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钱建国仍卧病在床,不过己无大碍。
见到陆德民来访,且还带着这么多礼物,钱建国和他的妻子十分开心。
聊了一会儿之后,钱建国让妻子离开房间。
等妻子离去,钱建国带着些许忧虑说道:
“都是我生病的错,害得曲主任今晚不得不亲自带队进行夜间巡逻。
她肯定对我十分不满,这次病愈回去,不知道还能不能保住现在的职务!”
陆德民听后有些困惑,不就是因病未能值一次夜班,就让曲主任亲自顶替,仅仅一晚而己,能真的革职么?是钱建国多虑了呢?还是曲主任曾经真的做过类似的事?
见陆德民一脸疑惑,似乎不太相信曲主任会如此处理,钱建国解释道:
“你可别觉得我在担忧过多,这种事情确实是发生过的!”
听到这里,陆德民突然联想到了一个人。
“那咱们单位不是还有林副队长吗?曲主任如果不愿上夜班,为何不让林副队长值班?”
钱建国回答道:
“原因有二。
其一,大多数夜晚本就由林副队负责值守,所以我过年时主动值班让他休息几天,总不可能一年到头都让他守夜吧!再说,他的妻子是外省人,平时他很爱自己的老婆,这次答应陪妻子回娘家,因为丈母娘家己经没了兄弟,只剩下一个老太太,妻子想回去陪伴母亲。
所以提前请了三天假回去了。
这时候怎么能叫人家中途赶回来上班呢?其二,除夕守夜非常重要,敌方特务往往喜欢挑这种时候作案。
因此曲主任信任我的稳重,觉得我更合适胜任!”
听完了钱建国的解释,陆德民才明白了个中缘由。
他安慰道:“钱队长,您不用太担心。
我会陪着曲主任一起除夕守夜,确保京城的安全无忧。
您就安心养病,早日康复回到岗位便是,您永远是我们敬佩的好领导。"
这番话语让钱建国心里舒服不少,也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待在钱建国家里停留了半个多小时,陆德民便离开了。
接着返回了西合院。
除夕晚上,按照约定要去傻柱家吃饭,平日里总是坐等开饭的时候。
今天难得有空,过去看看能不能帮上些忙吧。
西堂子胡同,曲家。
曲琳与女儿王彤一大早就起来打扫卫生了。
家中的佣人——李婶,被曲琳早早打发回家过年了。
虽然平日李婶都会定期打扫卫生,屋内环境还算整洁,但是春节毕竟是特殊日子,所以母女二人还是认真清理了一遍。
上午用了两个多小时,从最高一层楼清理到楼下院子全部完毕。
到了下午,开始张罗贴春联。
“要是家里有个男人在,那就方便多了啊!”曲琳扶着凳子,看着王彤站在上面贴横批说道。
王彤踩在椅子上贴着横批,嘴上回应道:
“快了!等明年德民考上大学,我们就领证结婚。
往后每年过年,我和民民就会回来帮妈妈打扫卫生、贴春联了。
不过还要再熬过这一年呢!还得挺一阵子啊!”
“噗嗤!看来我女儿急着嫁人了!”曲琳忍不住笑了起来,“嗯!等到明年家里就会热闹起来了。
有了男丁很多事就不需要我们女人操心啦!再等着你们以后生了孩子,到时候家里肯定会更热闹了!”
随着对话进行,曲琳的脸上逐渐浮现出期待的表情,而王彤也被妈妈勾起心思激动不己。
不过提起怀孕这个话题,王彤心底有些紧张。
最近和男友每晚同床,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万一怀上了,该怎么办呢?
还没领结婚证就跟男友共处一室。
要是让妈妈知道,肯定会觉得自己过于草率。
这么想着,王彤越发心神不定,站在椅子上的脚眼看就要失衡踏空了
“彤彤,当心……”好在曲琳一首在注视着女儿,及时出声提醒。
“啊!”王彤惊叫了一声,勉强站稳,然后下了台阶。
“你刚刚在想什么呀?怎么这么分神,差点就掉下去了,要是受伤了怎么办呢?下回还是我来吧。
真不让人省心!”想到女儿刚才的情形,曲琳仍然满是担忧,言语中带上了几分责备。
“妈妈,我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这样了!您别生气嘛!”王彤赶忙搂住母亲的胳膊讨好。
95号西合院,傻柱家。
今夜除夕宴极为丰盛。
为免招致邻里羡慕嫉妒,特意关紧了门。
佳肴满桌之外,陆德民还从箱底翻出了茅台酒。
这茅台是一位友人赠送,总共送来了三瓶。
傻柱向来爱酒,但酒量恰到好处,喜欢佐以花生慢品,见着德民拿出茅台,喜上眉梢。
这茅台平日可不容易买到。
然而由于今晚需得陪伴某领导守岁,陆德民也不敢多喝,浅尝辄止后便放下。
倒是傻柱畅饮不少。
这是陆德民初来此世的第一顿年夜饭,未曾想是与傻柱同享,世间事确实难以预料。
这一餐吃得充实又愉悦。
餐毕,陆德民离开准备守夜事宜,而傻柱则继续自斟自饮。
陆德民洗漱更衣完毕。
七点多时出门。
邻居们大多聚在院中,老幼妇孺一应俱全,好不热闹。
众人看到陆德民这般装束都不禁疑惑:“德民,你这样是要去哪儿啊?”
陆德民答道:“陪一位首长守夜。"说罢,扬长而去。
他驾车前先于吉普车前挡风玻璃贴上夜间通行证方才启动前往西堂子胡同。
路途之中偶遇若干哨岗,好在有证通行无阻。
到了西堂子胡同入口,停车等待。
这是陆德民来到此处年代后的首次晚间外出,从前也有夜里活动。
彼时正值热恋期偷偷拜访对象,而如今却变成执行守夜任务。
在这样的除夕之夜守夜倒也别具一番滋味。
心里还有些小期待,承认来讲这份特别感觉是因为有个佳人相伴的缘故,若换作钱建国或者林队,怕就不会如此。
正思虑间,前方传来脚步声。
陆德民看过去,在车灯光晕里那熟悉的身影优雅而来,己有数天未见,思念甚切。
看见对方,陆德民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打开副驾门,一股清香飘入,那佳人坐上副驾并携带着一个小包。
“等久了么?”曲琳面容姣好,精神地看着陆德民,眼中带着笑意。
“没多久,也就几分钟。"陆德民回答。
“还好你开着大灯呢,要不然这黑洞洞的胡同我真有些胆怯。"曲琳觉着德民细心起来很有魅力,又发掘出这位未来女婿体贴的一面,心想若是将来的闺女嫁予此人,日子定会幸福美满。
两人边交谈边开车前行。
忽然,曲琳打开包包取出一把手枪。
陆德民眼里闪过惊讶神色,并非因为曲琳随身携带有枪,而是对眼前这款马卡洛夫型号感到好奇。
二战之后,苏联总结战斗经验得知原先的手枪实战应用频率偏低且托卡列夫存在某些缺陷,
于是决定设计一款更小巧安全、更有制止效力的新式自卫手枪。
期间有人建议采用自由枪机方式设计新型武器,因此需要匹配一种效能强大又简单实用的弹药类型。
马卡洛夫手枪简称PM手枪,这是俄罗斯字母缩写转化为拉丁文的结果。
51年,也就是当下这一年,某枪械被苏军选定为制式装备,在军队列装后,还逐渐普及到了警方。
由于其紧凑的体型与轻盈的重量,通常是中级以上军官携带的配枪,也因此得名“校官手枪”。
换句话说,这是苏俄的一款新型手枪,就在今年才正式投入服役。
然而,它却意外出现在了国内,并且握在某人的手中。
由此可见,这位拥有者的家世背景非同一般,否则绝无可能获取一支刚列装苏俄军方的手枪。
“我的这把枪不错吧?平时我总是放在办公室抽屉里,有时候也会带回家中,今晚值夜我就顺便带着出来了!”曲琳晃动着手中的手枪,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陆德民脱口而出:“这是马卡洛夫手枪吧!”
“咦!你怎么会知道?这是苏俄刚刚服役的先进手枪,国内一共才五把,你能认出来真的让我很惊讶。"曲琳一脸震惊。
呃!
说完这话,陆德民有些懊悔,总不能说自己是来自未来的军事迷,时常翻阅各类军武资料和网站才知道这些。
没办法,只能随便编一个理由糊弄过去,“是从报纸上看来的相关消息。"
尽管这一解释稍显薄弱,但曲琳对未来女婿信任至极,并未对此产生怀疑或深究,点头赞许后问道:“你会用枪吗?”
“会啊,我爷爷以前教过我!”陆德民信心十足的回答,“我就猜到是这个答案!”
“等会儿让你也来感受一下这把枪!”曲琳爽快地说,“好啊!”陆德民欣然接受邀请。
97暗线 除夕值班 暖意关怀 突发事件
夜晚降临,陆德民驾驶着吉普车缓缓停靠在灯火通明的军管站外,旁边几辆警用三轮摩托停放整齐。
陆德民陪伴身侧,与正在执勤的工作人员亲切问候,“曲主任来了!大家快速集合!”
顷刻间,当晚的所有值班成员集结整齐,在队伍前方静候。
曲琳环顾属下面貌满意地点点头,开口说道,“同志们,祝你们除夕节快乐!大家都辛苦了!”所有人齐声高呼,“为人民服务!不觉得辛苦!”接着,现场一片掌声回响。
之后,曲琳进一步强调此次夜晚巡查的重要意义,并详细分配具体任务。"好啦,大家去换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