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桂华带着胡训走了过去,胡汗辉也注意到了两人。
“老太太,您来啦!”胡汗辉满面笑容的迎了上来。
“胡生,恭喜恭喜,你们金银会再上一层楼。”
胡汗辉满面红光,连忙谦虚的说到:
“哪里哪里,这些年还承蒙老太太照顾,今天您能来,是我等的荣幸。”
两人又互相恭维了几句,将话题引到了贾桂华身边的胡训身上。
“这位晚辈是?”
“哦哦,这是我的亲孙子,胡训,来,训儿,叫胡伯伯。”
“胡伯伯。”胡训乖巧的叫了一句。
胡汗辉“好好好”的应了一声,拍了拍胡训的肩膀,笑容看起来很真诚。
随后胡汗辉面色一哀,满脸悲痛的说到:
“令郎的事情我也听说了,这些天一直忙金银会的事情,恨不能抽出身来亲自去贵府拜上一拜,老太太您还要看开些,训儿这么乖巧懂事,一定能继承他父亲的衣钵的。”
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贾桂华心中虽然已经放下,但是往事重提,难免还是有些伤感。
好在胡训足够争气,这一年也给了她足够多的惊喜,
如今兴华银行重新走上正轨,胡训的付出她都是看在眼里的。
听到胡汗辉这么说,贾桂华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害,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人活着毕竟还是要往前看的,只盼得后辈能够不忘祖训罢了。”
贾桂华和胡汗辉又说了些场面话,随后便带着胡训入座,等着开席了。
胡汗辉在香江商界颇有名望,到场的华商基本都是大家大族。
如果不是因为胡训的爷爷和胡汗辉父亲有些交情,
胡家也没有资格坐在这里。
胡训还看见了一些外国人的面孔,想来是那些大洋行也派代表来贺喜了。
吃完饭,从胡汗辉处告别后,贾桂华返回了胡家宅院,胡训也回到了兴华银行。
现在的兴华银行还是一家空壳公司,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
所以关于兴华投资的所有生意都在兴华银行内进行。
胡训还给自已找了个秘书,名字叫做蔡媛媛,
一米六的身高,一身职业装看的很是养眼。
胡训从环球航运定的第一箱咖啡豆运回来了,
手下也从码头把货取了出来。
胡训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便带着新招的小秘书来到了位于兴华银行旁边的仓库中。
一共20吨咖啡豆,整齐的码放在仓库内,整个仓库内散发着淡淡的酸味和草本植物香味,
仔细闻去隐约还有一丝浓郁的咖啡香气,让整个鼻腔很舒服。
胡训走到一个箱子前,打开箱子,划开塑料袋,露出了里面颗粒、色泽发青的咖啡豆。
因为是刚采摘下来没多久的生豆,所以整体还有一些潮湿。
需要尽快加工成熟豆,不然很容易坏掉。
埃塞俄比亚作为咖啡豆的发源地,所生产的咖啡生豆品质上佳。
根据烘焙的手段不同,所得到了熟豆风味也不同。
胡训在北角的工业大厦租了一层物业,采购了一批烘焙设备。
已经有工厂的人过来拉走一批咖啡豆了。
过几天,胡训就可以喝到自已公司生产的咖啡豆了。
胡训对这批咖啡豆的品相十分的满意,打算跟环球航运签下长期合同,用来运输咖啡豆。
胡训扭头看向蔡媛媛,问到:
“中环那几家租的店面装修好了吗?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营业?”
胡训以豆乐咖啡的名义,在中环几处人流密集的地方租了四个店面,用来售卖咖啡与现成的咖啡豆。
租店面、培训员工这种事情交给了蔡媛媛去做。
蔡媛媛从自已的挎包里拿出了四份文件,轻声说道:
“老板,已经租好了,租金每尺6港元,四家店面每个月租金48000港元,我们跟物业签好了一年的合同。”
胡训满意的点了点头。
蔡媛媛虽然刚从海外留学回来,没有工作经验,
但是做事能力非常强,完全不像个职场菜鸟的感觉。
豆乐咖啡的选址胡训特意要求过,面积一定要超过150平,也就是1500尺。
胡训要改变现在中环咖啡店“小店面、轻服务”的状态,
把前世星巴克的经营理念运用到现在的香江。
又交代了一些豆乐咖啡的事情后,胡训带着蔡媛媛离开了仓库,返回了兴华银行。
1971年4月1号,豆乐咖啡在中环的四家门店同时开业,胡训出席了位于中环华人行总店的开业仪式。
为了宣传豆乐咖啡,胡训还特意让人请来了报社记者进行拍照采访。
胡训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
开业仪式结束,胡训便返回了兴华银行。
看到老板回来,兴华证券的负责人走了过来,告诉胡训股市操作也全部平稳建仓。
胡训点了点头,表示自已知道了,随后便返回了办公室内。
自从65年股灾之后,香江股市日益呈现向上扬的趋势。
大量外资公司借机发行股票,开疆扩土。
其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洋行。
和记洋行于1860年创立,
作为四大洋行,和记的名声相较于其他三家要略逊一筹。
虽然有百年历史,但是一直是三、四流角色。
直到20世纪60年代,祁德尊成为和记洋行主席后,和记洋行才走上崛起之路。
1954年,祁德尊出任和记洋行董事局主席。
1963年收购会德丰集团属下的万国企业有限公司,并透过万国企业收购和记洋行股权。
1965年,万国企业取得和记洋行全部股权,并更名为和记国际有限公司,祁德尊出任董事局主席。
之后,和记国际便走上了极速扩张的道路。
祁德尊刘勇部分投资者看好洋行前景的心理,透过发行新股展开连串的收购活动。
1966年,和记国际先后收购屈臣氏、德惠宝洋行、泰和洋行;
1969年,和记国际透过发行优先股募集7200万港元,收购黄埔船坞30%的股权,并重振该公司业务,并推向多元化发展。
同年,黄埔船坞在红磡兴建了一座货运码头,开始货柜运输业的发展。
同时,又与华资地产公司合作成立都城地产有限公司,发展黄埔船坞内剩余土地。
去年,也就是1970年,和记国际透过黄埔船坞,收购大型货仓集团均益有限公司,
黄埔船坞和均益仓在九龙和港岛拥有大量的廉价地皮,令和记国际成为了香江最大的“地主”。
这个时候的祁德尊,可谓是顺风顺水,
所有人也都十分看好和记洋行,认为它超越怡和洋行,成为四大洋行之首是迟早的事情。
但是让祁德尊没有想到的是,
正值他逐渐走向巅峰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人在为他的衰败提前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