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宠信奸佞,不理朝政而令国家崩乱,平叛时又举措失当,自毁柱石!"
“唐肃宗李亨,昏庸无谋,私心误国,屡次错失平叛良机,致使战事持续数年,更遗留藩镇割据百年之祸!"
“此祸国殃民之罪责,他父子二人实万死难辞其咎!"
唐太宗李世民看着诸天之上投影出来的画面,整个人如同即将要喷薄而出的火山,炽烈的怒火几乎要冲破太极宫的屋顶。
"安禄山,此人罪该千刀万剐,烈油烹煮!历经十八层地狱之酷刑,也不能解朕心之恨!"李世民越说越气,整个人脸色通红,双目森然。
“安禄山这样祸国乱民的臣子,这是眼睛要瞎到何种地步,才辨认不出?
“该死!该死!全都该杀!"就连一向温柔贤淑,基本上没有发过脾气的长孙皇后,此时也微微垂着眼睑,脸上盈满了压抑不住的失望怒火。
……
与此同时,诸天之上的画面继续变动着。
关于玄宗时期安禄山的事情,还远远没有盘点完毕!
“后世有许多文人墨客作诗作词歌颂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然而,长生殿上、马嵬坡前,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所谓“爱情悲剧”有什么意义?"
“他二人的悲欢离合,和千百万为其所累的平民百姓家庭的生离死别相比!"
“又算得了什么?"
“竟也当真值得后世无数酸臭文人,为之长吁短叹么?"
“然而,大唐王朝从来不仅仅是皇帝的私产!更是所有三军百姓万众的大唐!"
“李家皇帝的无耻和昏庸,安禄山史思明两个胡人的野心,直接致使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大唐帝国何曾负于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高官显爵的杂胡,又何曾亏待了曾经占据帝国三分之一兵额,重禄厚饷恩养多年的这支叛军?!"
太宗皇帝李世民和高宗皇帝李治两人,以及其他的各个皇帝,看到这里,脸色都变了。
隋文帝杨坚看到这里,心中十分愤怒,原本一直潜水的他立即现身怒骂。
“胡人!还能在大唐帝国的朝堂之上加官进爵,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但为何当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居然能毫无戒心,任由其野心膨胀?"
“百年前那场席卷整个中原大地的空前浩劫,就这么遗忘了吗?汉人被屠戮至只剩下几百万人!"
“这样的国仇家恨,区区百年时间,就彻底烟消云散了吗?"
对隋文帝来说,大唐帝国极盛时期的多名族融合,他是很难接受的。
更遑论这种完全的外族人在中原朝堂之上加官进爵,还能手握重兵?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但历史上已经发生的那些胡族搅乱中原大地的事儿难道还少吗?
古时候的那些胡族,对于中原大地来说,就是完完全全的戎狄!
太宗皇帝李世民阴沉着脸,看着天地投影中的画面,压着心中的怒火。
“先接着往下看!朕要知道这安史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
诸天之上的声音接着响起,画面继续转动。
“唐王朝历时八年,虽然平定叛乱。。。"
“然则,河西陇右安西北庭尽没于吐蕃!国土户数减少一半!"
“国势由盛转衰至不可逆!三千万人口的损失!"
“这场空前浩劫的罪魁祸首,首先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挑起战火的野心家、以及他们麾下一群人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