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长枫和柳静姝的婚事办完之后,离墨兰和赵策英的婚事,相差左右不过二个月的时间。
如今,赵策英被封为太子,婚事的一应事宜需要重新按礼制准备。
好在时间也算得上充裕,就是墨兰的学习事项中,又多了一项宫中礼仪。
这边的婚事紧锣密鼓,另一边准备开恩科的事,也在马不停蹄地准备着。
赵宗全上位,一方面为彰显皇恩;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选拔可用的人才,开恩课之事,也张贴了告示。
齐国公府齐衡,文炎敬,还有诸多举子,看见这个,也很是兴奋。
平常时候,这春闱三年才有一次。如今加了恩科,不仅多了机会,更免了再苦等两年的必要。
两个月的时间到底不算长。
到底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件大喜事,更何况还是太子的婚事。办得可谓是盛大极了。
墨兰成婚那日,积英巷入目所见皆挂上了红绸,红色的地毯从盛家门口,出了巷子,也隐约可见红色。
穿着婚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赵策英,满脸笑容的从宫中到了盛家门前。
刚到门前,就看见自家两个小舅子。
“太子殿下安。”,虽说太子娶得是自家姐姐(妹妹),但到底礼不可废。
“起。今日是吾大喜之日,不必多礼。”,赵策英看着自家两位小舅子,一脸和善。
盛长枫也并未刁难他,先不说他如今的身份,就算因着先前他替母亲找到亲人,也合该放他一马。
至于盛长柏,平日最重君臣之礼,自然不会过多刁难。
作了两首催妆诗的赵策英,刚进门,就瞧见拜别父母,团扇遮面,一袭绿色婚服的墨兰。
身后跟着的是盛纮,还有林噙霜,王大娘子。
赵策英快步上前,躬身作揖道:“岳父岳母放心,我定会好好待墨兰的。这一生,只此一人而己。”
“别误了吉时,去吧。”,盛纮说着,摆了摆手。
若说不难受定是假的,她到底是自己和霜儿生的女儿,又那般聪明懂事,自己在她身上倾注的父爱,便是比这两个男孩儿,也只多,不少。
“是。”,赵策英上马前,看着坐在后面的墨兰,笑着翻身上马。
“起轿!”
林噙霜看着远去的女儿,眼泪却再也止不住了。
若说自己从前为妾时,心心念念地便是让自己的女儿嫁入豪门,一辈子衣食无忧。
便是为此手把手教导,付出所有心血也未尝不可。
可如今,墨兰当真嫁入高门,成了这天下顶顶尊贵的人,按理来说,自己该高兴才是。
可是······
——
另一边。
迎亲的轿子停在了东宫门前。
“撒谷豆!”,礼官在一旁唱道。
“新娘下轿!”,墨兰在云载的搀扶下,踩着青毡花席,一步一步朝着前面的赵策英走去。
“跨马鞍!进中门!”
两人按着礼官的指示,一步一步的进行着。夫妻交拜后,两人都红着脸立在原地,看着喜婆一边说着吉祥话,一边撒帐。
“太子,太子妃,该合髻之礼了。”,说着,喜婆端着放着剪刀和红绳的托盘走到了两人身侧。
一边伺候的人拿着剪刀,从两人头发上各取了一缕头发,随后绑在一起,放进了一个小匣子里。
“愿太子,太子妃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最后一步,便是合卺之礼。
饮过交杯酒,众人极有眼色的退了出去,房间内只余新婚夫妇两人。
都说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赵策英看着墨兰,也是多惶不让。
感受到面前的人,眼中灼人的目光,墨兰微微低着头,眼中满是羞色。
好不容易娶到了人,赵策英自然不会温水煮青蛙了,毕竟,若是那般,今日自己吃肉的时间可就不多了。
“墨兰,抬头。”
墨兰的脑袋早就羞得一团浆糊,听见赵策英的话,下意识地抬起了头。
突然,放大的俊脸出现在面前。唇齿间发出的声音,也被堵在了原地。
的身体不断向后仰去,赵策英一手揽着墨兰的腰间,一手将洒满花生,红枣,桂圆这些东西的被子,猛得丢了下去。
感受着没有那些硌人的东西,赵策英将人放在床上,欺身而上······
龙凤火烛就这样燃了整夜,烛火不停地随风摇摆,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