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雨荷拿出一头野猪和几百斤白面,交给村长,让他们在村子里摆上酒席,庆贺三天;庄园里也杀一头野猪,吩咐下人和厨娘做上几桌好饭菜,大家共同庆贺。
苏雨荷告诉村长:“这是我们利用地理优势战胜了他们。如果土匪进到我们庄子里,进行面对面的厮杀,恐怕我们还不是他们的对手。要真的想战胜他们,必须天天操练,每一个人都要有过硬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保卫我们的家园。”
她让村长和几个管事的好好回忆这场战斗,看看哪里有不足,下次应该怎么注意;尤其是那些胆小到吓得筛糠的人,要帮他们树立信心。
回到庄园跟小姑娘们提起这事,大家都笑了。原来青兰和青桔尿了裤子,其实青竹也尿了,只是她觉得这样太丢面子,所以没说。
苏雨荷理解这些孩子,因为她们在家里长期受到奶奶的打骂和压制,出现这样的状况很正常。她告诉她们:“你们是没有经验,有了这次锻炼,今后遇到这些事儿就不怕了。”她还给孩子们讲,当初自己带着弟弟妹妹逃进深山,经历的恐怕比这还要恐怖——怎样穿过荆棘丛,两天没喝到水;怎样路遇熊瞎子,怎样与猴子赛跑,被野狗追;又怎样在饿狼嘴边抢野猪……“这一切,都是为了能生存下去而奋斗,换句话说,就是被生活所逼迫的。”
这天,外婆把苏雨荷拽到一旁:“说说吧,秦公子是谁?”因为这次秦公子跟苏雨荷一同指挥庄园全体人员打土匪,外婆看出来,俩人的关系不一般。
苏雨荷不好意思地冲外婆笑了笑,说道:“外婆,我正想对您说呢……”于是把当初怎么认识、秦子墨如何帮助她们,首到最后怎么救他的事,都讲了一遍。外婆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嗯,是个不错的好孩子。你也不小了,过年就张罗结婚吧。”
“这个我们俩都不急。”苏雨荷说道。
家里一切安排妥当,天也渐渐冷下来了。“姐,你看现在没有什么危险了,我们是不是要进京去看看?”弟弟问道。
“看看可以,但是家里还是不放心。”苏雨荷有些犹豫。
“你们就安心去吧,家里现在有我呢。你们不在家,我和二姨一起指挥庄园里的所有人共同练兵,绝不能耽误正事。再说了,你们还可以抽空回来看看。”秦子墨在一旁说道。
也是,有“大公鸡”代步,我们怕啥?反正家里人也不知道我们去了哪里。于是,姐弟三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苏雨荷用竹子做成一个类似于户外帐篷的东西,西周吊上棉被子,放到“大公鸡”后背上,西周固定在“大公鸡”的翅膀上。姐弟三人钻进去,傍晚时分便来到了京城。
经打听,他们来到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地方住下。因为苏雨荷不放心弟弟一人住,所以姐弟三人要了个里外套间。客栈门外就是夜市,三个人把东西放在房间里,就出去到夜市逛一逛。
走出客栈来到夜市,果然名不虚传,京城十分繁华。街道两旁摆满各式小吃,满大街都是人。三个人顺着人流边走边买,什么炸肉串、烤鱿鱼、臭豆腐、小笼包、驴打滚、爆肚、紫米糕、小炸糕、艾窝窝、肉夹馍……溜达了一圈,买了20来样小吃。
抬腿刚要走,苏雨荷发现了一种小吃——那是她前世最爱吃的凉皮,几乎每天都要吃一碗。她马上打包了三碗,心里的激动简首难以言表。说出来不怕笑话,她想这口想得都快哭了,真可谓梦寐以求。
“姐,买这么多能吃了吗?”弟弟问道。
“没事,来了就都尝尝,吃不了送人……”
看姐姐今天疯狂购买,弟弟妹妹有点无奈。
“姐,买这么多,我们拿不动了。”这时弟弟喊道。苏雨荷回头一看,弟弟妹妹每个人的手上都拎满了东西,没办法,只能买这么多了。
可惜天气冷,真想坐下来把这些美食都吃掉。回到客栈,雨林跟小二要了一个炭火盆,很快小二就把火盆端进来。苏雨林拿了一包驴打滚送给了小二,又要来了一壶热水,想给苏雨荷的凉皮里倒点热水,说怕她这么吃凉着。
这一句话把苏雨荷气乐了:“人家这叫凉皮,就是凉着吃的。泡过热水了还能吃吗?真是拿你们没办法。”
怕凉就先不吃,先尝一尝那几种糕点小吃。她每样只品尝了一点点,觉得爆肚、紫米糕还可以。自家店铺可以做紫米糕,爆肚只能在这里尝尝,因为牛肚在他们那地区算是稀罕物,一般吃不起。再有就是烤鱿鱼,这也是她前世经常吃的,自从穿过来还一次没吃到呢。可惜弟弟妹妹都不喜欢,那就留着早晨起来吃。
屋内的气温渐渐上来了,这回可以吃凉皮了。她夹一块放到嘴里,久违的味道充斥着口腔,滑溜溜的,又香又辣,还有点淡淡的甜味。
一份很快就吃完了,她把汤都喝了。汤里不但有花生味儿,还有一股芝麻味。她想着,如果切上点黄瓜丝,再来点香菜小葱,那味道一定绝了。
吃完后,她习惯性地擦一擦嘴,却发现弟弟妹妹都在愣愣地看着自己。“你们俩咋不吃呢,这种凉皮挺好吃的。”
苏雨娟把她那份推过来,心里想着:我尝过了,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吃。
苏雨林也学着姐姐那样吃了两口,很快也把碗推过来了。
“好,你们俩不吃,那我留着当早餐吃。”
清晨,小二过来了。他们把昨天没吃的糕点送给他,又叫他帮忙买了肉包、油条。苏雨荷还特意强调:“买豆浆,别买豆汁儿,那味道我实在欣赏不了。”
小二送过来早点后,他们又打听了哪里当铺最大、哪里的金银首饰店最好。
拿上带来的彩色石头,他们决定先到顺鑫银楼看看。来到这里时己近中午,看到有马车停在门外,丫鬟婆子马上上前,扶下了小姐夫人。她们身上穿的全是绫罗绸缎,苏雨荷看看弟弟妹妹,他们穿的衣服在本地区看来很不错,但是到了这里己经落伍了。
苏雨荷拽起妹妹和弟弟,就向斜对面的成衣铺子走去。
“姐姐,我们这是干什么去?”雨娟不解地问道。
“你没听说吗?人是衣服马是鞍,到这里了就要入乡随俗。你们别多说话,我们进去买两套好衣服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