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探戈
致命探戈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致命探戈 > 第8集 码头暗战

第8集 码头暗战

加入书架
书名:
致命探戈
作者:
镜儒坊A
本章字数:
2888
更新时间:
2025-05-26

1943年1月18日,戌时,上海十六铺码头。

林秋明的白兰花在夜风中轻颤,她盯着船头挂着的米字旗货船,船舷锈迹旁新刷了道白漆——这是延安最新的“北风”暗号。卖鱼的老张蹲在码头石阶上,敲着空鱼盆唱着小调:“一条大船两根桅,九只海鸥绕船飞……”歌词里的数字对应货舱层数与暗格位置。

“来两朵花。”

穿灰布长衫的男人停在竹篮前,左脸有块淡疤。林秋明认出他是老钟的徒弟“小杨”,但他耳后的黑痣今早移到了右脸——这是“双生哨”身份互换的警示。

“先生要白兰花,还是茉莉花?”她递出三朵白兰花,花茎铁丝拧成“Ⅲ”形。小杨接过花,指尖在篮沿敲出摩斯码:···—·(V)。林秋明注意到他袖口露出的红绳,绳结是地下党“紧急转移”的标志。

“货在三层左舷第三块木板下,”小杨压低声音,“但76号的人半小时前上过船,舱底有股杏仁味。”

杏仁味——氰化物。林秋明摸出钢笔在鱼盆上画了半朵玉兰花,花瓣朝右倾斜。小杨瞥见暗号,突然将鱼盆踢进海里,溅起的水花在月光下映出远处驶来的黑轿车。

青帮茶楼,亥时。

陈默坐在八仙桌前,听着吴西宝的咳嗽声从二楼传来。桌上摆着三杯茶,两杯盖着,一杯敞口——这是青帮“三刀六洞”的问罪暗号。小喽啰递来烟袋,烟丝里混着半块香皂,包装纸上的玉兰花茎画着交叉短刀:内鬼己现。

“陈副官好兴致,”疤脸从楼梯拐角走出,手里把玩着枚银镯子,“百乐门的炸弹没炸死共党,倒炸死了三个青帮兄弟。”

陈默盯着他腰间的勃朗宁,枪柄刻着“NW-43”——和苏晴拆下的炸弹编号一致。他摸出怀表放在桌上,表盘裂痕对着疤脸的皮鞋:“吴西爷的咳嗽,该换个大夫了。”

怀表盖弹开,露出里面的微型胶片。疤脸瞳孔骤缩,那是日军“清乡计划”的屠杀名单,名单首位是吴西宝的名字。二楼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陈默趁机将香皂塞进对方口袋,包装纸上的交叉短刀变成了笑脸——这是“误导成功”的暗号。

延安窑洞,子时。

陈惜音对着煤油灯破译电报,皱着眉圈住“蓝痕己现”西字。沈巍站在门口,手里捧着新到的香皂,包装纸上的编号“沪37-20”比之前的“19”多了一位。

“上海线传来急讯,”她将电报塞进墙缝,“日军在十六铺码头布了氰化物陷阱,而提供情报的‘双生哨’,编号和你1941年在南京的档案号重叠。”

沈巍的指尖顿在香皂上,皂体边缘有极细的齿痕——那是用军用匕首刻的。“陈科长记性真好,”他微笑着递过香皂,“不过南京的冬天,可比延安冷多了。”

香皂落地时裂成两半,露出里面的纸条,上面用米汤写着“夜枭在沪”。陈惜音注意到沈巍的皮鞋后跟沾着码头的煤渣,而他今早擦鞋时用的,正是十六铺特有的鱼油。

下水道密道,丑时。

苏晴用刀片刮下墙上的血画碎屑,放在老钟的手电筒光束下。碎屑里混着教堂彩窗的玻璃粉,她想起圣三一教堂后巷的密道入口,彩窗图案正是八瓣莲花。

“1935年佛教会长案,现场也有彩窗玻璃,”老钟敲了敲隧道壁,“当时的法医报告说,凶手是从教堂穹顶吊下来的。”

隧道深处突然传来脚步声,不是皮鞋,是草鞋。林秋明的白兰花香气先飘进来,她手里攥着从货船上拆下的木板,木板内侧刻着“NW-43”和一朵八瓣莲花。

“码头的炸弹编号,和墙上的血画是同个人刻的,”林秋明将木板递给苏晴,“而这个编号的炸弹,三年前在南京炸死了地下党整个交通站。”

老钟突然按住她们的肩膀,隧道顶部落下灰尘——有节奏的敲击声,是《国际歌》的前奏。苏晴摸出钢笔在木板背面写下“8-47”,对应教堂第8根彩窗柱、第47块玻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