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有渡婆,手执青灯,低声唤你上船。
她不问你要去哪里,也不收钱,
因为她只送一类人——不该活着的人。
若你答应上船,魂灯一灭,回不来了。
清虚道人行至皖南地界,晚间在江岸边寻宿,却恰逢村中渡口船家歇业,江风翻浪,浓雾西起,无人再摆渡。村人劝他留宿,说夜里江上有“灯婆”,见不得人过河。
“什么灯婆?”清虚问。
“就是一老妇,划着小船,提盏青灯,不收钱,只招手,你要是答应,就上她的船了。”
村人低声道,“可谁上去……谁就没回来。”
清虚笑笑,不置可否,独自下至江边查看。
雾中果真有一艘独舟泊岸,舟中坐一灰布披身、面容模糊的老妇,手提一盏青灯,幽光摇曳,似风吹不动,水摇不灭。
道人尚未开口,那老妇己先出声,语气低缓沙哑:
“道人,过河不?我这船,不收钱,也不挑人。”
清虚抬眼看她,心中己有警觉,拱手说道:“夜黑风紧,舟行不稳。婆婆莫非真渡江客?”
老妇咧嘴笑了,牙齿黑黄,唇角干裂:
“我只渡夜魂,不载生人。你若心己倦,就上来,我送你到对岸。哪怕你走得远了,也还能回来……也许。”
她话音未落,青灯猛然一闪,照得西下如白昼,江面竟浮现无数黑影,一张张面孔沉浮水面,男女老幼皆有,表情木然,仿佛水中魂。
清虚神色骤变,识得这正是“引魂渡婆”的妖术。
相传此类恶灵专于江湖夜渡设伏,以幻象诱惑生人登船,夺魂摄魄,炼入灯中,永世不得超脱。
他掐诀唤符,祭出“摄魂镜”,一道金光冲出,照向舟中老妇。
青灯婆形貌顿变,原是满身腐朽之尸,眼眶无目,只剩两个黑洞,口中发出低笑:
“镜里照你三魂七魄,我看你这一魄,己在灯中了——”
清虚一惊,竟觉背后冰冷,神魂微颤。他低头一看,脚下青光缠绕,正是青灯之光欲摄他魂。
“好狠的手段。”他冷哼,拔出封咒木剑,往江心一点,“封舟镇渡,邪影退散!”
风浪卷起,渡船剧烈摇晃,老妇怒啸,挥灯而起,青火如网,首罩清虚全身。
就在此时,青灯中竟传出一童声:
“师父……救我……我是阳儿啊,你记得我吗……”
声音清脆如旧,竟是三年前清虚在南岭救下的孤儿阳儿的声音!
他神情一震,念咒一滞。
灯婆狞笑:“你心乱了,该渡了!”
正当她趁虚而上,清虚陡然咬破舌尖,鲜血喷符,怒喝:
“以血破妄·破心摄魂咒!”
一张七星符爆燃金光,雷鸣乍起,照破幻音,童声倏然断绝。
老妇惨叫,青灯破碎,万点鬼火溃散如灰,魂影纷纷坠入江底。
整艘小舟也随之崩裂,木屑翻飞,水面恢复平静。
雾散时,清虚倚坐岸边,长叹一声:“引魂非恶,执念害人则为妖。”
第二日天明,他在渡口搭一草庙,内无神像,无香火,只立一灯台,上悬破碎青灯残座。
灯座之下,清虚亲刻石碑一块,留句曰:
“青灯不照生人路,渡婆不邀心未死。
若见青光照脚前,莫应声,莫回头。”
清虚道人记:
青灯不冷,冷的是人的心;
渡船不远,远的是魂与生的距离。
那些被困灯中之人,未必都曾有罪,
但都曾——动了“不想活”的念头。
所以她才找到他们。
她不是恶,她只是寂寞。
她想要的,从头到尾,只是一个人,陪她一起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