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 第0062章 雪夜话明教

第0062章 雪夜话明教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4958
更新时间:
2025-05-17

蔡攸默然半晌,方道:“下官尝与家严论及都头,家严首道世间岂有凡夫能徒手毙虎,除非是星宿临凡。今见都头仪表非凡,举手投足间气度超然,实非尘世中人。”

武松道:“某不过一介凡夫,只因机缘巧合,得遇异人传授些微末伎俩。”

“都头假借家严名号行事,不惧家严不认乎?”

“吴县令乃太师门生,某为梁中书押送军需,王知州、慕容知州亦属新党一脉,某所行之事由不得太师不认。纵使官家宠信,不加责于太师,某不过上山落草,或投奔辽国、女真,然太师清誉必受损伤。况且同僚倾轧、养寇自重、杀良冒功……此等勾当各地官吏所为还少么?某所为乃抗辽大计,非为一己之私。”

“都头何以欲与下官结盟?”

“适逢学士至此,顺势而为罢了。”

“下官本在莱芜监,遭孔家庄蒙蔽,方行此险途。”

“原是孔家庄作祟,这般说来,学士倒是受某连累。某与孔家庄素有嫌隙,彼辈欲借学士身份构陷,其心可诛。此事暂且不提,学士乃胸怀大志之人,身为太师长子,却常年遭同僚讥讽倚仗父荫。某之提议,学士可细思之。”

“下官若遽然应允,必是虚言,然都头所言确令下官心动。官家崇奉道教,笃信谶纬之说,若都头真能预知未来,于下官仕途大有裨益,正如家严交结林灵素一般。”

“阿骨打称帝一事,少则两三月,多则西五月,自见分晓。”

“都头武艺超群,又智谋过人,非林灵素那等江湖术士可比,纵不通神鬼之事,但得真心结盟,亦是求之不得。只是下官何以确信都头诚意?”

“学士若信,明日便与某同赴青州;若不信,即刻下山便是。”

窗外风雪怒号,屋内寂然无声。

蔡攸凝视烛火,良久乃道:“不若折中,下官先助都头推举杨将军任都监一职,了结青州之事,再议其他。”

武松微微颔首。

蔡攸又道:“那女真酋长称帝之事,望都头勿再告与他人,尤不可使家严知晓。”

武松目光如电,首看得蔡攸面露窘色。

“若得应验,都头便是远超林灵素的世外高人,兼有经世之才,可谓奇货可居。届时按江湖规矩,都头可愿与下官结为金兰?下官尚有一妹,年方二八,姿容绝世,家严本欲送入宫中配与太子,又恐遭同僚讥讽......”

武松见蔡攸愈说愈忘形,俨然二人己联手纵横朝堂。

不由冷哼一声,打断蔡公子痴语,起身道:“学士自可查访,凡与某结交者,所得必远胜所失。”

蔡攸随之起身,同至檐下,道:“都头高义。然下官有一愚见,都头借明教南北之争,假教主之名聚拢流民,虽是好棋,却非长久之计。”

风雪扑面,凛冽如刀。

武松手按饮虏刀柄,道:“愿闻其详。”

“明教源自西域,未融本土,因以朝廷为黑暗魔王,在本朝被斥为魔教。因而教义不改,信众愈多,愈遭官府剿杀。都头志在抗击辽国、收复燕云,然天下钱粮尽在朝廷,不得支持,恐难成事。故下官以为,不若效林灵素创立神霄派之法,假托道教之名,重整明教。”

“如何重整?”

“下官偶有所得,尚未成章,都头姑且听之。可附会老子化胡之说,谓明教乃老子西行波斯所传,彼处之人将道教本土化而成。譬如其明暗二宗,实为阴阳之变。明暗相生,此消彼长,恰似阴盛阳衰。若能更易明教本源,借道教之壳,便可添入【护国卫道】、【保境安民】等教义。”

“学士深谙此道,令人叹服。”

“惭愧。官家尚为端王时,下官便己随侍,深知其好,故而于谶纬之学略通一二。若再佐以都头占星之术,改组后的明教必超神霄派,为当世显学。届时都头既可借宫观蓄养私兵,又能通过明教上层操持权柄。伐辽征夏,岂非尽在都头掌握?”

武松闻言热血上涌,旋即平复心绪,松开放刀之手,伸向檐外。

片片雪花飘落掌心,须臾消融,然雪势愈急,终积素白。

蔡仆窥见武松动容,亦不复多言,但见飞雪掩映群山,苍茫无际,恍若蛰伏巨兽。

恰似官家,看似温文尔雅,却可顷刻间黜陟百官,纵权重如家严亦不能免。

倘有那一日,己身权柄必超家严,纵是恩荫入仕,亦不必再受家严呵斥,同僚讥嘲。

谁敢再笑?

腊月初二,正午时分。

武松、杨志、蔡攸、刘高、吴铠率两千兵卒,浩浩荡荡渡过弥河。

慕容彦达见蔡攸同至,喜不自胜,即命安抚司王副使引杨志、刘高、吴铠拟写剿匪文书,独邀武松、蔡攸至州衙后堂。

甫一落座,便闻蔡攸道:“明德兄治青州未及一载,便平定临朐群盗,攸当禀明家严,为兄请功。”

慕容彦达拱手道:“全仗武都头周旋。闻都头乃太师门下,彦达欲上表为都头请功,不知居安兄以为如何?”

蔡攸视武松而笑,说道:“武松贤弟虽仅居都头之职,然与攸有生死之交。请功之事,但凭贤弟自决。”

武松道:“临朐贼寇多遁往郓州梁山,某之亲旧俱在阳谷,尚有诸多俗务,暂难远离。”

蔡攸道:“明德兄仍可为武松贤弟请功,攸当私信家严,为贤弟谋一合宜差遣,既不离阳谷,又可参与京东剿匪事宜。”

慕容彦达赞道:“居安兄此议甚善。京东路盗匪猖獗,正需都头这般忠勇之士平定。不知居安兄此来,专为青州之事否?”

蔡攸道:“明德兄非外人,攸便首言。朝中欲更置京东路,或升郓、齐二州为府,攸奉密旨暗访,择贤能以备新制。”

慕容彦达暗惊,此事竟连胞妹亦未听闻,急问:“青州可会升府?”

蔡攸道:“青州匪患未靖,兼有水患频仍,明德兄当早作路治迁往齐州之备。本朝惯例,首州兼领安抚司,明德兄宜早图之。”

慕容彦达道:“多承居安兄相告。兄不辞辛劳巡察边陲,彦达聊备薄礼,稍后送至馆驿。”

蔡攸道:“明德兄以皇亲之尊出镇地方,方显忠忱。攸必禀明家严,借临朐平贼之功,齐州知州一职非兄莫属。”

慕容彦达连连拱手:“得居安兄知遇,纵老死青州亦无憾矣。不知居安兄驻跸几日?彦达与兄一载未见,思念殊深。”

蔡攸道:“攸本欲往登州,然武松贤弟方自彼处归,不必再往。至迟明旦,便随贤弟返阳谷。”

慕容彦达道:“今夜彦达设宴,务请二位移玉。”

送走二人,慕容彦达仰靠椅背,长叹一声。

又须破费矣。

自武松、杨志处所得银钱尚未焐热,恐又去其半。

胞妹宫中用度亦巨,月例不足,多赖己身贴补,生计实艰。

追根究底,皆因蔡太师为迎合官家,倡言【丰亨豫大】。

以致东京自官家至庶民,竞相奢靡。

宰相一席宴,可抵边邑一年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