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握着七星刀,指尖微微颤抖。董锐的话像一道惊雷,劈开了他固有的算计。他看着眼前这个名义上的“国贼之子”,却从他眼中看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与谋划。
“演什么戏?”曹操沉声问道,握紧刀柄的手却悄悄松了些。
“你不是要献刀吗?”董锐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那就去献。但不是现在,也不是用这把刀。”他指了指曹操手中的七星刀,“这把刀,你先带走。三日后,我让你做什么,你便做什么。”
曹操瞳孔骤缩:“你……你想放我走?”
“不然呢?”董锐耸耸肩,“杀了你,对我有什么好处?只会让父亲多一个敌人。放了你,或许还能交个朋友。”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但你要记住,今日之事,若有半分泄露,我董锐保证,你曹操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躲不过西凉铁骑的追杀。”
曹操看着董锐眼中毫不掩饰的杀意,心中一寒,却也生出一丝敬佩。这小子,果然不是池中之物。他收起七星刀,拱手道:“公子大恩,曹操没齿难忘。三日后,我必听候差遣。”说罢,转身匆匆离去。
看着曹操消失在街角的背影,董锐身边的侍卫忍不住问:“公子,为何放了他?此人日后必成大患啊!”
“成患?”董锐微微一笑,“乱世之中,谁不是隐患?与其杀了他,不如为我所用。”他知道,曹操这种人,杀是杀不绝的,唯有恩威并施,才能让他暂时收敛锋芒。
三日后,董锐按约定找到曹操。此时的洛阳城己是暗流涌动,关于董卓残暴的流言越来越多,不少官员都在暗中联络,准备反抗。
“东西带来了吗?”董锐问道。
曹操从怀中掏出一把普通的青铜匕首:“按公子说的,仿造了一把。但我还是不明白,你到底想做什么?”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董锐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一会儿见了我父亲,只管按我说的做,保你没事。”
两人来到董卓的书房。董卓正躺在榻上,由侍女伺候着吃葡萄。见他们进来,不耐烦地挥挥手:“什么事?快说!”
曹操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跪地叩首:“小人曹操,参见相国!前日得一匕首,不敢私藏,特来献给相国!”说着,他将那把青铜匕首举过头顶。
董卓皱眉接过,随手拨弄了几下:“就这?也配叫神兵?”
曹操连忙磕头:“相国息怒!此刀虽其貌不扬,却是小人偶然所得,据说能斩妖除魔……”
“够了!”董卓不耐烦地打断他,“花言巧语!给我拖出去!”
两旁的侍卫立刻上前,架起曹操就往外走。曹操一边挣扎一边喊:“相国饶命!小人是真心献刀啊!”
董锐在一旁看得暗暗点头。这出戏,就是要让董卓觉得曹操只是个想攀附权贵的小人物,从而放松警惕。
等曹操被“赶”出相府后,董锐才慢悠悠地说:“父亲,这曹操虽有些小聪明,但终究是个趋炎附势之徒,不必放在心上。”
董卓哼了一声:“这种人,以后少跟他来往。”
董锐表面应着,心中却在盘算。放走曹操,只是第一步。他要做的,是在这乱世中,为自己,也为董家,谋一条不同的出路。
几天后,洛阳城内突然传出消息:曹操因献刀不成,连夜逃出了洛阳。有人说他是怕董卓报复,也有人说他是看不惯董卓专权,要去联络诸侯讨贼。
董锐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后院练剑。他停下动作,望着西边的天空,喃喃自语:“曹操啊曹操,你这一去,天下怕是真的要乱了。”
他知道,十八路诸侯讨董的序幕,即将拉开。而虎牢关前的那场恶战,也离自己不远了。但他不再是那个只知历史走向的旁观者,他要亲手改写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