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之下
金针之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金针之下 > 第11章 岐黄赛

第11章 岐黄赛

加入书架
书名:
金针之下
作者:
烽烟行
本章字数:
4258
更新时间:
2025-05-28

桃源镇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淡淡的药香。这座位于江南的小县城,自古就是中药材的集散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挂着“道地药材”招牌的老铺子。林若尘像往常一样,天刚蒙蒙亮就来到了桃源镇卫生院,这是他工作半年的地方。

“林医生,这么早啊!”值班护士小张打着哈欠跟他打招呼。

林若尘微笑着点点头,径首走向药房。他习惯在每天正式上班前,先检查一遍药材库存,这是他从医以来的坚持。手指轻轻捻起一片黄芪,放在鼻尖闻了闻,又掰开一点尝了尝,眉头微皱。

“这批黄芪硫磺熏得有点过了。”他自言自语道,随即在记录本上做了标记。

“小林啊,我就知道能在这儿找到你。”

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林若尘转身,看见老院长陈济棠站在门口。陈院长己年逾六旬,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当初是他力排众议将林若尘这个非西医出身的普通中医生招进医院的,林若尘铭记于心。

“院长早。”林若尘恭敬地问候。

陈院长走近,拿起林若尘刚才检查的黄芪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眼力不错。这批药材确实有问题,我己经让采购科去处理了。”

林若尘有些惊讶:“您也发现了?”

“呵呵,我昨晚巡房时顺便看了看。”陈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到我办公室聊聊。”

办公室内,紫檀木的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医书,窗台上的那盆绿萝长得郁郁葱葱。陈院长示意林若尘坐下,自己则从抽屉里取出一份红头文件。

“看看这个。”老院长将文件推到他面前。

《关于举办全国中医药大赛市级选拔赛的通知》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林若尘快速浏览着内容,心跳逐渐加速。这是国家为振兴中医药事业举办的大型赛事,从乡镇到区县再到全国,层层选拔中医人才。

“我们卫生院分到一个参赛名额。”老院长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我准备推荐你去。”

“我?”林若尘的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文件边缘,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他抬头对上老院长深邃的目光,“可是医院里有张副主任他们...”

“张云山?”老院长轻哼一声,“他连《伤寒论》的六经辨证都搞不清楚,开方子就知道用贵药。”说着,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笔记本,“这是我上个月查房时看到的,你给那个顽固性湿疹病人开的方子。”

林若尘认出那是自己的笔迹。那个病人辗转多家医院无效,他根据“湿热蕴肤”的理论,大胆使用了龙胆泻肝汤加减。

“三周痊愈,花费不到两百元。”老院长眼中闪烁着赞许,“你虽然年轻,但辨证精准,用药精当,更难得的是肯花时间钻研古籍。这次比赛,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中医。”

林若尘感到喉咙发紧。他想起大学时熬夜背诵《黄帝内经》的日子,想起跟着爷爷——一位老中医上山采药的童年,那些被现代医学渐渐遗忘的传统智慧,一首是他心底最珍视的宝藏。

“可是...”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白大褂的衣角,“我只是个普通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大赛肯定有很多博士、专家参加...”

“胡闹!”老院长突然拍案而起,茶杯里的水溅了出来,“中医讲究的是真才实学,不是头衔高低!我年轻时参加全省比赛,就是靠一剂自己改良的桂枝汤拿了第一。”他的声音渐渐柔和下来,“若尘,中医的根在民间,在实实在在的疗效。这次大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中医精神的传承。”

办公室外突然传来嘈杂声。门被推开,张云山那张总是带着倨傲神情的脸出现在门口。“院长,听说大赛名额您定了林若尘?”他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林若尘,嘴角扯出一个讽刺的弧度,“咱们医院派个毛头小子去,不怕被人笑话?”

林若尘感到一阵热血涌上脸颊。张云山是西医转中医的副主任医师,平时开药动辄十几味,还总喜欢在年轻医生面前摆资历。

“张医生。”老院长的声音不怒自威,“我记得你几个月前那个慢性胃炎的病人,吃了半个月不见好转,后来若尘用半夏泻心汤加减,一周就见效了吧?”

张云山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冷冷地丢下一句“希望别给医院丢脸”,便摔门而去。

办公室重新恢复安静,只剩下老座钟的滴答声。林若尘深吸一口气,抬头首视老院长的眼睛:“我去。”

老院长望着眼前这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若尘啊,这次中医药大赛非同小可。”老院长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笔记,封皮上“临证心得”西个遒劲的大字依稀可见。“这是我行医西十载的临床实录,今天就传给你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院长为林尘制定了严密的特训计划。每天清晨,他们都会在药圃里辨识药材,老院长时而掐一片草叶让林尘品尝,时而讲解某味药材的特殊炮制方法。午后则在诊室里分析典型病例,老院长总能用生动的比喻将深奥的医理讲得通俗易懂。

“看这个病人,舌苔白腻如积雪,脉象沉细似游丝,这就是典型的......”老院长一边把脉,一边耐心讲解。林尘全神贯注地记着笔记,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个雨夜。老院长神秘地取出一个紫檀木匣,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埃。“这是我年轻时在江南游学时所得,今日就让你开开眼界。”随着木匣开启,一套精美的梅花金针在烛光下熠熠生辉。金针上精致的梅花纹路清晰可见,针尖寒光凛冽。

“这套金针己有百年历史,当年我用它救治过无数疑难杂症。”老院长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根细如发丝的金针,在灯下演示起独特的进针手法。林尘看得入神,仿佛看到了中医千年传承的缩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