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时空:从清明上河图开始
宝鉴时空:从清明上河图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宝鉴时空:从清明上河图开始 > 第10 章 当速干墨遇见王羲之的笔

第10 章 当速干墨遇见王羲之的笔

加入书架
书名:
宝鉴时空:从清明上河图开始
作者:
镜儒坊A
本章字数:
3922
更新时间:
2025-04-27

东晋永和九年,会稽山阴的暮春格外清朗。陈昭隐在竹林深处,望着溪流中漂浮的漆木羽觞——王羲之正与谢安、孙绰等西十一人列坐曲水旁,流觞停在谁面前,谁便赋诗一首,此刻羽觞正漂向醉眼微醺的书圣。

“右军大人可是在等‘群贤毕至’的墨韵?”他摸出现代速干墨锭,墨身刻着极小的《河图》星点,与后颈胎记遥相呼应,“某从剡溪来,带来些‘闪电墨’,可让墨色入纸即干,永不褪色。”

王羲之抬头,眼中闪过惊讶:“小友竟知某嫌松烟墨太慢,总让流觞诗韵失了即兴?”他接过墨锭细看,光泽如绸缎却无油烟气,“此墨倒像是用昆吾刀切的玄玉,竟能映出人影。”

陈昭趁机扫向石案,尚未完成的《兰亭序》稿本上,“永和九年”的起笔己见微晕,他取出微型研钵,将速干墨与兰亭溪水研磨,墨汁竟泛着淡淡虹光:“大人且看——”笔锋落下,“暮春之初”西字入纸即干,笔锋转折处的飞白清晰如刻,正是王羲之追求的“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姿。

曲水上游突然传来惊叫,几个蒙面人踏竹而来——是“时间守墓人”的残影,借兰亭盛会的混乱,企图吞噬《兰亭序》的即兴墨韵。陈昭本能地挡在石案前,后颈胎记与速干墨锭共鸣,竟将整个曲水流觞场景化作半透明的全息投影,每个文人的赋诗动作都被凝固在空中。

“护好稿本!”他将速干墨锭塞进王羲之手中,“用此墨写完‘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某为您挡住这些‘墨鬼’!”转身时,胎记爆发出强光,《兰亭序》的每个字迹都化作利刃,“之”字的飘逸、“永”字的八法,纷纷射向透明残影,墨韵所到之处,残影如墨遇水般消散。

王羲之震惊地看着这一切,忽然大笑着提笔:“好个护墨之战!某便以这‘闪电墨’,记下今日奇景!”他的笔锋在稿本上飞舞,“仰观宇宙之大”的豪迈、“俯察品类之盛”的精微,在速干墨的加持下,竟比后世摹本多了三分即兴的癫狂。

蒙面人首领发出尖啸,化作墨团扑向石案,陈昭突然想起《观古笔记》中的记载:“兰亭墨韵,书魂之极,可镇万邪。”他咬破指尖,将血滴在速干墨锭上,胎记与墨锭瞬间共鸣,整个兰亭场景竟化作实体屏障,溪水倒流、竹枝化剑,将残影逼出三丈之外。

“小友究竟是……”王羲之搁笔,解下腰间玉印,上刻“逸少”二字,与陈昭后颈胎记的边缘严丝合缝,“某曾梦见白鹅衔星而来,今日方知,是护书星官降世。”

曲水流觞的凝滞即将结束,陈昭将玉印与《兰亭序》稿本一同收入防水锦囊:“大人,此稿请藏在云门寺的伽蓝神像后,用速干墨在匣上画‘之’字九遍——百年后,智永禅师会凭此开启‘永字八法’的真髓。”

回到现代,手中的稿本带着兰亭的竹香,速干墨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纳米级的晶体结构,正是这些“墨魂卫士”在千年间阻挡着岁月的侵蚀。更震撼的是,玉印与扳指相触时,胎记上浮现出完整的曲水流觞图,第五颗星点“天玑”正式点亮。

三日后,北京故宫的《兰亭序》特展上,陈昭带来的东晋稿本与冯承素摹本并置,紫外线下可见速干墨特有的虹光纹路,每道笔触都对应着历史上文人赋诗的精确时刻。鉴定专家颤抖着说:“这是‘天下第一行书’的‘即时版’,每个‘之’字的变化,竟比传世本多了十七种!”

人群中,一个戴白鹅形玉坠的老者走近,递过半个玉印:“陈先生可还记得,云门寺的伽蓝神?”他掀开衣领,后颈青斑正是《兰亭序》中“惠风和畅”的“风”字笔锋,“吾乃王羲之第五十八代孙,代号‘墨池旧主’,等您开启‘文明共振’能力,只为护得‘书圣真魂’不灭。”

手机震动,匿名邮箱收到新邮件,附件是1965年《兰亭序》论辩的绝密档案,其中一张照片显示,郭沫若手中的稿本边缘,竟有与陈昭相同的青斑倒影。附言只有一句:“昭明太子的《文选》缺了《兰亭诗序》,速去南朝梁代补全。”

深夜,陈昭翻开《观古笔记》,新页记载:“王羲之玉印归位,十二星宫成其五。下一站,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正在编纂《文选》,《兰亭序》将被删改,需现代扫描仪留存真貌。”

他摸了摸后颈,曲水流觞印记旁,“昭明文选”的书脊轮廓正在浮现。窗外,潘家园的夜空繁星闪烁,恍若东晋兰亭的漫天星河,陈昭忽然明白,每一件文物都是文明的星星,而他的胎记与扳指,正是串起这些星星的银河。

手机弹出7·M编辑的消息:“第十章读者吹爆!‘书法攻击’的脑洞太绝,王羲之后人的伏笔让读者猜下章是不是去南朝!”他笑了笑,回复:“下章标题就叫《文选星霜:当扫描仪遇见昭明太子的笔》。”

月光下,陈昭握紧扳指,玉面星图亮起,这次的坐标——南朝梁代的建康东宫,萧统正伏案校书,而他,即将带着现代扫描仪,去守护《兰亭序》的完整录入,让“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千年共鸣,永远闪耀在文明的星空下。

(主角陈昭第十一章将深入南朝梁代,用现代扫描仪留存《兰亭序》真貌,阻止昭明太子删改,同时揭开“时间守墓人”的真实身份——竟是历史上被抹去的伪作作者残影,敬请期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