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 第52章 再次会议

第52章 再次会议

加入书架
书名: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作者:
猴子爱酒
本章字数:
8172
更新时间:
2025-01-27

依旧是之前那间会议室,只是这一次,空气中弥漫着与上次截然不同的气息。

上次会议,众人还带着几分例行公事的淡然,而今天,不少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廖副书记上次会议上的态度,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是动真格的,绝非以往那些蜻蜓点水般的走过场。

再加上近期市里进行了一番动作,不少事情都是有迹可循,这让原本看似板上钉钉的事情,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他们心里都没底,究竟还能不能顺利拿到名额。

魏书记一走进会议室,就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何方一把拉到角落里,两人压低声音嘀咕起来。

何方满脸堆笑,开门见山地又提起了借人的事情。

他语气恳切,仿佛借的不是人,而是什么至关重要的宝贝。“老魏啊,你看,宋学文同志真是个人才,这样的人才,咱们可不能浪费了。

上次咱们说好的,每个星期借两天,你看能不能落实一下?这数字控制机床,对我们厂的意义太大了,真的离不开宋同志啊!”

何方说着,还不住地用手比划着,仿佛要是没了宋学文,他就要心痛而死。

魏书记听着何方的话,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他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

先不说这段时间他对宋学文也越发器重,单是即将到来的广交会,就少不了宋学文的坐镇指挥。

整个参展计划,都是宋学文一手策划的,他对计划的理解和执行,公社里其他人根本无法比拟。

更何况,实话实说,公社里那些人,论起真本事,还真没几个能比得上宋学文的。谁用谁知道,宋学文的能力,那是实打实的。

因此,无论何方如何软磨硬泡,魏书记的态度始终坚决,就是不松口。

“老何啊,我说你这话就见外了。你们市机械厂,人才济济,能人辈出,怎么就非得盯着我手里的这一个呢?”

魏书记脸上带着几分装出来的为难,语气也放缓了几分,试图打消何方的念头。

“哎呀,老魏,你这话说的,就太客气了不是?”何方一听魏书记这话,立刻提高了声音,语气也变得更加热情,仿佛刚才的恳求只是玩笑一般。

“咱们俩谁跟谁啊?我们机械厂那些人,和宋同志能比吗?那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啊!

这要不是实在找不到能替代的人,我也不好意思跟你开口是不是?

你也知道,这数字控制机床,技术含量多高啊,一般人哪能玩得转?宋同志那可是专家,专家啊!”

何方一边说着,一边拍着魏书记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带着几分亲热,也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意味。

他脸皮向来厚实,对于魏书记的推辞,仿佛根本没听见一般,自顾自地继续说着借人的好处,仿佛只要他坚持下去,魏书记终究会被他说动。

何方见魏书记态度有所松动,立刻抓住机会,语气更加恳切,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宋同志这方面的天分,那是真没话说,我们厂里那些老技术员,哪个提起他不竖大拇指?都说他是难得一遇的人才。”

他顿了顿,又叹了口气,装作一副惋惜的样子,“老魏啊,这样的人才,放在你们公社,说句不好听的,有点浪费了。

他应该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光发热,你说是不是?”

魏书记听着这话,脸上原本的坚决之色果然有所动摇,眉头微微松开了一些。

何方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心中暗喜,知道自已的话开始起作用了。

他立刻趁热打铁,又往前凑了凑,几乎要贴到魏书记耳边,带着几分商量的语气说:“老魏,你看这样行不行?就每周借两天,两天时间,又不耽误你们公社的工作。

剩下的五天,宋同志还是在你们公社,这总可以了吧?”

魏书记斜眼瞥了何方一眼,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像是被何方的厚脸皮给逗乐了,又像是有些无奈。

他带着几分玩笑的语气,又像是带着几分认真地斥责道:“你这家伙,真是想把人当牲口用啊?人家宋学文不用休息的?两天两天,说得轻巧!”

何方一听魏书记这话,知道有戏,脸上笑容更盛,连忙摆手解释:“哎呀,老魏,你可别误会。

我这不是急着用人嘛!再说了,我也没有真要占用他两天,你想想,就算每周借两天,你们公社还是有五天的时间可以用宋同志,对不对?

实际上,就算没有五天,算下来,你们至少也有四天的时间能用他,这还不够吗?”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语气变得沉重起来,“老魏,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之所以这么着急借人,不仅仅是为了我们机械厂的发展。”

何方突然压低声音,神色有些黯然的说道:“你也知道咱们国家现在的情况,那些洋鬼子,一个个鼻孔朝天,看不起咱们华夏人,说话都带着一股子高高在上的味道。

我每次跟他们打交道,心里就憋着一股火,咽不下这口气啊!”

说到这里,何方攥紧了拳头,脸上露出愤慨之色,仿佛真的被那些外国人气得不轻。

魏书记听到这里,原本玩笑的神色也渐渐收敛,脸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何方的话,确实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他们这代人,哪个没有经历过被外国人欺负的年代?哪个心里没有憋着一股劲?

就因为国家落后,技术不行,就要被人看不起,这种滋味,确实不好受。

看着魏书记沉默不语,何方知道时机到了,他放缓了语气,语重心长地说:“老魏,我知道你心里也明白。

咱们现在缺的就是技术,就是人才。

宋学文这样的同志,就是咱们国家需要的。

我觉得他不仅能够在数字控制机床方面做出点成绩,说不定还有别的惊喜,如果真是这样,那对咱们国家,对咱们民族,都是大好事啊!

为了这个,我厚着脸皮求你一次,又算得了什么呢?”

魏书记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了何方一眼。

他知道何方说的有道理,也理解何方的这份心意。

最终,他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无奈,又带着几分期许,迟疑地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好吧,好吧,真是被你这家伙给磨烦死了。就按你说的,每周借两天吧。”

何方一听魏书记答应了,顿时喜形于色,原本略带愁容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他一把抓住魏书记的手,用力握了握,激动地说:“好兄弟!我就知道你老魏是明白人!你放心,我何方保证,日后你肯定不会后悔今天这个决定的!”

魏书记总觉得何方这家伙笑得像只偷了鸡的狐狸,而自已则像是那个被偷了鸡还帮着数钱的傻子。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把自已辛辛苦苦养大的白菜,眼睁睁地看着被别人家的猪给拱了,心里能得劲吗?

不过,话都说出口了,覆水难收,他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反悔。

他转过身,朝着站在不远处的宋学文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宋学文见状,快步走了过来,站在了魏书记的面前。

魏书记清了清嗓子,看着宋学文,郑重其事地说:“小宋啊,何厂长想借你每周去市机械厂两天,帮忙搞那个什么数字控制机床的研究。

我呢,原则上是同意了,但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我答应没有用,最终还得看你自已的意思。

你要是不愿意,谁也不能勉强你,知道吗?”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何方在一旁乐呵呵地插嘴道,脸上的笑容像盛开的菊花一样灿烂。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事儿宋学文肯定不会拒绝,毕竟这是他们俩之前就商量好的。

宋学文可是个香饽饽,他自已肯定不好意思主动提出要去市机械厂帮忙,这种事情,得由他何方来出面,跟老魏软磨硬泡才行。

现在,老魏这边已经松口了,剩下的事情,那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果然,宋学文在听到魏书记的问话之后,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点了点头。

不过,他还是把自已的态度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魏书记,机械厂那边,我每周过去两天帮帮忙是可以的,但是时间肯定不会太长。

毕竟,我的重心还是在咱们公社,我想尽快地让咱们红石县的经济发展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听到这话,魏书记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他欣慰地拍了拍宋学文的肩膀,感慨地说:“好,好啊!小宋,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这是心里装着咱们公社,装着咱们红石县的百姓啊!”

所以,就算何方把人借走了,只要宋学文的心思还在公社这边,那就不用担心他会被市机械厂给挖走。

虽然说,很多人一旦有了在市里工作的机会,可能就不会再考虑县城这种小地方了。

但是宋学文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更看重的是能够为红石县做点实事,为老百姓谋点福利。

这也是之前魏书记不太想借人的主要原因,万一宋学文被市机械厂给挖走了,那他可就亏大了。

毕竟,宋学文可是他手里的一员大将,是他推动红石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可不想白白地把这么好的人才拱手让人。

“咳咳,其实在机械厂上班,也是为老百姓做事嘛。”何方可不觉得在机械厂上班就是脱离群众了。

而且他们机械厂的产品要是能够更新换代,不仅把老百姓能够得到福利,最主要的是国家能够进步,能够打破许多必须外包的记录。

这不是双赢吗?

三人说定没多久,廖昌伟就带着秘书走进来,看到宋学文,先是对他招了招手,脸上自然带笑,“小宋,过来,你今天坐到我旁边,要是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提出来。”

宋学文有些诧异,不过并没有拒绝,而是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好的,廖副书记。”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有序。

各家单位的负责人轮番上阵,慷慨激昂地陈述着自家的发展计划,每一个方案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力求在这次会议上大放异彩。

毕竟,这可关系是否能够去广交会,主要还是狠抓之后的广交会,面子的问题,谁都不想掉面子。

廖昌伟坐在主位上,右手边,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已经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不少内容。

而坐在他身旁的宋学文,手中也拿着一个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记录着自已的思考和判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各家单位的代表都陆续完成了自已的陈述。

会议室里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和偶尔的翻页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廖昌伟的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

廖昌伟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酝酿着什么。

他的目光在会议室里缓缓地扫过一圈,最终落在了宋学文的身上。他微微侧过身子,用一种温和而又带着一丝期待的语气说道:“小宋,你来说说,他们这几个厂的计划,在你看来,可行性如何?”

这突如其来的提问,像是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转向了宋学文,眼神中充满了惊讶、疑惑,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要知道,之前的会议,他们虽然知道廖昌伟对宋学文看重,但是他们觉得最多也就是征询意见。

而这一次,廖昌伟竟然直接让他对各家单位的计划进行评判,这无疑是将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他们深知,这意味着宋学文在廖昌伟心中的地位,似乎不容小觑。

一时间,各种复杂的情绪在会议室里弥漫开来,除了何方老神在在,其他人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