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们明白了!”关羽与张飞点头赞同,心中似乎有了新的见解。
“好吧,三弟,速速前往勿再生事。”刘备放下心来。
关羽和张飞排他之心颇深,若不加以引导教育便难以改观,只有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才见成效。
“好的,大哥!”
张飞回到营中,见到等待着的张郃,面露笑意地开口道,“儁义啊,我是个鲁莽之人,往后就要麻烦你照看好了大哥的安危!”
“三将军过奖,在下的职责便是如此。”张郃拱手作答,心中已然明白已得到了这两位兄弟的信任。
“我是张飞,字翼德,你今后直呼我翼德就好!”
“好的,翼德!”张郃面带微笑,感觉自已已不负将军所望。
随即,张飞一声令下便集合起了五佰士兵。
望着迅速响应并整齐列队的五百铁骑,张郃心头一阵震撼,这等纪律严格的队伍谁会不愿带领?
“儁义,你来自由选吧。”张飞挥手示意。
“翼德,我是新人,还请你帮忙精挑细选出合适的人选。
毕竟是有关将军安危的大事嘛!”张郃虽见骑兵个个强悍,很想全数选用,却也不忘留给张飞颜面,以便未来能与其有更深的互动。
“行!”张飞毫不含糊,从中挑选出了一百位最骁勇善战的骑兵。
为了大哥的安全,当然是选择最优秀的,即使这让张飞心中也有几分不舍,但在大哥面前,安全总是首位!
“嘿,翼德,我还有一件事想要拜托你!”张郃靠近张飞,显得有些拘谨地提出了请求。
“何事?说来听听。”张飞警惕起来,感觉这位张郃似乎有意拉拢自已。
“这个,那个。”
“儁义,你干嘛婆婆 ** ,有什么事就直说,干脆点!”
张飞怒目圆睁,心里猜忌这家伙是不是又想占便宜。
“嘿,我真的很喜欢这把枪,能送给我吗?”张郃手握长枪,语调变得随性多了。
他刚弄清楚这把五虎断魂枪是张飞击败黄巾军首领的战利品,而张飞的武器是刘备专门为他打造的,显然他对这枪并没多大兴趣。
“就这事?我还当是什么难办的事呢!”张飞放松了警戒,挥挥手。
“那我就收下了!”张郃欣喜地耍了几下断魂枪,感觉甚合手意。
“且慢!”张飞注意到了张郃满脸的兴奋,眼珠一转,“你就这样空手牵羊了?总得意思一下吧?”
“啊,翼德喜欢什么呢?今后只要开口,一定想办法给你弄来!”张郃笑着说道,只要你知道想要什么就好。
“不要那些虚的东西,我喜欢喝酒。”
“那就请你喝酒,直到喝倒为止如何?”对张郃来说,这样的要求简直是轻而易举。
“一顿哪够?最少十顿,而且得按照大哥的酒量计算!”
张郃注视着张飞豪爽的表情,未发现一丝阴谋。
将军的酒量?那能喝得多?想到这点,张郃笑得更灿烂了,却做出一个后来让自已无比后悔的决定。
“好吧,我们就这么说定了!”
不一会儿,张郃也挑选好了他的百名亲卫,他们都非常尊敬张郃,毕竟能和张飞斗上几个来回可不是一般的武艺。
通过观察亲卫的训练情况,并结合自已的经验,张郃开始逐渐领会统帅部队的精髓。
另一方面,张飞离开后,刘备召来了孙刚。
“参见将军!”孙刚恭敬地抱拳致敬。
“孙刚,这一战俘获的黄巾士兵不少,你选几个手下从中挑出约三百健壮青年,在方城等我的书信吧。”刘备低声吩咐道。
尽管孙刚有些不解,但仍然点头应允。
“等等,还有一件事——必须挑品质好、无严重劣迹并且愿意拼死效忠的年轻人!”刘备又郑重强调。
“遵命!”孙刚开始明白,原来是想扩军啊。
等到刘备妥善处理完方城的政务时,张郃和孙刚均已顺利完成任务。
“出发,返回蓟县!”刘备一声令下,五队骑兵带领万名黄巾俘虏,踏上了归途。
半日后,大队伍进入了蓟县,太守刘焉亲自率领军中的官员出城迎接。
在城门前,刘备等人下马向刘焉行礼,“末将领命不虚,终是将这批逆匪击败了。”
刘焉上前握住刘备的手,“哈哈哈,辛苦玄德了,此役实为大快人心啊!进城吧,本太守已备下了美酒佳肴等着你们呢!”
周围的幽州将领纷纷向刘备投去敬佩的目光,暗自思忖这刘备真是不同凡响,竟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当初刘备主动请缨时,这些人都认为他在送命,谁知却是力挽狂澜、逆转战局!
“感谢太守,有请太守先请!”刘备礼让,虽然立下了功劳也不能忘了上下级
的分寸。
“嗯!传本太守旨意,犒赏全体士卒!凡参与本次出征者皆有厚奖。”
刘焉心中满是得意,奏章一经呈上,这么大的功绩自然是他自已的。
刘备在这场战役中大败幽州的黄巾军,非但没让幽州损失一兵一卒,反而俘获了数万黄巾,这一切出乎刘焉的意料。
平白得到如此重大的功劳,怎能不令他喜出望外?
“多谢太守大人!”身后的将士们也同样欢欣鼓舞。
尽管未参与出征,但他们同样会受到犒赏,因为他们也是三军的一员。
后方,幽州军士已经井然有序地开始接收俘虏、战马与各种物资。
刘焉面带微笑地对刘备说:“玄德不必担心,这场战役的功劳我会立刻上奏朝廷,你定会得到嘉奖的!”
“末将感谢太守的厚爱!”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刘备心里却把刘焉狠狠骂了一通。
他本人在前线浴血奋战,九死一生,而刘焉及其麾下的幽州兵马显然是想坐享其成。
更让刘备不满的是,刘焉根本没提要让他收纳部分黄巾俘虏的事。
身旁的关羽、张飞和简雍等人见状有些气愤,但他们顾及刘备,没敢多言。
“嘿,幸亏大哥有先见之明。”张飞小声抱怨道。
“三弟!”关羽出声制止张飞。
原来,刘备早已在回城途中,命令部下替换了自已的战马,并在方城预留了数百可备用的战马,部分物资和粮食。
如果没提前做准备,这次辛苦赢得的胜利只怕只能换来少许黄金财物而已。
“太守请看,这是黄巾叛贼程志远和邓茂的首级。”刘备指着亲兵手中的木盒说,并将之前向刘焉请求的战马,也一同奉上。
“玄德有心了!”刘焉满载而归。
在庆祝宴会上,诸将领纷纷与刘备共饮,而刘备亦来者不拒,最后竟醉倒在众人之中,大伙才肯放过他,自个儿继续饮起来。
酒宴结束后,张郃搀扶着刘备回到军营,甫一进入大帐,刘备便站了起来,步履如常。
一旁的张郃看得目瞪口呆——要知道,刚才刘备与数十人饮酒,每次都是一饮而尽,数量可观。
“哎,将军,你没醉啊?”
“胡说什么,我大哥是千杯不醉之人。”后面,张飞笑得极为开怀。
而关羽与简雍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区区这点烈酒,就是再多两倍也难醉倒我。”刘备笑着说。
该死的,真粗心大意了!张郃忽然记起欠张飞十顿酒债的事。
“大哥,此地非我长久栖身之所!”今日发生的事,使得关羽等人明白,在幽州他们已难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确实是这样。
不过新的机会即将到来。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宣传我们的辉煌战绩,越多人知道越好。
其次,我们要扩大军队的规模!”
“好,宪和,这件事交给你来办,宣传力度越大越好!”
“好,我这就去安排!”简雍急忙下去着手办理。
刘某深思片刻后,转头看向张飞:“三弟,明天取些金银,到各县城招募三百义士加入我们。”
“大哥,三百人太少了吧?既然我们现在资金充足,不如招募五百人怎么样?”张飞显得格外豪爽,因为他们确实从刘焉那里获得了大量金银——这都是从黄巾军的辎重中缴获来的!
“三百即可,若是队伍中有儁义这般的人物,那就是立下了大功劳。”刘备轻轻摇着头拒绝了提议。
“将军!”听到这句话的张郃,在队伍后方深受感动,心中却也在盘算着先前所说的十坛好酒,一时心酸又幸福。
“天下间拥有我们这种本领的人哪里那么多,倒不如招募更多的士兵!”一旁的张飞咕哝着。
“成大事者须众人拥戴,因此待人应该像流水般宽容透明,这样智勇双全之人自然愿意来投奔!”刘备深知日后关羽与张飞需要有更大的胸怀,于是再次叮嘱道。
数场战役下来,三人在战场上彼此支援,在日常生活中同食共枕,使得兄弟之间的情谊愈发牢固。
而对两位兄弟的才能,刘备也更加认可。
“兄长教诲得对!”张飞傻笑着回应,至于是否听进了心里,谁也说不清楚。
募兵的工作迅速展开,张飞提供的军饷极高,加之战后丰厚的恤金作为保障,很快就吸引了三百名壮士入伍。
同时收到刘备来信的孙刚也带来了三百个强壮的青年,加入由关羽和张飞领导的训练行列。
尽管知悉此事,但对于刘备擅自扩军的行为,刘焉并未加以阻拦——他麾下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员既能获胜也能增添战功的英勇将领。
与此同时,有关刘备以少量部队击败五万黄巾大军的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成为了一段时间内最热门的话题。
“你知道吗?那大破数万黄巾的大将在幽州名叫刘备。”
“刘备?这是何许人?”
“我不知道他的来历,但据说他仅率数百兵马就击败了数万黄巾,你觉得这是不是很了不起?”
“你说的是数百?但有人告诉我,他们其实只有几十个人。”
“不对不对,你肯定误会了,事实是刘备三兄弟击败了几十万黄巾军!”
“那岂不是说明,刘备有着三头六臂的力量?相比之下,我只有一个头和两只手臂……”
这样的流言随着时间推移愈演愈烈,很快便从幽州扩散至青州、冀州及并州等地。
哪怕真人数只有几百而非传言中的那么多,但能在数万人的敌人面前取得胜利也实属不易,特别是考虑到这些敌人乃是多次击败官军且无往不胜的黄巾军时,更显英雄本色。
当时汉朝各地战场上,唯有卢植被记载有一次或两次胜仗,其它地方皆连连败退。
因此,刘备之名也随之流传开来,这一战役不仅标志着黄巾军开始衰落,更是汉室 ** 黄巾军的先声。
得知幽州成功击败黄巾军的好消息后,青州感到不安,火速派人前往求助。
“报告,有使者从青州而来!”一名警卫进门报告。
“青州?让他进来。”最近刘焉接收了不少贺信,心情还算不错。
不久后,一名显得非常疲惫的官员进来,行礼后呈上一封信,“见过太守,鄙人奉我主龚太守所差,送上书信一封。”
刘焉接过信件后打开细阅,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变为深深的忧虑。
“太守有何难事?看您的神情似乎遇到了什么烦扰。”旁边的幕僚关切问道。
“唉,信中说,黄巾军正围攻青州城,情况紧急,要求我出兵救援。”
“太守有所顾虑吗?”
“确实如此,我们幽州也刚击退过黄巾军,余下势力尚未肃清,随时可能再度来袭。
正是基于此担忧,所以我现在才倍感焦虑。”说着,刘焉不自觉地揉了揉额头。
“大人为什么不请都伯刘备商讨对策呢?”显然刘备对抗黄巾的表现,让别驾印象颇深。
“咦?这主意不错!快来人,火速邀请刘备前来议事。”
刘备到来后礼貌拜见,刘焉向其讲述了青州太守龚景发出的求助信件,并征求刘备的意见。
“末将愿带兵前往青州增援,为朝廷分忧。”刘备果断应承。
这是个大好的机遇,不仅要参战增援,还得声势浩大,以便未来在青州的布局和发展。
毕竟,那里将是他构建高墙壁垒、储存丰厚粮草的理想之地!
“好,既然这样,我打算派邹靖率五千兵马前去援军,玄德你则带领自家兵马一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