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我六岁庶子,蘸醋写圣贤
科举:我六岁庶子,蘸醋写圣贤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科举:我六岁庶子,蘸醋写圣贤 > 第56章 明珠蒙尘?

第56章 明珠蒙尘?

加入书架
书名:
科举:我六岁庶子,蘸醋写圣贤
作者:
太阳哥731
本章字数:
60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这番变脸的功夫,堪称炉火纯青。

范钰心中冷笑,面上却恰到好处地露出了一丝动容和委屈。

“父亲……”

“哎!”

魏成连忙应道,顺势说道,“好孩子,你放心!天塌下来,有为父给你顶着!那李嵩再不是东西,他也是朝廷命官,总要讲王法!”

“你是我魏家的麒麟儿,是圣上看重的人才,他不敢把你怎么样!这件事,为父来想办法,为父一定会给你兜底的!”

他拍着胸脯,说得斩钉截铁。

范钰垂下眼帘,遮住眸中的讥讽,低声道:“谢谢父亲。”

见他态度软化,魏成立马趁热打铁。

可还没等他再说些什么安抚的话,范钰却抬起头,用一种充满孺慕和信赖的眼神看着他,认真地说道:

“我就知道,父亲待我最好。”

“这世上,除了母亲,便只有父亲是真心疼爱我的了。”

魏成被他看得一愣。

只听范钰继续说道:“父亲放心,今日之事,儿子绝不会让您为难。儿子会更加发奋苦读,绝不辜负父亲和先生的期望。”

“区区一个江州知州算得了什么?等将来儿子金榜题名,入了翰林,点了庶吉士,那时候,别说一个知州,便是朝中大员,也要对父亲您礼敬三分!”

“到那时,我们魏家,便是这江州城内,人人敬仰的第一家门!儿子定会好好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让您和母亲,风风光光,享一辈子的清福!”

这番话,如同一剂最猛烈的迷魂汤,狠狠地灌进了魏成的心里!

他仿佛己经看到了那样的未来:范钰身穿大红官袍,高中状元,名满天下。

而他魏成,作为状元之父,走到哪里不是前呼后拥,受人追捧?

江州知州?到时候李嵩见了他,恐怕都要客客气气地喊一声“老太公”!

值了!

冒这点风险,太值了!

“好!好!好!”

魏成激动得连声叫好,他一把抓住范钰的肩膀,用力地晃了晃,满脸红光地承诺道:

“好儿子!你有这份心,为父就心满意足了!你放心去读书,外面的事情,一切有我!就算是倾家荡产,为父也一定护你周全!”

范钰低着头,笑了。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魏家,就是他现阶段最好的挡箭牌。

原主在这魏家受的几年苦寒,他穿越而来受的一年多折磨,还有母亲那些偷偷抹掉的眼泪……

他一桩桩,一件件,一刻也不曾忘掉。

……

白鹿书院和它的主人白清源,成了整个江州城最热门的话题。

一个私塾先生,得了圣上嘉奖还不算完。

竟敢借此在宴会上,为了维护自己的学生,当众顶撞知州,还把天子搬出来当挡箭牌,逼得李嵩大人拂袖而去!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江州城的大街小巷。

有的人说白清源不识时务,是个愣头青,迟早要倒大霉。

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在大晟朝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却对白清源生出了几分敬佩。

他们认为这才是文人风骨,这才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一时间,白鹿书院那本就不算宽敞的门庭,真正到了门庭若市的地步。

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真心想把孩子送来求学的富户,有想借机攀附“神童”师门、混个脸熟的投机者,自然也少不了纯粹来看热闹的闲人。

马车堵塞了半条街,拜帖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作为范钰的头号跟班,或者说,是他自封的“头号小弟”,魏明这段时间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在书院里,以前那些对他爱答不理的同窗,现在都围着他转,一口一个“明哥”地叫着。

在外面,那些商户家的子弟,更是对他恭敬有加,想方设法地巴结他,希望能通过他,和神童范钰说上一句话。

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让年幼的魏明迅速地飘飘然起来。

他挺着小胸膛,走到哪里都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言语间总是不自觉地带上口头禅:

“我跟你们说,我钰弟那日是如何如何……”

“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回头我跟钰弟提一嘴就行了!”

他将考场上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又一遍。

而此时。

白清源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喧闹的人群,眉头紧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范钰的“天子门生”这个称号,就像一把绝世宝剑,锋利无比,既能斩荆棘,也能伤自身。

它能为范钰带来无上的荣耀和庇护,但同样,也会将他置于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稍有不慎,便会引来倾覆之祸。

与李嵩的冲突,便是一个最危险的信号。

“过刚易折,慧极必伤啊……”

白清源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愁绪。

他必须做点什么。

从那天起,白清源开始加强私塾的管理。

他亲自守在门口,言辞恳切地谢绝了所有非必要的拜访,将那些攀附者和看热闹的人统统挡在了门外。

本以为书院会继续恢复宁静。

只是这日午后,一辆青篷马车,稳稳地停在了白鹿书院的门前。

车上下来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

来人递上拜帖,白清源一看,瞳孔不由得微微一缩。

拜帖上赫然写着:江州明德书院山长,林正淳。

明德书院!

这可不是寻常的私塾。

它是整个江州府,乃至周边数个州府都声名显赫的顶级书院。

其创办者,是一位致仕归乡的翰林学士,门下弟子遍布朝野,可谓是背景深厚。

能入明德书院读书的,无一不是家境优渥、天资聪颖的少年才俊。

那里拥有最浩瀚的藏书、最顶尖的师资,是所有江州学子都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

白清源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将林山长迎了进去,奉上好茶。

两人分宾主落座,寒暄了几句。

林山长呷了一口茶,笑呵呵地开口道:“白先生,老朽今日冒昧来访,是特为向你道贺而来啊。”

“林山长言重了,不知喜从何来?”

白清源谦逊地问道。

“呵呵,白先生何必过谦?”

林正淳抚着长须,眼中带着欣赏,“教出范钰这等惊才绝艳的弟子,名动京华,引得圣上御笔朱批,此乃我江州文坛百年未有之盛事!”

“白先生你居功至伟,这一声‘贺喜’,你当得起!”

“山长谬赞,愧不敢当。范钰能有今日,全赖他自身聪慧勤勉,清源不敢居功。”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林正淳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听闻前几日,在魏主簿的宴席上,白先生为了维护令徒,与李知州有了一些……小小的分歧?”

白清源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

他点了点头,坦然道:“确有此事。”

“学生年少,前程远大,不应过早为俗事所扰,在下身为其师,自当为其分说一二。”

“说得好!有风骨!不愧是我辈读书人!”

林正淳赞了一句,随即却又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

“只是……”他看着白清源,语气变得语重心长,“白先生,你可曾想过,以范钰之才,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绝世璞玉,又如同一只欲要翱翔九天的麒麟。”

“你这白鹿书院,虽清雅,却终究是浅滩池沼,只怕……屈才了啊。”

白清源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只听林正淳继续说道:“老朽并非贬低白先生的学问,只是实话实说。我明德书院,有藏书三万卷,其中不乏孤本善本;”

“有教习十余人,皆是考取了功名的举人、进士,甚至还有老朽那位在京中做侍讲学士的师弟,会定期寄来最新的经义讲解。”

他每说一句,白清源的脸色便凝重一分。

这些,都是他小小的白鹿书院,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麒麟,当配名山大川,方能使其尽展其才。”

林正淳的目光变得灼热起来,“白先生,你当真忍心,让这样一块美玉,因为外物的匮乏,而失了它本该有的光华吗?”

“让他来我明德书院吧。老朽可以做主,免去他所有的束脩费用,给他最好的斋房,让他阅遍我书院所有藏书!”

“老朽甚至可以亲自教导他,为他写信,请京中的故旧为他铺路!”

“白先生,这是为了范钰好,也是为了我们整个江州文坛的未来好。”

“你,意下如何?”

林正淳图穷匕见,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他不是来道贺的。

他是来,挖人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