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法地让全家火葬场
如何合法地让全家火葬场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如何合法地让全家火葬场 > 第31章 转机

第31章 转机

加入书架
书名:
如何合法地让全家火葬场
作者:
岳佑我
本章字数:
713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奖学金的事儿像块大石头压在姜心心里,少五千块钱,对她来说太要命了。

不能这么认输,得想办法把那拉后腿的“综合表现分”提上去!姜心坐在图书馆,摊开一张白纸,开始琢磨自己能走哪条路。

她一条条列出来:

加入学生会?

听说天天开会、搞活动、写报告,忙得脚不沾地。太耗时间了,不行,划掉!

参加合唱比赛?

好像挺有意思,可排练也得花不少时间,最后就算拿了奖,给的分也不多,性价比太低,划掉!

参加科技比赛?

姜心的目光停在这一项上。这类比赛时间相对集中,拼一个项目就行,最重要的是,如果拿了名次,能加满那10分的“创新创业”分!就它了!

学院最近正好在组织一个比赛,让大家分析校园里的各种数据,看能发现什么有用的东西。

姜心仔细看了看比赛说明,心里有了主意。

学校食堂!

同学们每天去哪吃、花多少钱、爱买什么,这些刷卡记录不就是现成的数据宝库吗?

姜心想,要是能分析出大家伙儿在吃饭这事儿上的习惯和喜好,说不定能帮学校或者小卖部老板们找到开新店的好位置,更方便大家。

主意有了,但光靠她自己不行。

这种比赛要写代码、搞分析,她技术这块还弱着呢。得找帮手。

她盯上了班上的技术大牛张浩,还有编程很厉害的学霸女生林薇。姜心找到他俩,没绕弯子,首接说:“张浩,林薇,我想参加那个校园数据分析比赛,有个想法,想跟你们组队,行吗?”

张浩扶了扶眼镜,有点兴趣:“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姜心赶紧把自己的“食堂消费选址”点子说了,还特别强调:“你们看啊,咱们学校西区宿舍楼那边,一到晚上,多少同学馋奶茶啊!要是能分析出大家平时买饮料的习惯和集中的区域,说不定真能说服奶茶店老板去那边开个分店,那多方便大家!这想法是不是挺实在?”

她没扯那些高深莫测的技术词,就实实在在地说,这分析能帮同学们解决“想喝奶茶买不着”的问题。

张浩和林薇互相看了一眼。

林薇先笑了:“你这想法挺接地气啊,不像那些假大空的。分析消费习惯,找出开店的好位置…听着有点意思。”

张浩也点点头:“嗯,切入点挺巧妙的,数据来源也现成。行,这队我入了!”

姜心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她知道,自己写代码不如他们快,但她懂大家需要什么,懂怎么把数据变成有用的点子。这就是她的本事。

她用自己的“好点子”,成功换来了两个技术厉害的好队友。

这场抢分的硬仗,总算看到了点希望。

姜心看着自己那个半死不活的账号,再看看惨淡的奖学金分数,心里憋着一股劲儿。

她之前老想着自己多活了一辈子,拍视频得显出点不一样来,结果呢?没人买账。

“去他的重生者包袱!”姜心心里嘀咕了一句。她拿起手机,这次不搞什么精心策划了,就拍自己最真实、最狼狈的日常。

镜头首接怼上自己略显疲惫的脸。

背景是下课铃刚响的嘈杂走廊,她边走边从包里掏出一个被压得有点变形的饭团,包装纸撕开的声音都录了进去。

“午饭?就这了!”她对着镜头晃了晃饭团,狠狠咬了一大口,腮帮子鼓鼓囊囊的,说话都有点含糊,“刚下课,赶着去图书馆抢位子,十分钟解决战斗。食堂一份像样的肉菜要二十,够我买好几个饭团了,你说这定价合理吗?欺负我们穷学生是吧?”

她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忍不住吐槽,眼神里带着点无奈和倔强。

视频名字就叫《赶课路上塞冷饭》。

没过两天,她又把手机架在了校医务室的床头柜上。

镜头里,她脸色还有点苍白,手上贴着打完点滴的胶布。

她把医生开的那张写着“心跳乱、缺血、要休息要营养”的单子对着镜头晃了晃。

“喏,熬出来的。”

她声音有点哑,“医生让补营养,让别熬夜。我一看药单,好家伙,这维生素一瓶快顶我三天饭钱了!这‘防猝死’成本也太高了吧?”

她苦笑着,把药单拍在桌上,视频名字简单首接:《校医室警告:别学我硬撑》。

这两个视频拍得粗糙,甚至有点晃,也没什么高大上的剪辑。

姜心就是随手一拍,把最真实的狼狈和吐槽扔了上去,根本没抱多大希望。

结果,惊喜来了。

那个啃冷饭团的视频下面,评论一下子多了起来:

“太真实了!我中午也经常啃面包赶路!”

“食堂定价真的迷,博主说出了我的心声!”

“看着你吃得好香,突然觉得我的饭团也好吃了哈哈。”

“姐妹悠着点,身体要紧啊!”

校医室那条视频下面更是热闹:

“天哪,抱抱博主!我也经常熬夜肝作业,看到你吓一跳。”

“医生开的那个维生素我也买过,真的贵!学生党伤不起。”

“博主一定要好好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仿佛看到了熬夜的自己…这就去睡觉!”

更让姜心惊讶的是后台数据。以前她的视频,看一半就走的人一大把。

这两个新视频,竟然有超过一半的人是从头看到尾的!

那个数字比她之前的视频高了好几倍。

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出的新评论和后台那明显好看的数据曲线,姜心坐在宿舍椅子上,愣了好一会儿。

她之前那么努力想拍出点特别的东西,结果无人问津。

现在,她只是把自己狼狈的日常、真实的抱怨、甚至生病的脆弱摊开给大家看,反而一下子戳中了那么多人。

原来大家想看的,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重生者逆袭”,而是另一个在生活里摸爬滚打、会累会病、会为食堂菜价心疼的普通人。

放下那个沉重的“重生者”包袱,真实地做回狼狈但努力的姜心,反而打通了和屏幕那头连接的桥。

她看着那些温暖的评论,心里第一次因为这个账号,涌上了一股实实在在的暖流。

参加比赛的事儿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张浩和林薇负责搞定复杂的代码和分析部分,姜心则负责出主意和协调。

一次小组讨论的时候,姜心看着张浩为了她提出的一个想法,对着电脑屏幕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敲键盘敲得飞快,忽然灵光一闪。她掏出自己那个小小的手持相机,首接架在了桌子一角,镜头对着大家。

“喂,张浩,林薇,咱拍点东西记录下呗?就拍咱们这‘菜鸟队’是怎么被难题折磨的!”姜心半开玩笑地说。

张浩头都没抬,嘟囔了一句:“随你便,别影响我debug就行。” 林薇倒是笑着比了个“OK”的手势。

第一段视频很快就剪出来了。姜心给视频起了个特别吸睛的名字:《队友嫌弃我拖后腿?实录!》。

视频里,姜心正指着屏幕问:“哎,张浩,你看这里,我是不是理解错了?怎么运行结果乱七八糟的?”

张浩凑过来看了一眼,一脸无奈地吐槽:“我的天,你这写的啥呀?这逻辑跟乱麻似的,难怪跑不通!你这水平…唉!”

他夸张地扶额叹气。旁边的林薇憋着笑,肩膀一耸一耸的。

姜心自己对着镜头做了个鬼脸,配上字幕:“被技术大佬嫌弃的日常。”

这段视频一放出去,弹幕立刻热闹起来:

“哈哈哈,队友表情太真实了!”

“仿佛看到了我导师看我的眼神!”

“博主心态真好,换我早哭了!”

“加油啊菜鸟队!蹲后续!”

接着,姜心又放出了第二段视频,名字叫《凌晨三点,我快被数据逼疯了!》。

画面有点晃,背景是深夜寂静的宿舍走廊(或者空无一人的实验室)。

姜心顶着两个大黑眼圈,头发也有点乱,对着镜头压低声音咆哮:“十万条!整整十万条食堂的刷卡记录啊!要把里面有用的信息一点点挑出来、整理好…我的眼睛!我的脑子!它们都要罢工了!”

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拿起旁边早己冷掉的咖啡灌了一大口,脸上写满了生无可恋。

这段熬夜崩溃的场面,瞬间戳中了无数熬夜赶工的学生党:

“感同身受!写论文的我也是这样!”

“博主坚持住!胜利就在眼前!”

“这状态太熟悉了,都是过来人…”

“心疼博主三秒钟,然后继续加油!”

比赛终于到了最后的展示环节。姜心没放过这关键一刻,用手机悄悄录下了评委点评的片段。

视频标题是:《评委一句话,我们值了!》。视频里,一位看起来很严肃的评委老师拿着话筒说:“…这个小组的想法非常接地气,很实用!他们从咱们每天吃饭的刷卡数据里,真的挖出了点有用的东西,能帮小店老板找地方开店,方便同学们。这个洞察力很难得,虽然技术上还有些地方可以更完善,但这个想法本身非常有价值!”

镜头扫过姜心、张浩和林薇,三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带着点小骄傲的笑容。

这三个记录他们“菜鸟队”挣扎、崩溃和一点点小成功的视频,像扔进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意想不到的涟漪。

播放量蹭蹭往上涨,一个接一个地突破了记录,加起来竟然超过了五十万次观看!姜心那个原本半死不活的账号,粉丝数像坐了火箭一样,一下子冲破了十万大关!

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数字和账号下涌入的大量鼓励留言,姜心有点懵,更多的是惊喜。

她本来只是想记录一下这段经历,顺便给账号加点内容,没想到大家这么爱看他们这支“菜鸟队”的真实挣扎和一点点笨拙的进步。

原来,把过程里的狼狈、团队的磨合、还有最后那一点点被认可的甜头,原原本本地拍出来,就是最好的故事。

竞赛,不仅是为了拿分,也成了她连接更多人的窗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