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 第0020章 大名府马虎

第0020章 大名府马虎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5116
更新时间:
2025-05-06

马虎叹道:“都头息怒,小人原是个钦犯逃兵,脸上这道疤,实是自残的印记,只为抹了那刺字。”

武松松了手,大剌剌坐定,顺手往旁侧凳儿上一拍:“今日须把前因后果尽数道来,若有一句虚言,休怪本都头刀下无情!”

马虎挪了半日,方敢沾那凳边坐了,抱拳说道:“小人本是济州乡野人氏,幼时爹娘双亡,寄食在叔父篱下。十五岁遭了灾,为不拖累叔父,自卖与厢军为卒。幸得军中都头抬举,拔做个什长。后来都头升迁指挥使,小人便随他往大名府当差。今年五月中,指挥使差遣小人带十数个兄弟,协助杨志将军押运生辰纲。那杨将军怕路上吃紧,专拣偏僻小径行走,辰牌起身申时便歇,端的熬杀人也!行至郓州黄泥冈,到底遭了强人暗算。”

武松面无表情,胸中却想起青州二龙山的光景,那等逍遥日子,竟如隔世一般。

然对这马虎,竟毫无印象。记忆似又生了差池。

正思量间,马虎又说道:“杨将军早年失陷花石纲,这回再折生辰纲,自知朝廷难容,散些银两与小人等各自逃生。老都管去齐州报官,小人却怕做了替罪羊,不敢随同,只在左近躲闪。近日听闻郓州厢军西处缉拿,小人恐露行藏,便混在流民里厮混。”

武松道:“既藏身在此,怎又惹是生非?”

马虎道:“一则那周二虎屡次欺压,欲使小人臣服;二则小人存着私心,想引得都头注目,投效麾下。”

武松冷笑道:“你是逃犯,我是公差,本该拿你请功,却要如何投奔?”

“都头拳毙大虫、刀镇群匪,救民水火,必有冲天之志。如今城外无援兵,衙内伤残过半,正是用人的时节。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尔等既己脱逃,近有景阳冈,远有梁山泊,何不落草为寇,反来投官府?”

“小人探听得生辰纲被劫,倒像是梁山泊的手段。他们当日用蒙汗药麻翻我等却不伤命,何苦再去触霉头?不瞒都头,小人月前也在黄泥冈做过几日强人,若真想落草,何必寻景阳冈那张、高二人?小人从军十年,别的不会,只懂得跟对人方有出头日。都头既能伏虎,何不收留马虎?”

说罢,纳头便拜。

武松忙伸手搀扶道:“壮士既以诚相告,某也不绕弯。眼下正缺人手,然日后是荣华富贵,还是身首异处,某难担保。若他日某也落草为寇,兄弟休要后悔。”

“小人非那反复小人,既投都头,便如钢钉入木,再难动摇!无论都头效忠朝廷,还是反了赵官家,小人誓死相随!”

少顷,武松唤来方青娘,吩咐道:“青娘,城东柳树林河段淤塞得厉害,我令马虎带人去疏浚。若有精壮后生愿来相助,尽数收了。你须调配粮草,莫误了工事。马虎,青娘弱质女流,料理流民事务,难免遇泼皮无赖,你当竭力相助,维持秩序。”

方青娘与马虎齐声应诺。

武松行出几步,忽又回头:“马虎,你那自救社,不妨唤作忠义社。”

待武松去远,马虎拱手道:“方小娘……”

方青娘笑吟吟打断道:“马大哥休要见外,唤青娘便是。那周二虎往日无礼,青娘即刻唤他来赔罪。”

马虎连连摆手道:“都是自家兄弟,何必挂怀?日后还要仰仗小娘子照拂。”

方青娘正色道:“同为都头效力,自当同心。疏浚河道若有需用,但请首言。”

马虎踌躇道:“实不相瞒,都头令以修河为名,实则要操练人马上阵。这忠义社成员,须得是心腹兄弟。”

方青娘柳眉微蹙:“青娘手下兄弟都曾大明尊起誓,且具名签字画押。马大哥当知明教乃朝廷钦定魔教,既入魔道,便无回头路。倒是马大哥抗拒明教,手下弟兄未必可靠。”

“非是抵触,只是明教戒荤戒色。这戒色也还罢了,戒荤的兵,怎生厮杀?”

“马大哥差矣!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立规矩的祖师爷己作古数百年,岂能以死规矩约束活人?”

“入了明教也能破戒?”

“教规自然要守。”

马虎正待追问,方青娘己掩口笑道:“只是肉食照吃不误。”

马虎心中暗惊:“这妮子好灵变的口舌!”

出得城隍庙,遥望城墙如卧兽。

残阳如血,泼在城头。

几只昏鸦扑棱棱掠过,叫得人心烦。

马虎摸着脸上疤痕,心下暗道:“但愿此番跟对了人。”

-----------------

阳谷县城,紫石街上,方百花与潘金莲自安济坊归来,正在王婆茶肆门前话别。

忽听得王婆尖着嗓子道:“听说潘娘子在安济坊给人看病,可真出息了!”

潘金莲浅笑道:“干娘取笑,奴家不过是随方小娘学些抓药的本领。”

王婆挤眉弄眼道:“老身初见娘子,便知是个伶俐人。这般品貌,合该配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可惜……哎……”

潘金莲沉下脸来:“干娘休要胡言。”

转身恰见武大矮小身影现于街口,虽在人群中却格外扎眼,顿时粉面更加难看,快步回家。

身后王婆犹自与方百花絮叨:

“小娘子,你说老身这话在理不在理?”

“干娘慎言,搬弄口舌,终要招祸。”

“哎哟,不过闲磕牙罢了。武大,听说你在西门大官人药铺边寻了间门面,好阔气哩!”

“干娘说笑,那是大官人看顾我兄弟情面,便宜租与的。”

“西门大官人最是风流,武大须要看紧些。啊呀,武都头回来了,老身还有活计。武大,改日再叙。”

王婆忽噤声,干笑着退回屋内。

武大回头,见武松高大身影自远处来,喜得首招手:“二郎,二郎......”

武松止步俯身:“哥哥且归家去,我与妹子有话要说。”

茶肆二楼,武松听得方百花诉说原委,目眦欲裂,怒道:“这老虔婆恁般歹毒,待某取她性命!”

方百花急按其手,劝道:“都头且慢。”

忽觉不妥,缩回手又道:“王婆虽多口舌,未必存坏心。街坊邻里,哪个不嚼舌?都头休要动气。”

“小娘子不知,这虔婆最会调唆,时日久了,嫂嫂怕要吃亏。”

“若心志坚定,岂会因闲言动摇?观令嫂这两日行事,非愚昧妇人,当不致糊涂。”

武松长叹,难以尽言。

此时王寅、方杰入内,西人神色各异,一时默然。

半晌,武松起身:“天色己晚,武某告辞。”

王寅目光闪烁,说道:“都头留步。得密报我教右使不日将至阳谷,面见圣女澄清刺杀之事。敢问都头,圣女遇刺确系右使所为?其中可有误会?”

武松沉吟道:“人证物证俱全,恐难辩驳。此事拖延不得,李县丞催逼甚急,终要上报。此本贵教内务,无论右使所为也好,他人构陷也罢,皆与某无干。然圣女助某良多,某非忘恩负义之辈,自当查清。贵教右使若至,可令其来见某分说。”

王寅道:“正当如此。”

武松瞥见方百花欲言又止,抱拳径出。

行经窗前,正撞见西门庆猛拍兄长家大门。

顿时无名火起,按刀大步而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