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箱药香
药箱药香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药箱药香 > 第28章归经

第28章归经

加入书架
书名:
药箱药香
作者:
痒痒毛
本章字数:
3220
更新时间:
2025-06-01

牛牛对学习很痴迷,特别是药物的治病机理更是善于分析,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每当夜里睡不着就思索,不得其解就在白天请教老师。

今儿个没等牛牛说话,张仲景就问道:“徒儿,有什么新难题说出来吧!”

牛牛呵呵笑了说:“师父,你知道我想说什么意思,真神了,真的有问题想问问。”

张仲景示意他说下去,牛牛大胆的想法说出来:“麻黄汤用了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西味药,为什么偏偏选这西味药?”

张仲景鼓掌夸赞道:“徒儿对药物的升降沉浮学的深入,钻研很深,那今天就学习更深一层的药物学精髓:归经!”

什么是归经?就是药物在身体内对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也就是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是特殊的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治疗作用也不同。

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向的概念。阐明了药物作用机理,指导治病用药的药性理论。

药物归经理论的形成,从先秦的文史资料《周礼》,以及秦汉时期的《内径》《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千金要方》等大量文献,论述了五味作用定向定性定位的概念,可视为归经理论的前奏。

后来经过不少医学大家在医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了。不再一起赘述。

药物归经理论的形成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的治疗病症为依据,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与脏腑经络生理特点,治病经验积累,六经辨证和药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经络可以沟通人体内外表里,人体发生病变,体表病变通过经络影响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发生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来。

发病所在脏腑和经络循行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

如心经病变,就发生心悸失眠;肺经病变就会发生胸闷喘咳;肝经病变就会发生肋痛抽搐等症。

治病用朱砂远志可以治疗心悸失眠,说明朱砂远志归心经。

用桔梗苏子治疗咳喘胸闷,说明桔梗苏子归肺经。

用白芍钩藤治疗肋痛抽搐,说明白芍钩藤归肝经。

有的药物归数经,治疗范围扩大了。如麻黄归肺经,也入膀胱经,既能发汗宣肺平喘,治疗外感风寒和咳喘症,又能宣肺利尿,治疗风水水肿症。

牛牛恍然大悟,高兴的说:“师父,我明白了归经的道理。麻黄归肺经,也入膀胱经,不仅治疗肺经的病,也治疗膀胱经的病。”

“桂枝这味药归心经,肺经,膀胱经;杏仁这味药归心经,肝经,大肠经;甘草这味药归心经,脾经,胃经。”

“所以,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肺气不宣引起的发热头痛,恶寒咳喘无汗。”

张仲景太喜爱徒儿的头脑灵活,几乎一点就通,天生的学医奇才……他竖起大拇指说:“理解正确!”

牛牛受到夸奖,脸上笑成了花,催促师父继续讲课……

归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六经辨证理论,就可以利用六经指导用药。如麻黄桂枝为太阳用药,石膏知母为阳明经用药等等。

瘟疫病毒感染人群众多,医学家们开始大量实践总结用药经验,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治病救人就利用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用药思路。

如银花连翘作为卫分药,生地作为营血药,黄芩清上焦,黄连清中焦,黄柏清下焦等药。

这些归经理论与脏腑辨证归经理论关系密切。

如人体六经又根据每一经分为手足二经,这样就是十二经。

十二经的根来自脏腑,那么,六经表现的症候群,也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

卫气营血,三焦的病情也与脏腑经络有关,如卫分病症在肺部卫气失宣多见。

气分病症在阳明胃经多见热症;营分病症多见热损营阴,心神被扰。血分症多见热扰心神血热妄动。

上焦病症反映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

中焦病症反映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的病变。

下焦病症反映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病变。

归经方法有不同,不过,都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要想学好归经理论,必须学好脏腑经络学说,这是归经的理论基础。

牛牛说:“师父,我懂了,经络学说不仅仅是归经理论,也是由脏腑经络学说组成的。”

张仲景又一次伸出的拇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