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护卫级别连太师府都不如,也没有什么高手。
对于此刻的貂蝉来说,直达小皇帝寝宫再简单不过了。
貂蝉已经恢复了伪装十几年的普通容貌,一礼道:
“逆贼董卓已经伏诛,今夜城内和宫内怕是不得安宁,民女貂蝉奉司徒之命,前来保护陛下和娘娘。”
虽然伏寿年纪小了几岁,与蔡琰、刘姒、貂蝉几人玩不到一起去,却也偶尔见面。
闻言顿时大喜过望:“貂蝉姐姐,董卓真的死了?”
“死了!”
刘协也确认了自已没有听错,激动地浑身颤抖:“老贼终于死了……怎么死的?”
“……”貂蝉顿了一下,“被司徒王允设计杀死。”
这话倒也没错。
毕竟是王允设计将她送入太师府。
貂蝉事后也反应过来,王允让她先进宫,护驾只是其一,邀功为其二。
既然如此,她便索性送佛送到西,将功劳都推到王允身上。
懂得邀功的,可不止王允。
长安动乱持续大半夜,董卓余党这才全部被肃清。
天色还未亮,满朝文武便齐聚崇德殿。
王允铲除国贼,位列百官之首,所有人也都服气。
吕布也不傻。
见城中战斗进行地差不多了,便也匆匆赶到皇宫,在王允身边挤了个位置。
吕布虽然恶行不少,甚至挖了孝灵皇帝的坟,可所有锅都已经被董卓背了,其他人都是“奉命行事”。
再加上并州军和吕布的个人战力,没有人敢说个不字。
能混到百官这个位置,并且在董卓的高压政策下活到现在的,就没有一个傻子。
这几年来,大汉风云变幻。
先是宦官灭了外戚。
然后士族又灭了宦官。
董卓这个边将虽然没灭亡士族,却也将士族重创,特别是中央的士族。
现在董卓又死了,首功王允最多当个几年权臣。
在大多数大臣眼中,只要小皇帝成长起来,便很有可能重振皇室声威。
因此除了王允、吕布等功臣的位置外,所有人都努力向前挤,挤不进去的也踮着脚,就想露个脸。
“董贼伏诛,普天同庆,臣等恭贺大汉永昌,陛下万岁,万万岁。”
刘协刚刚在宫人的拱卫下出现在大殿之上,下方便传来排山倒海的恭贺声。
吕布仗着实力雄厚,嗓门最大。
人逢喜事精神爽。
刘协虽然一夜未睡,却神采奕奕。
毕竟还是个孩子,即便聪慧,刘协也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满脸笑容道:
“众卿不必多礼,王公,董卓余孽可曾肃清?”
王允恭敬道:“回陛下,董贼余孽负隅顽抗,现已全部伏诛。中郎将吕布奋勇杀敌,居功至伟;胡轸、徐荣以及诸多军官此前受董贼胁迫,现已经弃暗投明,臣斗胆,请陛下开恩。”
眼下长安城最重要的还是维稳。
胡轸、徐荣两大中郎将跟吕布性质差不多,并非董卓嫡系。
所以王允也没有落井下石,甚至为胡轸等人求情,也能卖个顺水人情。
至于董家之人……
为了避免刘协心软,留下祸根,整个董家已经被尽数诛灭,男女老幼鸡犬不留,包括几个还在襁褓之中的稚童。
“众将有功无过,便依王公所言,”对于王允的提议,刘协自然应允,然后又补充道,“诸位将军当约束士卒,不得再骚扰百姓。”
“陛下圣明!”
王允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然后扑通一声跪地:
“陛下,老臣有罪。”
刘协吓了一跳:“王公此言何意?”
“董贼祸加至尊,伤化虐民,老臣世食汉禄,却只能忍辱偷生,甚至对董贼阿谀奉承,每思及此,都如鲠在喉,愧对先祖,我……我……呜呜呜……”
王允放声大哭。
这一哭,百官侧目。
看看王司徒这觉悟,这功力。
现在主动请罪,算是弥补了这一年多以来对董卓阿谀谄媚的污点,省得今后再被人翻旧账。
王司徒都请罪了,自已这些人还等啥?
“臣等有罪……”
百官乌泱跪成一片,没眼泪的也都挤出几滴眼泪。
这把吕布整个人都看傻了。
倒是刘协想不到那么多弯弯道道,只是感同身受道:
“王公忍辱负重,这才为国除贼,何罪之有?别说诸位,就连朕面对那董贼时,也只能委曲求全,无罪无罪。”
此言一出,百官更加赞叹王司徒高明。
天子都怕了,谁还能再翻他们的后账?
却没想到,王允还没完。
“谢陛下恩德!那董贼为了拉拢老臣,平日所赐甚厚,老臣当初不敢不受,如今当如数奉还。”
王允生平不爱财,不好色,现在也到了天命之年,只希望死后能够名留青史。
为了名声,王允想尽办法与董卓彻底划清界限,好洗去自身污点。
“一应财物,老臣都已列出账目,至于‘温侯’爵位,老臣受之有愧,也请陛下收回。”
温侯可是县侯,郡王之下最高级别,食邑一县之地。
正常来说,朝廷是不可能分封县侯的。
王允的温候说来还有些故事。
一来董卓为了拉拢王允,二来那阵子司马家逃出,董卓一怒之下便把温县作为封地给了王允,食邑五千户,算是恶心司马家。
反正温县在河内郡,拿不属于自已的东西送人情,董卓异常大方。
“王公高风亮节,”刘协不吝赞叹,“不过公为国除贼,挽救大汉,县侯之爵位实至名归。”
王允却坚决推辞:“为国除贼,吕布将军也劳苦功高,不如将温候赐予吕布将军。”
王允原本的打算便是如此。
既能作为刺杀董卓的奖赏,也能显得自已高风亮节,又能拉拢吕布,一举三得。
可问题是,现在刺董的,却不是吕布。
吕布虽然惊喜,却强忍着一口答应的冲动:“若论功劳,谁能比得上貂蝉小姐,毕竟是貂蝉小姐亲手斩下董贼之首。”
“什么什么?”刘协一惊,“董贼乃貂蝉姑娘所杀?”
王允点头:“确是小女貂蝉夜入太师府,刺杀了董贼。”
朝堂上瞬间发出嗡嗡的议论声。
伍俘刺董,失败了。
曹操刺董,失败了。
荀攸、郑泰、种辑等人,也失败了。
满朝公卿想尽各种办法,都失败了。
现在竟然被一女子所杀!
今日过后,“貂蝉”之名必然名扬天下。
不远的杨彪突然出列,笑道:“陛下,貂蝉姑娘手刃董贼之功,不可不赏,既然王司徒坚决归还温侯爵位,莫不如便将此爵位赐予貂蝉姑娘,反正都是他们王家人。”
刘协拍手道:“这个主意好,那就依杨公所言,收回王公爵位,赐予貂蝉姑娘。”
大臣们面面相觑。
虽然大汉也有女子封侯的先例,可如此草率,他们总感觉有些不合适。
不过没有人会傻到在这个时候唱反调。
满朝文武几乎异口同声:“陛下圣明。”
刘协笑道:“貂蝉姑娘正在后宫陪伴伏贵人,朕这便差人去请她前来。”
一个小黄门得令,立刻小跑着离开崇德殿。
不一会,小黄门又回来了,慌张道:“回禀陛下,娘娘说,陛下上朝后,貂蝉姑娘便已经趁夜色离去。”
“哦?”刘协连忙道,“去哪了?”
“不知,貂蝉姑娘只是对娘娘说,有缘再见。”
刘协立刻看向王允:“王公,这……”
王允神色恍惚,这才意识到貂蝉那句“父亲保重”,便已经是告别。
貂蝉走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