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这里的大娘子,那个不是会些察言观色的。
就算向来像个炮竹一样的王大娘子,自然也瞧见了两人的眉眼官司。
怪不得,两人之间明明无甚交际,自家儿子(赵家公子)竟会亲自开口求娶盛西姑娘(墨兰)。
好在两人之间并不过分,而且好事将近,全当做没看见。
“墨兰,今日叫你来,是有关你的亲事。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总归要你亲自相看相看的。”
王大娘子到底拿出了主人家的风范,看着墨兰,说了这桩要紧事。
墨兰心中早有成算,但也并未马上答应。
免得有上赶着的嫌疑,总是会让人轻看了自己。
微微扭头,余光看见本来还神闲气定的赵策英,如今放在膝上的双手倒是不自觉地紧握着。
墨兰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下微动,更何况两人早有约定。墨兰自然也没有捉弄他的意思。
“大娘子和娘叫我来,想来这门亲事定是极好的。墨兰旦凭大娘子和娘做主。”
墨兰微微屈膝行礼,回答道。
随后,便稍稍低了几分脑袋,颇有几分羞涩的意味。
王大娘子,赵大娘子和林噙霜,自是听明白了墨兰的意思。
“既如此,那我和你娘便做主,定下这桩亲事,不知赵大娘子意下如何?”
王大娘子看向一旁的赵大娘子,再次问询道。
虽说是赵家来提亲,可真正定下,总归是要在问询一番的。
“自是该定下的。我儿和盛西姑娘天作之合,这桩婚事,当真是极好的!”
赵大娘子听见这桩婚事尘埃落定,自也是高兴的。毕竟,像墨兰这般才貌双全,自家儿子还欢喜的女子,也只有这一个了。
“两个孩子的婚事即己定下,不若今日便交换生辰八字,如何?”
王大娘子和林噙霜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两家人当即交换庚帖,随后,赵家人留下重礼,就离开了盛家。
墨兰的亲事也算定了下了。
可要说成亲,不说六礼没走完。便是要成亲,也要等先头的两位哥哥完婚之后再谈。
毕竟,长幼有序,万不可乱了顺序。
翌日。
沈家听闻墨兰定下了和禹州团练赵家的亲事后,就连忙将人接到了沈家,暂住些日子。
虽说如今未到成亲的时候,可这御下之术,执掌中馈都是墨兰未曾学过的。
更何况,林噙霜也不曾学过。王大娘子教导又不放心。索性,就接到沈家,由自己亲自教导。
不说用起来游刃有余,但也万万不会御下不严,看不懂账册。
此后一个月,墨兰看着那些账本,听着满脑子的御下之术。
不时地举一反三。自己到底不是真正的墨兰,没有学过丝毫。
这就和一个明明己经学过一遍的学生,却要从头到尾,从无到有的重新学一遍,颇有几分坐立难安。
“墨兰,你当真是聪慧!这么多的东西,想当年,也是手把手教导了好些时候,才不过入门的。”
“你倒好,举一反三,不过一个月,便也学得有模有样的。”
沈家大娘子看着墨兰,眼神中满是难以抑制的喜欢和欣赏。
明明自己瞧着墨兰这般情况,己经足足有一个月了,但是依旧不免惊叹。
“是舅母教得好。”,墨兰挽着沈家大娘子的手臂,言语中带着几分女儿家的娇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