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兰和文炎敬的婚事定下之后,大娘子倒也算得上是松了一口气。
先前说过要帮明兰再寻一门好亲事,自然也不会落下。
这些日子,上门提亲的人也算不上少数。可是,来提亲的,不是以为能和文炎敬一般的;便是汴京城中落没世家,来给家中的纨绔子弟提亲的。
明眼人都知道,明兰虽说有了个盛家嫡女的名头。
可到底是自小养在家中小娘膝下的,到底没有嫡女的派头,也没那个能力。
汴京城中,有些底蕴的家族,自然不需要和一个新贵结亲,更何况不过有着名头的女儿。
五月上旬,东宫。
“我听闻,你家中的那个六妹妹和永昌伯爵府梁家六子定了亲事?”
赵策英手中剥着葡萄皮,扭头看着墨兰,还带着几分疑惑。按道理来说,盛家应当不会选这样一个女婿。
毕竟,有消息说他家小妾为他生了个孩子。
这还未曾娶正妻,就有了子嗣,当真有些不太像话。
“这件事,娘先前也递了话进来。说是小六自己从画像中选的。事后,母亲也和小六说过梁晗的事,只不过······”
墨兰一口咬过赵策英手中的葡萄,摇了摇头,也没有再接着说下去。
如兰和明兰的婚事,定下的时间到底算不得晚。
九月前,两人就先后出嫁了。
墨兰和两人之间到底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更何况还出了如兰那档子事儿,就象征性添了妆。
两人成亲那日,东宫也没人到场。
自己到了如今这个位置,可不是为了给前世两个‘仇人’做脸的。
如兰结婚时,嫁妆到底算不得多。盛纮到底气恼,公中那份就削减了大半。
就算大娘子有心补贴,可到底还有明兰那份。
出嫁后,如兰和文炎敬,带着那个乡下来的老母,住进了离积水巷隔了很远的陪嫁宅子。
就连里面的丫鬟、婆子,还有小厮,用得都是嫁妆。
那个婆婆原本还因着自家儿媳,是京中大官家的女儿,尚且给些面子。毕竟,自家儿子的仕途可就在盛家手里了。
可后来的时间长了,一年、两年,文炎敬依旧在那个位置上。盛家不说拉上一把,就说不落井下石己经谢天谢地了。
文母也算看明白了,自家这个儿媳可不得盛家喜欢,那可是半点儿情面都不带留的。
请安、奉茶、生子、纳妾,桩桩件件都让如兰苦不堪言。
原本对文炎敬那些文人才子的滤镜,也早消磨殆尽。余下的不过是生活中的鸡飞狗跳。
而明兰,嫁给梁晗之后。才知晓那个笑得一脸和善的婆婆,可不是个好糊弄的。
每每闹了什么矛盾,不是怪自己,便是护着她的宝贝儿子。
得不到墨兰的梁晗彻底放飞自我,小妾通房更是从来没有断过。
原本以为的富贵生活,真正进来了这豪门大院,才发现关系复杂,人心险恶。明兰也在这种生活中,再也找不到自己。
这些都是后话。
墨兰明面上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先不说她们关系并不好,便是盛家的人,也不会在将她们的事放到自己面前。
九月。
墨兰挺着不似寻常孕妇大小的孕肚,在赵策英的搀扶下来回走动着。
“疼不疼啊?”,赵策英看着额头上渗着汗水的墨兰,心慌地紧。
墨兰感觉着赵策英满手的汗,安慰道:“别担心,这会儿虽说有阵痛,但还好。太医说,生双胎之前走一会儿,少受罪。”
“会没事的。”,墨兰的手紧紧地抓着赵策英。
赵策英将人扶到产房,还没待上一会儿,就被宫女太监们给‘恭恭敬敬’(连拖带拽)地请了出去。
“停停停!你给我站住!晃得我和你娘娘都晕了。”,墨兰生产的消息到底惊动了圣人和官家两人。
自己的儿媳妇生产,总归是要来看看的。两人来了多久,就看见自家儿子在外面来回走了多久。
“我···墨兰还在里面,也没个动静。我怎么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赵策英看着紧闭的门,心中思索着许多种可能。
“你这孩子!若是真有什么事,产房里早有人出来了。既然没动静,想来应该没有什么大事的。”
沈皇后看着碰见墨兰的事情,就变得傻傻的儿子,摇着头说道。
三人在门口等了两个时辰,时不时有闷哼声传出来。
不久后,墨兰一阵痛苦的喊声之后,接连两声婴儿的哭啼,也传进了等在外面的三人耳朵中。
不过,赵策英听见的是墨兰痛呼声,至于两个孩子,己经被自家老父亲给屏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