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敬茶
第六十四章 敬茶
姜许意一下一下顺着姜相霖的后背:“杨婉蓉这个性子,其实并无坏处。”
姜相霖正在气头上,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姜许意笑了笑:“爹爹难道忘了,咱们府中,可还有一个伶牙俐齿的大小姐,说不准,姐姐能帮我们劝住嫂嫂呢。”
姜相霖这才咂摸出些门道,姜许意这话,明白了是暗示他让姜知雪与杨婉蓉去斗。
“只是知雪,她未必肯与我们亲近。”
姜许意笑意更深:“爹爹,意儿愿意试一试。”
太子亲卫目前还没有查到温箬的信息,但好在杨婉蓉进门了,依照自己对她的了解,给姜知雪添些堵,应当不成问题。
姜枭然追着杨婉蓉出门,心下有些不悦:“婉蓉,你方才对我爹爹,是不是太过不尊敬了?”
杨婉蓉目光犀利,望着他:“姜枭然,你方才没有听到,你那好父亲说了些什么吗?我堂堂太师千金,自小诗书字画样样精通,到了你们定远侯府,便只能相夫教子了吗?”
姜枭然只觉着脑袋一阵一阵的痛:“今日难道不是你敬茶去得晚,爹爹才这么说的吗?你便是认个错又如何?”
“我认错?”杨婉蓉声音蓦地高了不少,“姜枭然,当初你赠诗求娶的时候,可是允诺我即便嫁进定远侯府,一切都如同在杨府并无相差的!我便是告诉你,在杨府,从来只有旁人等我的份!”
姜枭然先前只道杨婉蓉有些大小姐的习性,还指望着她帮自己平步青云,未曾想成了亲,才看清这女人根本就是蛮不讲理,当即甩袖而去。
他越想越气,打算出府去找朋友喝酒逛花楼了。
却在垂花门处,被姜许意拦了下来。
“阿兄,你这是要去哪里?”姜许意太了解姜枭然了,他这个人,被乔氏惯坏了,眼中根本容不下旁人,但触及利益,又当别论了。
“阿兄可是在生嫂嫂的气?”她柔声开导着,“嫂嫂毕竟出身高贵,阿兄还需有些耐心。毕竟只有嫂嫂高兴了,杨大人才能高兴,阿兄的前程才有保障。”
一句话,果然稳住了姜枭然,他道:“可是,她根本就看不起我们侯府。”
“嫂嫂初来乍到,想来还需适应一段时日,或许等到阿兄位极人臣,嫂嫂也为人母时,性子便没有这般刚强了。”
姜许意凑近姜枭然几分:“阿兄,若是你感到厌烦,我听闻嫂嫂与姐姐,嫌隙可不小啊。”
姜枭然已经彻底明白姜许意的意思了,既然已经成了亲,他便不该再逞一时之勇,而是要想办法稳住杨婉蓉,榨干她身上的价值。
“还是意儿聪明,我便说,姜知雪远远不及我们的意儿。”
一句过后,姜枭然便又追回了临川院。
甫一进门,便见到杨婉蓉在摔摔打打。
院中的丫鬟小厮跪了一地,姜枭然赶忙上前按住杨婉蓉的手:“婉蓉,你冷静些。”
姜枭然先前流连秦楼楚馆,早就练就了一套拿捏女子的手段,此刻想要讨杨婉蓉欢心了,根本费不了多少力气。
一番花言巧语后,杨婉蓉俯在姜枭然怀中,抽泣道:“往后不许欺负我,我只给你这一次机会,若是再敢这样,我定然收拾东西回杨府。”
姜枭然又是连连承诺,紧接着将话题引到姜知雪身上:“说起来,我还有个妹妹,你没有见到,她可是太后与长公主身边的红人,靠着追随问竹先生去往边关,还得了圣上的青眼。”
杨婉蓉冷哼一声:“你是说姜知雪吧?我早见过她,生的便是一副惹人生厌的相。”
姜枭然有些惊喜,看来姜许意说的不假,二人果然不睦。
“蓉儿可别这样说,我这个妹妹,可厉害的紧,在侯府,就连爹爹她都不怕。”
杨婉蓉又想起宫宴那日,在后花园中,被姜知雪几句话便给尽了自己难堪,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说起来,我刚过门,她也不来拜会我这嫂嫂,着实可恶。”
秋墨阁。
姜知雪昨夜饮酒多了些,回府有些晚,此时将醒,刚想唤了素容进来,小丫鬟柳叶就进来通传,说是杨婉蓉要见她。
姜知雪微微蹙眉,虽说今日她刚过门,理应见过侯府众人,但姜知雪与她是平辈,多卡便躲了,也无伤大雅。
如今单独叫自己前去,怕是没安什么好心。
只不过府中耳目众多,她不去,便显得太过跋扈。
是祸躲不过。
姜知雪只能简单梳妆,随着通传的丫鬟来到临川院。
杨婉蓉今日换了新妇的妆容,整个人容光焕发,甚是明艳。
“姜知雪,真是没想到,宫宴一别,你我竟成了姑嫂。”杨婉蓉皮笑肉不笑,将对姜知雪的不喜直接挂在了脸上。
姜知雪也顺着她的话:“谁说不是,昔日杨小姐还眼高于顶,今日便嫁给了我这风流无双的兄长。”
姜枭然和杨婉蓉的脸色皆是一变。
姜枭然的纨绔之名,满京城差不多传遍了。
当初他追求杨婉蓉的时候,费了许多力气才遮掩过去,让杨婉蓉勉强相信,他是被人陷害的。
只是相信是一回事,被人当众点破又是一回事。
杨婉蓉狠狠剜了姜枭然一眼,对姜知雪道:“我与你兄长的事情,无须他人多言。”
说着,杨婉蓉端了端坐姿:“说起来,我入门为你长嫂,照着礼法,你这做小姑的,是该来给我敬上一盏茶的。”
随嫁丫鬟适时端出一杯滚烫的茶水,递给姜知雪:“姜小姐,请。”
姜知雪没动,大景虽说有这礼法,但在名门官宦之间的联姻,大家谁也没有低谁一等,哪有平白受同辈人一拜的?
杨婉蓉这是想办法折辱她呢。
“怎么?”见到姜知雪没有立即接过茶盏,杨婉蓉不悦道,“姜小姐这是瞧不上我,还是瞧不上我们杨府?”
姜知雪这才缓缓伸了手,从丫鬟手中接过那杯茶,仔细端详起来。
“这茶盏,真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