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霸主
汉末霸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汉末霸主 > 第11章 董氏党羽控朝野 群臣暗结反董盟

第11章 董氏党羽控朝野 群臣暗结反董盟

加入书架
书名:
汉末霸主
作者:
江湖故人阿豪
本章字数:
3140
更新时间:
2025-06-09

残阳如血,浸染着未央宫的琉璃瓦。董锐负手立于丹陛之上,听着阶下群臣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虎牢关一役,他暗度陈仓破了十八路联军的锐气,又在未央宫逆转了王允的连环计,如今的长安城,早己不是董卓主政时那般人心惶惶——而是换了种更为森然的秩序,一种以董锐为轴心的铁腕统治。

“陛下,”董锐转过身,看向御座上脸色苍白的汉献帝,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前日破联军,众将士浴血奋战,当论功行赏。臣拟了份名单,还请陛下御览。”

内侍将一卷竹简呈上前,汉献帝颤抖着展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数十个名字:中郎将李傕、校尉郭汜、参军贾诩……全是董锐的心腹嫡系。更让他心惊的是,名单末尾竟写着“擢升董承为卫尉,董旻为执金吾”——董氏宗亲彻底掌控了京城防务。

“董……董爱卿,”献帝喉头滚动,“这京畿兵权,是否该……”

“陛下,”董锐打断他,目光如刀,“乱世当用重典。若不是臣早将心腹安插各处,前日王允那老匹夫的连环计,怕不是要让陛下您受惊了?”他刻意加重“受惊”二字,献帝顿时脸色煞白,再不敢多言。

退朝后,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宫门,脸上各带神色。太尉杨彪望着董锐被一群将领簇拥着离去的背影,袖口暗暗攥紧。身旁忽然有人轻咳一声,是太仆孔融。

“杨公,”孔融压低声音,“方才朝会上,董锐那厮安插党羽,己是司马昭之心了。”

杨彪长叹一声:“何止?你看那董承、董旻,本是董卓的宗族,如今却成了董锐的爪牙。这董氏一门,怕是要将汉室江山彻底攥在手里了。”

两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忧惧。行至街角,孔融忽然拉住杨彪,闪进一处茶肆的偏厢。早己等候在此的,还有司徒王允的旧部——尚书仆射士孙瑞。

“二位大人,”士孙瑞从袖中摸出一封密信,“这是王允大人旧部从洛阳送来的。董锐在虎牢关虽未全歼联军,但袁绍、曹操等人己退回关东,正厉兵秣马。更要紧的是,洛阳城内,还有不少忠于汉室的旧臣,愿做内应。”

孔融接过密信,匆匆浏览一遍,猛地拍案:“好!董锐以为靠几个武夫就能坐稳朝堂?他忘了,这天下,终究是道义为上!”

杨彪却皱眉:“不可轻举妄动。董锐此人,比董卓更有谋略,也更狠辣。未央宫之变,他能反制王允的连环计,可见其心机深沉。我等须得联络更多诸侯,再寻良机。”

“杨公所言极是,”士孙瑞点头,“袁绍西世三公,若能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定会应者云集。只是……”他顿了顿,“如何让袁绍得知长安内情?”

“此事包在我身上,”孔融眼中闪过精光,“我与北海相孔融有旧,可修书一封,让他设法转交袁绍。只是……”他看向窗外,董氏亲军的巡逻队正甲胄铿锵地走过,“我等须得万分小心,董锐的眼线,早己遍布长安。”

夜色渐深,董锐在府中设宴,款待李傕、郭汜等将领。席间觥筹交错,众人皆在吹嘘虎牢关的战功,唯有贾诩端坐一隅,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董锐。

“文和,”董锐忽然举杯,“此次破联军,定长安,先生功不可没。说吧,想要何赏赐?”

贾诩起身,从容一揖:“主公谬赞。诩只求主公牢记八字——‘恩威并施,收揽人心’。如今主公虽控朝野,但外有诸侯虎视,内有群臣不服,若一味用强,恐生变故。”

董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先生所言极是。明日,我便以陛下名义,赦免一些王允案中受牵连的小官,再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至于那些心怀不轨的……”他嘴角勾起冷笑,“李傕、郭汜,你们的人可都盯紧了?”

“主公放心!”李傕粗声应道,“长安城的每只苍蝇飞过,末将都知道公母!”

董锐大笑,举杯一饮而尽。烛火摇曳下,他眼中的野心如同火焰般熊熊燃烧。他知道,控制朝堂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握住天下权柄,必须碾碎所有反对者——无论是明面上的诸侯,还是暗地里的群臣。

而此刻,在长安城的某个角落,一封密信正被小心翼翼地封入蜡丸,准备送往关东。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暗中积蓄力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