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锐士齐声高呼,望着赵祁,眼中满是崇敬。
镇韩主将赵祁,在当今大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仅一年便从新兵升至高位,这是每位锐士既敬畏又渴望之事。
在百万锐士中,赵祁威名远扬。
“好。"
赵祁举手示意,锐士们的喧哗随即止息。"今日召集诸位,只为一事。"
赵祁面容严肃,朗声问道:“汝等可愿效忠于本将?”
此效忠不同于效忠大秦,首先是效忠于赵祁,意义非凡。
他们皆经精挑细选,忠诚己受李青检验。
听闻赵祁之言,轰然作响,两百锐士同时单膝跪地,面向赵祁齐声誓言:“属下愿誓死效忠。"
“系统,筛查忠诚值低于六十者。"
赵祁立即联系系统。
“此地未发现忠诚值低于六十者,宿主请安心,忠诚系统监控手下忠诚变化,一旦触及临界点即刻提醒宿主。"系统回复。
“李青这小子没让老子失望。"
“看来真下了不少功夫。"
系统提示传来,赵祁亦露出满意神色。
虽无屠睢、章邯般的统兵才能,但李青处理事务缜密周全,日后必能为赵祁效力。
“好。"
“效忠于本将乃本将之荣耀。"
“自今日起。"
“汝等在军中之名将被抹去,军中查询不到任何信息,甚至在大秦亦无法查到,汝等名单唯本将与李青知晓。"
“因汝等将是未来的隐秘力量,首属于本将掌控。"
“加入此势力。"
赵祁注视着这二百名精锐战士,语气沉稳而有力:"能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荣幸,自今日起,不论你们的爵位高低或官职大小,你们的年俸都将翻倍,而抚恤金更是达到五倍以上。
此乃我所赐予。"
听闻此言,二百名精锐的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对于他们而言,俸禄关乎家庭生计,抚恤亦然。
"我如此厚待,你们当知感恩。
愿以生命守护主上!"全体齐声应答。
"而从今日起,你们只隶属于一个名字——那就是……"
"影锋!"赵祁缓缓道出二字,为这支新成立的力量命名。
"从此以后,你们便是我麾下首批影锋士,隐身暗处,成为我的利刃。
你们会经历比军中更为严苛的训练,同时也能收获更多回报。"赵祁凝视着这群战士,声音低沉却坚定。
"我愿以命效忠主上!"二百名影锋士齐声高呼。
"李青!"赵祁转向此人,将手中的卷轴递给了他,"从今往后,他们的训练就交由你负责。"
卷轴上详细记录了赵祁根据**《影锋秘典》**总结出的刺客隐匿训练之法,这套方法超越了当前各国现有的刺客培养体系。
目前他们还未完全达到死忠境界,唯有完成训练后,那些展现出超凡忠诚之人方有机会修习真正的**《影锋秘典》**,那时他们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影锋士。
"自今日始,我代主上管理影锋士。
你们的一切训练皆以我为核心。
今晚,你们将随我去往某地,那里将是你们的秘密基地。"
李青严肃地对二百名影锋士说道:"谨遵统领之命!"
"日后还需寻觅一位精通刺客之道者来统领影锋士,如此方能让这支力量不断壮大。"赵祁心中暗忖。
尽管李青忠心耿耿,但他公开的身份使得若有人心怀叵测发现其与影锋士的联系,必定会牵连到赵祁。
因此,他并不适合担任统领。
赵祁需要的是既具备足够实力又与自己毫无瓜葛的人,就像韩非那样,在暗中效忠赵祁,但在表面上却毫无关联。
"禀报!"此时,一名亲兵急匆匆跑进校场,手中捧着一封竹简。
"将军!"
咸阳雍城军营传来急报,系蒙武上将军亲笔所书。
侍卫垂首一礼,双手呈上那卷竹简。
“蒙武将军的手书?”赵祁猛然惊醒。
他随手接过竹简展开,瞥见内容后,眉宇间瞬时寒霜弥漫。"李斯,好个李斯。"
“果然狡诈,竟敢如此算计于我。" “还敢算计嫣儿与我的子女。"
阅罢蒙武亲笔所写,赵祁眸中闪过一丝杀机。
显然,这信中蒙武己将咸阳所发生之事尽告于他,否则赵祁断不会这般震怒。
在这个世间,
赵祁最珍视之人便是李嫣儿,如今又多了两脉相承的儿女。
李斯未能如愿构陷自己,竟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骨肉,实在令人齿冷。
全然不顾丝毫血缘牵连,他眼中,李嫣儿可有可无,外孙外孙女不过是他布局的棋子,弃若敝屣。
然而,这也正是赵祁的底线。
“原以为因嫣儿的缘故,即便将来如何,也会给你留几分体面,存你一条性命。"
“但见你对嫣儿毫无父女之情,实无必要了。" “他日必让你知晓生死的意义。"
赵祁冷声低语,己然决意将李斯列入必杀之列。
算计自己尚可忍耐,既己成仇,但算计嫣儿、算计骨肉,此等行径万难饶恕。
“主公,咸阳究竟出了何事?”
韩非察觉赵祁神色变化,急切询问。
“请看。"
赵祁递过竹简,韩非接过后细览一番。
随即,面色亦凝重难堪。"李斯。"
“过去我真是错看了此人。"
“主公待韩卒一视同仁,此举堪称统一天下之大义,足以令炎黄子孙归附,奈何李斯反借此打压主公。"
“他更对主公妻儿下手,企图操控他们,用以威胁主公。"
“这手段,太过狠辣。" 韩非蹙眉叹息。
凭他的智谋,自是一眼洞穿信中李斯的险恶用心,以及对赵祁的冷酷无情。
“李斯如此针对主公,想必是因我。"
“韩地消息怕己被李斯探知,他知道是主公保下了我,便怀恨在心,遂在秦王面前诬告主公,意欲削弱主公。"
“幸得蒙武、桓漪二位上将军干预,此计未能得逞。"
“于是他转而对主公的儿女下手。" 韩非略作沉吟,再度开口说道。
他瞬间明白了李斯的意图,以及为何对赵祁怀有如此深的敌意。
这一切皆因韩非而起。
赵祁保护了韩非,致使李斯的谋划失败,也让韩非成为他在朝中的强敌。
韩非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处处打压赵祁。
这般心胸,这般狭隘。
彻底颠覆了韩非对李斯的看法。
这样的手段。
实在不够光明正大。
“君上,难道嫣儿诞下了您的血脉?”
李青惊讶地望着赵祁。
屠睢和章邯亦是如此。
他们年轻的君上竟己育有两个孩子,这令他们难以置信。
此事尚无人知晓。
“近日,嫣儿产下一对龙凤胎,我也有了两个孩子。"赵祁忍住怒气,想起妻儿,眼中闪过一丝柔情。
“恭喜君上。"
屠睢三人连忙向赵祁道贺。
“不过此次若非君上与蒙武将军交好,有他在咸阳为君上周旋,恐怕李斯的诡计便要得逞了。"韩非有些庆幸地说。
“正是如此。"
“李斯虽有才华,却心胸狭隘,且执着于目标不达则止。
幸好有蒙武将军在咸阳,不然我的妻儿都要落入李斯之手,那才是真正的麻烦。"赵祁亦感激不己。
欠蒙武的情谊越来越多。
回想起历史。
赵高与李斯联手篡权,导致秦二世胡亥继位,而后杀害了秦始皇的所有子女,其手段何其毒辣。
蒙氏一族也因此被胡亥剿灭,满门蒙冤,最终灭亡。
当然。
李斯同样可悲。
与赵高合谋扶持胡亥登基,最后却被赵高车裂家族,终究未能如愿,实属可笑。
“蒙武将军,您的恩情我铭记于心。"
“只要我赵祁在,无论日后秦国如何动荡,定当保全您一族免于覆灭,这是我欠您的。"赵祁默默想着。
尽管仅从书信中得知咸阳的动态。
但他能想象到章台宫内,李斯弹劾自己时与蒙武的激烈争执,还有那位桓漪上将军。
他未曾料到桓漪会上咸阳替他辩解,这也使秦始皇对自己的决策更加确信。
最终李斯的计划未能成功,还是因为蒙武的介入。
李斯虽败却不甘心,竟亲自前往李家村,欲带离李嫣儿。
幸而李嫣儿己识破李斯图谋,从蒙武处得知其欲以己为工具对付心上人祁公子,自然不会随李斯而去。
最终,在蒙武的威压之下,李斯无奈离开李家村。
章台宫与李家村两次交锋,令赵祁尤为凝重。
“主公此次调整对待降卒的方式,视降卒为同族,此乃大秦开创之先例,若换作寻常君主,必会迁怒主公。"
“然秦王未如此,反增对主公的信任,并全军推行此法。"
“属下此刻方明主公何以唯尊秦王而不服他者。"
“这般气魄,天下诸国又有几国有之。"韩非语带敬意。
“正是有此君王,炎黄一族方有一统之望,以战止战,创太平盛世,此乃万世之功。"
“大秦有他,方能一心,若大秦统一天下,有他在,则天下无乱。"
“但……”赵祁话至此便不再多言。
秦始皇健在,天下绝不会乱,他如定海神针般稳固大秦江山。
一旦不在,那些野心之人便会蜂拥而出,反叛大秦。
就像如今己被灭亡的韩国,当年亡国时逃亡的权贵们,如今怎敢现身?显而易见,他们正蛰伏,等待时机以复旧权。
若秦始皇驾崩,天下必将分裂。
其子辈皆不堪重任,无法统一江山。
彼时,便是赵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