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风声渐歇,苏悦望着瓶中泛起青灰色的虫尸,心头沉甸甸的。她将瓶子轻轻放下,抬眼望向远方的山影,那只灰褐色飞虫从她眼前掠过,翅膀拍动的声音像是某种未知的讯号。
“娘娘?”小桃站在她身后,轻声唤道。
苏悦回神,接过剩下的雷公藤粉末,迅速调配出新的药水。随着喷洒进行,虫害果然明显减缓,原本焦黄的叶片竟有了一丝绿意。
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娘娘,这药真灵!”
“比先前的更管用啊!”
欢呼声在夜色中传得很远,但苏悦没有放松,她一边指挥继续喷洒,一边取出一部分雷公藤粉末,滴入之前采集的虫体样本中。
液体缓缓渗透,虫尸表面再次泛起一层诡异的青灰色。
她瞳孔微缩,低声道:“这虫……好像开始适应我们的药了。”
小桃听闻,脸色骤变:“难道它们还会变?”
苏悦没有回答,只是将瓶子轻轻放下,抬头望向远方的山影。
风掠过田埂,掀起一角衣袖。
她忽然想起那个老郎中临别时说的话:
“这种虫,不该出现在这里。”
下一秒,一只灰褐色飞虫从她眼前掠过,翅膀拍动的声音,像是某种未知的讯号。
——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在田垄上,露珠未干,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药混合的气息。
苏悦立于田头,看着技术人员一队队穿梭在田间,新调配的雷公藤药水己被全面投入使用。虫害蔓延的趋势终于被遏制住,大片枯黄的庄稼重新抽出了嫩芽。
“娘娘,您快看!”一名农户激动地指着远处的一片玉米地,“叶子都绿起来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跪地叩谢天恩,也有人抱着自家孩子绕圈庆祝。这片土地曾一度濒临绝收,如今却重焕生机。
苏悦嘴角微扬,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她转身对身旁的技术官道:“继续巡查,重点观察昨日喷洒区域的恢复情况。若有异常,立刻上报。”
技术官点头应命,转身离去。
“娘娘,我们赢了。”小桃低声说,眼中闪着光。
“还早。”苏悦淡淡道,“虫害虽退,但根源未除。”
就在这时,田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身影踉跄奔来。
“娘娘!外面来了个老头儿,说是认识您!”
苏悦眉梢一挑,随即明白过来:“带他进来。”
不一会儿,那位须发皆白的老郎中拄着拐杖走进田间,目光扫过满地新生的作物,微微点头。
“娘娘果然手段非凡。”
苏悦迎上前:“多谢前辈指点。”
老郎中摆摆手,神色凝重:“我今日来,并非为了道贺,而是为了这些虫子。”
他说着,蹲下身,从田边抓起一只死虫,仔细端详片刻,眉头越皱越紧。
“这不是本地虫种。”他低声说,“它们本该生活在南方湿热之地,怎会出现在北方旱田?”
苏悦心中一震,面上却不显:“您的意思是……人为引入?”
老郎中点点头:“而且,这些虫体己经开始产生抗性,说明不是第一次使用这类药物。”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娘娘,”老郎中压低声音,“若不彻查源头,迟早还会再来一次。”
苏悦沉默片刻,缓缓点头:“我知道了。”
她转头看向小桃:“你前日被人抢走药材包的事,还记得清楚吗?”
小桃一愣,随即用力点头:“记得,那人动作很快,穿一身黑衣,身形瘦削,戴着面巾。”
“有没有看清他往哪个方向逃了?”
“是往西边去了,靠近那条小溪。”
苏悦眼神一冷:“派人去查。”
小桃立刻领命而去。
老郎中在一旁默默观察,忽而开口:“娘娘,老夫愿留在此处,协助调查这些虫子的来源。”
苏悦感激地看着他:“那就拜托您了。”
——
数日后,虫害彻底清除的消息传遍西方,三里屯成为大晟王朝农业改革的重要示范点,各地官员纷纷前来取经。
皇帝萧锦亲自巡视三里屯,看到田间作物郁郁葱葱,百姓们笑容满面,龙颜大悦。
“云妃果然不负朕望。”他站在田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此番虫灾得以化解,全赖你的才智与胆识。”
苏悦微微欠身:“陛下谬赞,臣妾不过尽己所能罢了。”
萧锦看了她许久,忽然轻声道:“朕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垄沟种植与有机肥使用之法。待秋收之时,若成效显著,你便是大晟第一位女尚书。”
苏悦垂眸一笑:“臣妾不敢奢求。”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
夜深人静,苏悦独自坐在田间小屋内,桌上摆着几只虫尸和一本摊开的医书。
她正一笔一画记录着虫体的变化规律,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她不动声色,继续写着。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小桃悄声走了进来。
“娘娘,我查到了。”
苏悦抬起头:“说。”
“那天抢我药材包的人,确实是个男子,身形瘦削,戴着面巾。他在西边林子里消失后,有人看见他进了城,穿着太医署的官服。”
“太医署?”苏悦眼神一凛。
小桃点头:“更奇怪的是,我暗中打听,发现最近几个月,太医署有多位医师调离,其中一人正是负责研究外来虫类毒理的专家。”
苏悦沉思片刻,忽然站起身:“明日,我要进宫一趟。”
小桃怔住:“现在?”
“现在。”苏悦语气坚定,“有些事,不能再拖了。”
她走到窗前,伸手接住一只飞过的灰褐色虫子,指尖轻轻捏住它的翅膀。
“你们从哪里来?”她低声呢喃,“是谁,把你们放出来的?”
虫子挣扎了一下,翅膀扑簌作响。
她猛地一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