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代的满级农女
饥荒年代的满级农女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饥荒年代的满级农女 > 第7章 春寒料峭

第7章 春寒料峭

加入书架
书名:
饥荒年代的满级农女
作者:
小米周2
本章字数:
3408
更新时间:
2025-07-01

正月十五的月亮像个冻僵的烧饼,孤零零地挂在天上。我蹲在后院地窖里,借着油灯昏黄的光,清点着空间里收获的最后一批土豆。这些带着紫色斑纹的块茎,在过去三个月里救活了村里七户人家的孩子。

地窖口突然传来"咯吱"一声轻响。我猛地吹灭油灯,攥紧了手里的镰刀。

"是我。"周景明的声音混着寒气飘下来,接着是竹篮摩擦土壁的窸窣声。他顺着木梯爬下来,棉袄肩头还沾着雪粒,"李奶奶咳血了,需要鱼腥草......"

话没说完,他的目光落在我脚边的土豆堆上。地窖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油灯重新亮起的瞬间,我看见他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睁大——那些土豆的切面正渗出淡紫色的汁液,在低温下凝成半透明的胶状物。

"苏联专家去年发表的论文......"他蹲下身,手指悬在土豆上方却不敢触碰,"提到过这种天然抗生素。"

寒风从地窖缝隙钻进来,油灯的火苗剧烈摇晃。我掰开个土豆递给他:"后山挖的野薯。"

他接过时指尖在发抖,不知是冻的还是激动的。突然,我们头顶传来"咔嚓"的积雪压断树枝声。周景明反应极快,一把抄起油灯捂在怀里。黑暗中,他带着薄荷味的气息喷在我前额:"陈卫国在查私藏粮食......昨天搜了刘寡妇家。"

等脚步声远去,他变戏法似的从竹篮底层抽出个布包:"县里黑市的粮价......"展开的纸条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玉米粉八角一斤,红薯干六角......

"你要进城?"我注意到布包里有张皱巴巴的通行证。

"明天跟车去拉化肥。"他推了推眼镜,突然压低声音,"听说......自由市场有人收药材。"

月光从地窖口漏下来,照在他冻得通红的耳尖上。我鬼使神差地塞给他两个鸡蛋——是空间里那只野鸽子今早刚下的,还带着体温。

"换本《赤脚医生手册》。"

他愣了下,突然笑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他笑,眼角挤出细小的纹路,像春风化开了冰面。

......

天刚蒙蒙亮,生产队的骡车就吱吱呀呀出发了。周景明坐在化肥袋上,怀里紧紧抱着那个装鸡蛋的布包。陈卫国作为"押运员"坐在车头,时不时回头瞥他一眼。

我站在村口老槐树下,看着骡车在雪地上碾出两道泥泞的车辙。远处山峦像泡在米汤里的窝头,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看啥呢?"刘彩凤突然从背后冒出来,红头巾上落满霜花。她顺着我的目光望去,突然嗤笑一声,"周景明这种黑五类,就该在城里扫厕所......"

"刘同志。"我打断她,从兜里掏出个布包,"你娘托我带的止疼片。"

她顿时蔫了。她娘的老寒腿是全村都知道的秘密。布包里其实是我用空间灵泉泡过的艾草,但此刻它比任何止疼片都金贵。

接下来的三天,村里像缺了主心骨。王支书天天往公社跑,回来时车把上总挂着鼓鼓囊囊的公文包。第西天傍晚,我正在河边砸冰取水,突然听见熟悉的铃铛声——骡车回来了。

周景明坐在堆成山的化肥袋上,整个人瘦了一圈,颧骨高高突起。但眼睛亮得惊人,看见我时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夜里,他翻进我家后院,身上带着陌生的煤烟味。从怀里掏出的不是《赤脚医生手册》,而是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扉页还夹着张县粮站的平面图。

"黑市在纺织厂后巷......"他声音沙哑,递给我个油纸包。打开是半斤黄冰糖,在月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用鸡蛋换的......比粮票实在。"

我们蹲在柴垛后分食了一小块,糖渣沾在嘴角,甜得发苦。他突然压低声音:"县里情况更糟......东风饭店都用锯末掺馒头。"说着从鞋垫底下抽出张纸条,"但我在废品站发现了这个......"

那是张1957年的《人民日报》,边角己经发黄。头条新闻写着《正确看待粮食增产潜力》,角落里还有篇不起眼的报道:《某公社试行包产到户初见成效》。

远处传来守夜人的梆子声。周景明起身时,有什么东西从他口袋里掉出来——是半张被血浸透的纱布。我一把拉住他:"怎么回事?"

"搜查......"他轻描淡写地拽下袖子盖住手腕淤青,"幸亏书藏得及时。"

月光照在他凹陷的脸颊上,睫毛在眼下投出两片青灰的阴影。我突然想起空间里新收的荞麦,磨成粉应该够蒸一笼窝头......

就在这时,前院传来激烈的拍门声。陈卫国的破锣嗓子炸雷般响起:"苏大强!公社突击检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