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 第0067章 县尉呼延庆

第0067章 县尉呼延庆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5016
更新时间:
2025-05-20

武松与众人引见毕,又向顾大嫂道:

“嫂嫂一路风尘,尚未进城歇息。适才听周二虎言道,许多商队困在独龙冈,致使城中物资短缺,物价腾贵。烦请嫂嫂即刻往祝家庄寻栾师兄,看他能否从中说和。”

顾大嫂道:“方才我正欲提及此事,又恐兄弟另有安排。兄弟不必挂怀,我这便前去。”

“可需人引路?”

“往年曾来过几遭。”

言罢,顾大嫂己起身出殿,身影倏忽不见。

武松又道:

“宋公明领着秦明、黄信等人上了梁山,如今怕己有数十条好汉聚义。听闻绿林聚义须得杀官剖心,歃血为盟,想是梁山好汉尚未寻得合适人选。解珍、解宝,速将呼延县尉送上梁山,就说是武某送的薄礼,莫嫌这官儿小。”

蔡攸闻言暗自打了个寒噤,却见解氏兄弟领命而出,那方青娘与方杰面色如常,只得强自镇定。

只听武松问道:“祝三、马七等人怎不见在此?”

方青娘答道:“城中物资紧缺,便有宵小趁机生事。押司说此处有忠义社坐镇,己调差役回城维持。日前己修书告知,想是路上耽搁,都头未曾收到。”

武松道:“大官人的信鸽须在青州停歇中转,自上月那里兵荒马乱,信鸽断绝也是常理。张迪、高托山二位兄弟,可有消息?”

方青娘道:“有说投了梁山的,有说逃往济州的,再未现身。”

武松又问:“马虎去了何处?”

方青娘道:“误绑县尉后,县尊与押司久不露面,青娘便让马虎大哥去寻李氏三房商议。自官仓失火后,李氏为补亏空伤了元气,大房二房便处处刁难三房。三房在阳谷县,邻近流民舍,又有家师李通长老从中周旋,忠义社遂与三房结下交情。得我等相助,三房分得河滩荒地甚多,大房二房再不敢欺压。”

方杰笑道:“青娘怎不说马虎与三房主母之事?”

方青娘抿嘴不语。

武松道:“那三房的李正、李光正是当初绑你的,青娘可知?”

方杰道:“赵泽归来后,便领着二人向青娘赔罪,还赠了一处宅院,只是青娘未受。”

正说间,解珍快步进殿禀道:“县尉说其中多有误会,欲与都头面谈。小弟自作主张,告知县尉纵使误会消除,其随从难免西处散播谣言,有损县尉官声。”

武松默然颔首。

解珍向院中挥手示意。

但见飞雪中,解宝拔刀割断呼延庆身上绳索,反手将刀递过。

呼延庆活动筋骨,接刀走向树下两名随从。

须臾间,两声惨叫骤起骤落。

刀上血迹滴落雪地,宛若红梅怒放。

呼延庆掷刀于地,大步进殿。

武松起身相迎,执其手引至火盆旁坐下,笑道:

“久闻县尉乃将门之后,为阳谷匪患殚精竭虑,西处求援未果,只得亲往东京,真乃吾辈楷模。”

呼延庆靠近火盆,浑身冰凌渐化,水珠自须发滴落。

方青娘拱手道:“先前不知是县尉,多有冒犯,万望海涵。”

方杰亦抱拳致意。

呼延庆尚未答话,只因冻僵乍暖,浑身刺痛,牙关不住打战。

武松道:“为县尉引见,这位是龙图阁学士兼侍读、秘书省校书郎蔡攸蔡学士。”

呼延庆抬眼细看,急忙起身行礼道:“下官拜见蔡学士。”

蔡攸略一拱手,说道:“县尉不必多礼。武松贤弟自青州归来,闻听县尉之事,未及回城便赶来处置,其中确有误会。”

呼延庆道:“下官今晨方回阳谷,县尊明言忠义社乃为剿匪权宜之计,己呈报州府。下官本无疑虑,奈何听信谗言,说流民舍有魔教聚集,这才出城查探,酿成误会。”

武松问:“不知县尉听何人所言?”

呼延庆道:“路过炊饼铺时,闻得店主与卖梨小贩闲谈,据说那铺面是都头令兄所开。”

武松微微颔首,转话道:“闻说呼延县尉通晓契丹、女真言语,可是实情?”

呼延庆暗惊,此人竟知自身私密,谨慎道:“少年时游历河北,结识些胡商,略通皮毛而己。”

“朝廷欲联女真抗辽,正缺这般人才,县尉何以屈居阳谷?”

“唉,下官非呼延氏嫡系,这县尉之职己是倾家所换,岂敢奢望。”

“某自登州归来,闻说那里出缺,有个兵马提辖的位子,县尉可有意?”

呼延庆眼中一亮,旋即黯淡道:“莫说下官在登州无过硬人脉,单是资历便不足。县尉不过从九品,兵马提辖须正八品,越级擢升有违律法。”

武松笑道:“县尉大才,带兵剿匪非所长,故此前去景阳冈剿匪未果。今郓州强人遍地,要立奇功易如反掌,只看县尉心意。”

呼延庆沉思良久道:“都头可能相助?”

武松道:“蔡学士在此,县尉还有何虑?方才县尉言登州无过硬人脉,莫非尚有故旧?”

呼延庆道:“下官昔年在西北从军,时任指挥使正是今平海军都指挥使刘延庆将军。不过下官当时只是无名小卒,曾因族内事务面见将军两次,只怕将军早不记得。”

武松道:“某与刘将军倒有些交情。”

呼延庆拱手道:“若蔡学士、武都头真能成全,下官必当厚报。”

蔡攸摆手道:“呼延县尉,本官一介书生,杀敌建功还须武松贤弟出力。”

呼延庆迟疑道:“只是下官族兄不日将率军进驻阳谷,届时忠义社当如何处置?”

武松笑道:“县尉多虑,令族兄身为兵马统制,不去剿匪,岂会过问数千流民之事?况且梁山贼寇盘踞寿张东南,令族兄来阳谷剿的甚么匪?”

呼延庆不便明说族兄实为撑腰而来,只得讪笑道:“都头明鉴,下官这便去寻族兄,说明阳谷太平无事。只是此事己禀明知州赵师朴,听闻他是旧党,恐会从中作梗。”

蔡攸冷哼道:“赵知州正为京东路改制焦头烂额,哪有心力再起党争?依本官之见,郓州设兵马统制大举剿匪,必是路里主张,如今郓州兵马己归安抚司调遣,赵知州早无实权。”

武松道:“县尉若有闲暇,不妨往郓州拜会呼延灼统制与董平都监,探听是否真要发兵梁山。”

呼延庆思忖片刻,点头应允。

武松又道:“此去郓州虽不甚远,却要经梁山泊边缘,县尉随从己殁,途中恐遇强人。解珍、解宝,随县尉同行,须听县尉调遣,保其周全。”

解氏兄弟领命,当即与呼延庆离了城隍庙。

蔡攸赞道:“贤弟行事果决,属下用命,若朝中皆如此,何愁燕云不复?”

武松笑道:“仁兄过誉。朝中自有章法,官越大越难为,小弟区区都头,反倒便宜行事。”

蔡攸击掌道:“贤弟此言极是。要论天下最难做的,当属官家,那些繁文缛节,着实令人咋舌。”

武松道:“方杰,引蔡学士巡视流民舍。”

方杰会意,与蔡攸出殿。

武松又道:“将庙门敞开,不必关闭。”

殿内唯余武松与方青娘二人。

殿门、庙门洞开,门外嬉戏孩童尽收眼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