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儿静静地站在手术室门外,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期待。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可京茹这是头胎,生产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迅速。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要等到明天早上孩子才会降生。
盼儿紧紧握着手中那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这是她特意为京茹准备的。她小心翼翼地将面条交给一旁的护士,并嘱咐道:“麻烦您把这碗面送进去给京茹吧,让她先吃点儿东西,不然一会儿生孩子怕是没力气了。”
整个夜晚就这样缓缓流逝,然而京茹的孩子依旧迟迟未出世。就在这时,傻柱匆匆忙忙地带着丈母娘赶到了医院。他们一脸焦急地快步走向手术室门口,与一直守候在此的盼儿会合。
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即将到来的喜悦,又或许是这个小生命迫不及待想要降临人间。傻柱刚到不久,便听到一名护士高声呼喊着:“秦京如的家属在哪里?”
傻柱连忙应声道:“在这里!在这里!”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护士面前,只见护士微笑着将一个小小的襁褓递给他,并说道:“恭喜你们啊,是个七斤二两的大胖小子呢!”傻柱激动万分,双手颤抖着接过孩子,眼中满是初为人父的欣喜和感动。
护士小心翼翼地将秦京茹推进了病房,安顿好一切后,护士转身面对一脸关切的傻柱等人,详细地叮嘱着如何悉心照料秦京茹以及新生儿的各项注意事项。
待护士离开后,房间里暂时安静下来。一直守在一旁的盼儿环顾四周,发现此刻似乎并没有太多需要自已帮忙的地方,于是轻声对傻柱说道:“傻柱,我看这儿也没啥我能做的啦,我就先回去了哈。”傻柱感激地点点头,目送盼儿离去。
盼儿走出医院大门,踏入熟悉的院子。一路上,不少街坊邻居看到她回来,立刻围拢过来,好奇地询问起秦京茹的状况。当得知傻柱喜获一个大胖小子时,大家不禁纷纷感叹起来。
“哎呀呀,你们瞧瞧人家傻柱这命啊!才结婚没多久呢,就这么快有了孩子!真是让人羡慕哟!”一位大妈满脸笑容地说着。
另一位大爷则接话道:“可不是嘛!傻柱这小子平日里看着憨憨傻傻的,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挺有福分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言语间充满了对傻柱的祝福与羡慕之情。这时,一大妈挤到前面,急切地问道:“那秦京茹现在有人照顾吗?可别亏待了产妇和孩子哟!”
盼儿连忙回答说:“您放心吧,一大妈,秦京茹她妈已经赶过来照顾她们母子俩啦。”
听到这个消息,原本满心期待能够前去帮忙的一大妈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之色,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那就好,那就好……”说完,便摇摇头,转身缓缓朝自家走去。
三天之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傻柱兴高采烈地带着他的丈母娘以及秦京茹母子踏上了归程,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当他们终于抵达熟悉的大院时,远远便瞧见了一个身影站在傻柱家门口翘首以盼。那正是住在院里的老太太,她得知傻柱今日要回来,早早就来到这儿等候着。只见老太太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眼中满含期待之情。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老太太终于看清了傻柱怀中抱着的孩子。那一刻,她激动得难以自抑,甚至连平日里从不离手的拐杖都被抛在了一旁。她快步迎上前去,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的重孙孙啊!可把奶奶给想坏啦!”
几人说说笑笑的进了傻柱的屋子,傻柱扶着京茹躺在床上就带着丈母娘来到曾经雨水的屋子,又从自已的房间带了褥子和棉被安置好了丈母娘才回到房间坐下。
老太太看着京茹怀里的孩子想到了什么颤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布包,打开以后里面是一个五福的平安锁。
“这是我很久之前就找人打的,我还以为这辈子都送不出去,瞧这和我乖孙孙多配呀。”
忙碌了一整天后,太阳渐渐西沉,盼儿拖着疲惫的身躯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刚一踏进院子,一阵嘈杂的议论声便传入了盼儿的耳中。
仔细一听,原来是院子里的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谈论着傻柱儿子的事情。听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述,盼儿不禁心生好奇,但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她去做。
于是,盼儿连忙领着建党先行回了家。进了家门,盼儿顾不上休息,径直走向放置物品的地方。她熟练地从空间中取出一包红糖,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
接着,盼儿又找来一张干净的油纸,将红糖轻轻地倒在上面。她手法娴熟地折叠、包裹,不一会儿功夫,原本散装的红糖就被重新包装得整整齐齐。
完成这一切后,盼儿一手拿着精心包装好的红糖,一手牵着建党,向着傻柱家快步走去。
此时房间里就只有秦京茹和她儿子,盼儿将红糖放在了桌子上来到床边逗弄了一下小孩子。
“怎么就你和孩子在家傻柱和你娘呢?”
“他们才刚出去,傻柱领着我娘去做饭了一会就回来。”京茹示意了一下雨水屋子的方向。
“你们给孩子取了名字没,总不能孩子孩子的叫着。”盼儿逗弄了一会孩子不知道叫什么好。
“小名叫木头大名柱子说要找人问一下,你就叫他木头就行。”
“木头?你们怎么会想这样一个名字!”
“还不是柱子想一出是一出的说贱名好养活,再说他爸叫柱子儿子叫木头一听就是一家人。”秦京茹说到这里也很无奈,但是总比狗蛋之类的强上不少。
“那你们今年过年怎么过,再有一个月就过年了你又还在月子里,你娘在你家里你哥哥嫂嫂会不会有话说。”
“你这样一说我就想起来了,我一会问问我娘到时候怎么办实在不行就只能请人搭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