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上七点,林俊杰己驾车匆匆赶到南阳区,南阳区宣传部大楼在晨光中矗立,玻璃幕墙折射出细碎的光。在大楼前,林俊杰深吸一口气,将西装领口微微整理,迈步踏入旋转门。电梯缓缓上升,金属壁映出他略显紧绷的侧脸,新岗位的压力与未知,此刻都化作掌心细密的汗。
推开部长办公室门的瞬间,冷气裹挟着绿植的气味扑面而来。不一会儿,办公室主任周元龙轻轻敲门进来,捧着厚厚的文件册,“林部长,这是咱们部里干部的详细资料,您先过目。要是有啥不清楚的,尽管吩咐!”
林俊杰礼貌点了点头,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支给周元龙,周元龙显然没有见过这个场面,连说不抽不抽,林俊杰见状也不勉强,自个拿出支点了起来,这是他自督查室李主任那儿抽过的第二支,看来李主任说的对,抽了一口,精神爽多了,把接过的资料放在办公桌前看了起来。
周元龙给林俊杰的青瓷茶杯重新泡了一杯茶放在檀木桌面上,氤氲的茶香还未完全散开,转身时就听见林俊杰沉稳的声音。他立刻转身,挺首腰杆,目光专注地看向这位新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准备一下,通知下午两点半开宣传部的全体职工大会,务必全体参加,不得请假,如确有事,必须和我请假,另外通知几个部长上午来我办公室谈话。”
"林部长,您放心,我马上就去安排。"周元龙迅速从西装内袋掏出笔记本和钢笔,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将指示逐条记录。
林俊杰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南阳区宣传规划图,接着说道:"另外,把宣传部各科室的近期工作总结、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还有存在的问题,整理成详细的材料,下午开会前送到我办公室。"
"好的,林部长。我这就去通知各位副部长,安排谈话。对了,谈话顺序和时间,您有什么特别要求吗?"周元龙问道。
林俊杰沉吟片刻:"先叫分管文化宣传的张副部长,再是负责新闻舆论的李副部长,最后是分管网络宣传的王副部长。间隔二十分钟,给他们足够时间准备。"
"明白!"周元龙将笔记本合上,"我这就去准备,有任何需要您随时吩咐。"说完,他快步走出办公室,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走廊里,周元龙先是拨通了各科室负责人的电话,传达下午开会的通知,语气严肃而明确。随后,他又分别联系三位副部长,告知谈话安排。每通电话结束,他都会在笔记本上仔细标注通话时间和对方的回应。
安排妥当后,周元龙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迅速整理各科室的工作材料。他一边翻看文件,一边用红笔标注重点内容,将分散在各处的信息汇总成简洁明了的报告。期间不断有电话响起,都是确认会议安排的,他都耐心细致地解答。
另一边,林俊杰坐在办公桌前,再次翻开干部档案。在浏览各位副部长的资料时,他重点关注了他们的工作履历、业绩成果,以及分管领域的发展规划。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需要了解的问题和关注点。
一个小时后,周元龙抱着整理好的材料和会议通知回执,敲响了林俊杰办公室的门。"林部长,材料都整理好了,三位副部长也都确认按时来谈话。这是会议通知的回执,除了两位同志因重要公务需要向您请假外,其余人员都能准时参会。"
林俊杰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一遍:"让那两位请假的同志把具体情况写成书面报告送过来。你去准备些矿泉水和纸笔,下午开会用。"
"好的!"周元龙再次小跑着去执行任务。此时的宣传部大楼里,因为这场即将召开的全体大会,弥漫着紧张而期待的氛围。各个办公室里,工作人员都在抓紧时间整理手头工作,准备迎接新部长的首次亮相。
花名册的纸张在林俊杰指尖一页页翻过,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履历。突然,“苏晴,宣传文化股负责人”一行字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他心上。照片里的女孩笑容温婉,与记忆中那个总爱扎着马尾,在大学校园里追着他要冰淇淋的身影渐渐重合。那些一起漫步的林荫道、拥抱时的甜蜜吻、争吵后的深夜长谈、分手时无奈的眼神,像被按下快进键的电影,在脑海中疯狂闪现。
他闭上眼睛,喉结艰难地滚动,试图将翻涌的情绪压下去。王雪晴温柔的面容适时浮现在眼前——那个在他加班时默默准备宵夜,在他低谷时坚定陪伴的女孩。“过去就过去了。”他在心底默念,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咔嗒”一声合上文件夹,金属扣碰撞声在寂静的办公室格外清晰。
张副部长叩响办公室门时,林俊杰正对着墙上的文旅宣传规划图沉思。这位鬓角微白的干部戴着标志性的金丝眼镜,笑容里藏着几分试探:“林部长年轻有为,以后工作上还得多向您学习。”林俊杰起身握手,触感干燥有力,示意对方落座:“张部长负责文化科多年,南阳皮影戏申遗成功就是您主导的吧?”
这话精准戳中张副部长的得意处,他挺首腰板正要展开介绍,林俊杰却翻开笔记本:“但文旅融合推进会上,文旅局提到皮影戏展演上座率不足30%?您觉得问题出在宣传端,还是内容本身?”问题犀利如刀,张副部长推眼镜的手顿了顿,笑容僵在脸上。
与此同时,走廊里李副部长攥着新闻稿来回踱步。作为在宣传部深耕二十年的“笔杆子”,他对空降的年轻部长本有些不以为然。但当他走进办公室,看到林俊杰面前摊开的《舆情日报》——某乡镇秸秆焚烧事件的报道旁,红笔批注着“建议联动融媒体中心做专题解读”——心里突然咯噔一声。
“李部长,市电视台刚反馈,咱们上周报送的典型人物稿件被退了三次。”林俊杰调出邮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是选题方向有问题,还是撰稿人能力不足?”李副部长额角沁出细汗,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对基层通讯员培训有所懈怠。
时针指向十一点,王副部长抱着笔记本电脑匆匆赶来。这位负责网络宣传的“技术派”,进门就打开电脑后台数据:“林部长,咱们新账号粉丝量破十万了。”林俊杰却滑动手机,调出某打卡地的负面评论:“这些舆情为什么48小时才处理?”他敲了敲屏幕,“新媒体时代,一小时的延迟都可能引发舆论风暴。”
窗外日头正中,三位副部长依次走出办公室。周元龙抱着会议材料路过,听见张副部长对着电话抱怨:“这位林部长,问的都是要害......”他加快脚步将材料放在林俊杰桌上,发现部长正在标注下午会议的重点议程,手边摆着三页密密麻麻的谈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