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讲课注重细节引导,更容易理解记忆。他说:“徒儿,你和师娘喝了药渣水,造成伤害自己的,知道为吗?”
牛牛说:“原有的药物毒性又产生了新的毒性物质啊,还有别的原因吗?”
“当然了,还有剂量的原因,”张仲景进一步解释:“药物剂量就是用药时的分量。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年人一日的用量。这些药都是干燥后生药,汤剂中一日量。”
“还有一种说法,是方剂中每一味药之间的比较量,也就是相对量。”
“药物的计量单位有重量,如市制:斤,两,钱,分,厘;公制:千克㎏,克,毫克㎎;数量如生姜3片,蜈蚣2条,大枣7枚,芦根1支,荷叶1角,葱白2只等。”
“一市斤=16两=1600钱。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一市斤=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药物大多数来源于生药,用量幅度较大,但是,用量是否正确,得当,也首接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
“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效果,药量过大,损伤正气,也可以引起不良后果,造成药物浪费。”
“用药大多都是复方应用,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整个处方的药力和主治病症的改变。”
“用药剂量应该态度谨慎,要考虑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年龄体质与剂量的关系;季节变化与力量的关系。”
“药物性质与剂量,剧毒药或药力峻烈的药物,要严格控制剂量,开始用量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立即减量或停服,这叫中病即止,为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
“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性味浓厚,药力较强的药物用量少些。”
“矿物介壳质重沉坠,,性味淡薄,药力温和的药物用量多些。”
“新鲜药物含水分较多用量大些(大约是干品的2~4倍)”
“干品药物用量小些,苦寒药物不要久服,过量伤脾胃。”
“羚羊角,麝香,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贵重药物,不影响药力的前提下应尽量少用。”
“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通病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大些。”
“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药用剂量大些。”
“在复方配伍用药时,主药比辅药用量大些。”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由于年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同,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
“老年人,儿童,妇女产后以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成年人和平日里体质壮实的病人,药物用量大些。”
“五岁以下的小儿,用药是用量的西分之一;五岁以上的儿童按用量的一半的量服用。”
“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
“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的病人用药量小些;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的病人用药量大些。”
“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发汗解表以及辛温大热的药物不多用。”
“冬季发汗解表药,以及辛热大热的药物多用些。”
“夏季苦寒降火药物多用些;冬季苦寒降火药物少用些。”
“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以及一些贵重药外,常用内服药物剂量大约5~10克。”
“部分常用药物量较大,剂量为15~30克;新鲜药物常用量30~60克。”
张仲景说,关于药物剂量内容讲完了,还有不懂的吗?
牛牛说听懂了,今后坚决按着用药剂量让病人喝药,杜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