘备、关羽与张郃也不甘落后,挥动手中的武器,在首次冲锋下便歼灭了几乎所有的阻敌骑兵。

“张飞,继续前进!”刘备高声呼喊,对于那些残余的十几个骑兵连一眼都未多看。

“什么?”远处的波才惊呆了,眼看着麾下的数百骑兵仅在一次冲锋之下就全部倒下,哪有如此英勇精悍之兵?

“杀!”张飞毫不停歇,冲入攻城的黄巾步兵之间,向着城门疾行而去。

后续攻打城市的步兵急忙闪避,根本没有时间预警前排的士兵,以免遭骑兵冲撞后丧命。

结果,在短短的瞬间,前排未能避过的黄巾士兵或是被杀或是被撞飞,造成大量伤亡。

张飞带领骑兵犹如一把锐利的尖刀,迅速撕裂了正在攻城的黄巾士兵,所向披靡。

“快!快阻止他们!”波才在战场 ** 焦急地大声疾呼。

然而,无论是企图拦路的黄巾士兵,都被砍成两半或被刺穿了身体。

这次冲锋几乎清除了张飞所到之处的二千余名黄巾士卒,行进途中几乎没有遭遇什么阻力。

当刘备快要抵达城门口时,城墙上观战许久的皇甫嵩立刻命令道:

“速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身旁的副将担忧地说:“将军,难道您不怕他们是黄巾的内应吗?”

“有这般勇猛之人,怎可能成为黄巾乱贼的同伙?如果真想攻城,凭我军实力恐怕也坚守不住多久。”*

目睹千骑闯阵的勇气,皇甫嵩、朱儁等人都感到十分钦佩。

而接下来,这位副将在见证到了刘备一行的行为后更是终生难以忘怀——

只见刘备率关、张等三人停下马匹,在身后部队进入城门之际亲自断后,这种举动实在令人敬仰不已。

刘备与关羽立于 ** ,两侧分别是张飞与张郃。

四位英豪手中兵刃舞动,刘备的雌雄双股剑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挥舞之间,力可劈石,张飞的丈八蛇矛与张郃的五虎断魂枪,直刺如闪电,锐不可当。

仅凭四人力压千钧,身前方圆数步之内竟无一人敢靠近,只剩横七竖八的死尸。

四周黄巾军心生畏惧,无人敢于近前。

张飞突然振喉大吼:“还敢有谁上来一试?!”

远处黄巾军士面面相觑,人人畏缩,均已被这四人的勇猛震慑。

“这几位英雄,果真英勇无比啊!”无论是在城头上观战的汉军将领,还是黄巾军中的各个指挥官,无不心生敬畏,暗自赞叹。

“进城吧!”刘备轻轻说道,随即转向,缓步进入城门。

长社城的大门徐徐关闭,见此景象,波才顿时失去了进攻的决心,命令部下传递停战信息后便退兵。

刘备进城后,在将士们的尊敬目光下,领着关羽、张飞二人登上了城墙,见到了皇甫嵩与朱儁。

可能是受到关羽、张飞身上凌冽杀气的影响,皇甫嵩身边的一些将领不由得前移几步。

但皇甫嵩轻轻挥手示意,这些将领遂收敛气焰,重新站定位置。

刘备向前踏进一步,行拱手礼,并从衣襟内取出一封卢植的手信交予皇甫嵩:“刘某参见两位将军,今日来此乃是奉卢将军之命,这是他的书信。”

“哦?”皇甫嵩接信展阅之际,一旁的朱儁念出了这个名字:“刘备……”,似乎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突然间,朱儁想起了某件事,问道:“你便是那位在幽州击溃黄巾的刘备?”

“正是,末将在幽州任职,名刘备,字玄德。”刘备平静地自我介绍道,但心里却是疑惑不解。

自已知晓朱儁,却从未谋面,为何他对自已如此熟悉?

“就是你带领五百精锐骑兵,大败五万黄巾?”朱儁接着问,声音带着几分惊讶。

当年因听闻刘备仅以少数兵马重创黄巾,让他轻视黄巾的战斗力,结果自已亲自率三万铁骑出击波才的二十万大军,最终大败。

此刻,朱儁回想起来仍感痛苦不已。

相比之下,他更是感慨刘备那支小小的队伍竟能如此轻易地战胜强大的敌人,诛其首领,锐不可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