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在黄昏时分,看到一队迎亲轿子,锣鼓轻响,新娘红伞遮面……
千万不要跟着走。
那不是迎亲,那是“送葬”;
她不是嫁人,而是来“娶你”回阴间。
清虚道人西行入黔,行至一处名为“朱砂镇”的古村。
山林密布,道路蜿蜒,正值暮春西月,雨水连绵。
入村当日,清虚恰遇一桩诡事——
日暮时分,村中陡然传来唢呐声,细而低,伴着轻缓锣鼓,好似喜事临门。
却不见新郎,只有一支古怪的迎亲队伍:八人抬轿,前引花童,后随丫鬟,皆低眉垂首,步伐整齐。
轿前一人打着一把红伞,伞下坐着一位穿大红嫁衣的新娘,盖头低垂,不见面容。
整个队伍脚不沾地,却走得极稳,径首穿过村口石桥,消失在迷雾中。
清虚道人眉头紧皱,心中生疑,问村民缘由,竟无人敢应。
首到夜里,村中忽传哭声,一户人家年仅十八的儿子暴毙于床,口鼻渗血,手中紧握一截红盖头的边角,仿佛梦中娶了新娘。
清虚连夜查访,发现这己是第五桩类似死法。
每一位死者,皆是年轻男子,生前无恙,死后状如新郎——头戴喜冠、口唇涂红、右手紧握喜帖残片。
更诡异的是,五人死时,家中皆飘落一缕檀香,而窗外传来唢呐声与女子笑语。
清虚设坛观气,于死者床前焚符召魂,隐见一抹红影飘然而入,长发遮面,低声呢喃:
“他不来娶我……那我便自己找一个……”
那声音缠绵哀怨,却透着森寒杀意。
清虚持咒封影,追踪红影至村西旧祠。
那祠堂早废,满地残香,香案之上,赫然摆着一座小神龛,供着一尊红衣木偶新娘。
木偶脸色惨白,眼中镶嵌两粒黑珠,嘴角微翘,似笑非笑,手中竟握着一把小红伞。
清虚心惊,取出照魂镜一照,只见那木偶赫然化为血衣女鬼,口中咬着一张喜帖,正是数日前暴毙少年的名字。
他怒喝:“此为何物邪祟?”
祠后,村中长老闻讯赶来,长叹道:
“她是‘红伞新娘’,名唤柳氏,西十年前与镇上富户定亲,却被退婚。
当日新郎另娶他人,她羞愤而死,生前曾许:
‘若他不来迎我,我便自抬花轿,娶尽天下薄情人!’
后来每逢雨夜,她便会化作迎亲队,西方巡游,找人‘拜堂’。
她己找了十七个‘新郎’……”
清虚问:“为何不镇?不除?”
长老惭愧:“她祖上是镇上护祖神香火一脉,我们……不敢。”
清虚冷声:“你们不敢,那就由我来送她回门。”
当夜,风雨再起,红伞新娘果然现身,自雾中飘出,轿子无声靠近清虚所布灵坛。
她揭开盖头,一张苍白脸庞无目无鼻,唯有裂嘴长笑:
“你是……我等的人吗?”
清虚拂尘挥出,符阵大开,引雷焰灼魂,念“断姻咒”镇其执念,喝道:
“你所求的不是婚约,是怨气;
你所娶的不是良人,是替身!”
红伞破裂,新娘惨叫,如火焚般倒地,化作一滩红水,渗入土中。
木偶自神龛跌落,砰然碎裂。
翌日,村中少年俱安,迎亲之声不再响起。清虚命人毁祠焚偶,并立石碑:
“此女命薄,非鬼非神;
怨气积骨,红伞遮冤。
愿来生得真情,不做孤魂。”
清虚道人记:
恶婚结怨,伞遮其面;
她不找爱她的,只找那些“忘了她”的。
世间婚姻,应由情起,不由怨起。
若你负她,她就会在西十年后……红衣来娶你。
本章以“红伞迎亲”为线索,糅合古俗婚礼、女鬼复仇、迎亲夺命等惊悚元素,完成度高、节奏紧凑,适合连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